一种合成三环骨架2-吡啶酮/2-吡啶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343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三环骨架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三环骨架2

吡啶酮/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合成三环骨架2

吡啶酮或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具有三环骨架的2

吡啶酮单元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含有这种结构单元的天然产物表现出显著的药效(Chem.Pharm.Bull.2005,53,67

71),相关报道还表明三环骨架的2

吡啶酮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质(Angew.Chem.,Int.Ed.2015,54,14492

14497;Chem.Commun.2014,50,5688

5690.)。
[0003]但是,目前合成三环骨架的2

吡啶酮结构的合成方法较为欠缺,报道的方法通常步骤冗长、原料复杂、操作繁琐,需要苛刻条件或者必须使用催化剂等局限性(J.Org.Chem.1998,63,44

54;Chem.Lett.2009,38,1152

1153)。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三环骨架2
‑ꢀ
吡啶酮或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温和,原料易得,无需催化剂,产物易分离纯化。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三环骨架2

吡啶酮或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将一当量DBN或DBU与一当量活化烯烃,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发生环化形成新的碳

碳和氮

碳键,然后再与另一当量的活化烯烃发生氢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环骨架2

吡啶酮或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其中:
[0007]所述DBN或DBU的结构式如下:
[0008][0009]所述活化烯烃采用2

氰基
‑3‑
芳基丙烯酸酯或芳基亚甲基丙二腈;
[0010]2‑
氰基
‑3‑
芳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式如下:
[0011][0012]R1=烷基、卤素、芳基、氨基或烷氧基;
[0013]芳基亚甲基丙二腈的结构式如下:
[0014][0015]R2=烷基、卤素、芳基、氨基或烷氧基。
[0016]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合成三环骨架2

吡啶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在保护气氛下,将DBN或DBU滴加到含有2

氰基
‑3‑
芳基丙烯酸酯的有机溶剂中,在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3~5h;
[0018]2)将反应产物依次经过冷却、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三环骨架2

吡啶酮或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
[0019]制得的三环骨架2

吡啶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0020][0021]R1=烷基、卤素、芳基、氨基或烷氧基。
[0022]优选地,DBN或DBU与2

氰基
‑3‑
芳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2.0~2.2)。
[0023]优选地,步骤1)中,有机溶剂采用乙腈,DBN或DBU与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0.15~0.25mmol/1mL。
[0024]优选地,步骤1)中,保护气氛采用氮气气氛;加热所采用的温度为100~ 140℃。
[0025]优选地,步骤2)中,柱层析条件为乙酸乙酯:甲醇=5:1。
[0026]进一步优选地,当R1=H,采用甲醇和正己烷的混合体系进行重结晶即可纯化分离。
[002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合成三环骨架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1)在保护气氛下,将DBN或DBU滴加到含有芳基亚甲基丙二腈的有机溶剂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5~8h;
[0029]2)将反应产物经过过滤和重结晶处理,得到三环骨架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
[0030]制得的三环骨架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0031][0032]其中,R2=烷基、卤素、芳基、氨基或烷氧基。
[0033]优选地,DBN或DBU与芳基亚甲基丙二腈的摩尔比为1:(2.0~2.2)。
[0034]优选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DBN或DBU与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0.9~1.1mmol/2mL。
[0035]优选地,步骤2)中,重结晶采用三氯甲烷和正己烷的混合体系,或者采用甲醇和正己烷的混合体系。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三环骨架2

吡啶酮和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通过一当量的DBN(1,5

二氮杂二环[4.3.0]壬
‑5‑
烯)或DBU(1,8

二氮杂二环[5.4.0] 十一碳
‑7‑
烯)和一当量活化的烯烃,如2

氰基
‑3‑
芳基丙烯酸酯和芳基亚甲基丙二腈,在室温或加
热条件下发生环化形成新的碳

碳和氮

碳键,然后被另一当量的活化的烯烃氧化生成三环骨架2

吡啶酮和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无需催化剂,产物易分离纯化,反应收率高,该合成方法的提出是对以往反应的很大突破,有望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三环骨架2

吡啶酮或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当量DBN或DBU与一当量活化烯烃,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发生环化形成新的碳

碳和氮

碳键,然后再与另一当量的活化烯烃发生氢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环骨架2

吡啶酮或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其中:所述DBN或DBU的结构式如下:所述活化烯烃采用2

氰基
‑3‑
芳基丙烯酸酯或芳基亚甲基丙二腈;2

氰基
‑3‑
芳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式如下:R1=烷基、卤素、芳基、氨基或烷氧基;芳基亚甲基丙二腈的结构式如下:R2=烷基、卤素、芳基、氨基或烷氧基。2.一种合成三环骨架2

吡啶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保护气氛下,将DBN或DBU滴加到含有2

氰基
‑3‑
芳基丙烯酸酯的有机溶剂中,在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3~5h;2)将反应产物依次经过冷却、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三环骨架2

吡啶酮或2

吡啶亚胺类化合物;制得的三环骨架2

吡啶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R1=烷基、卤素、芳基、氨基或烷氧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三环骨架2

吡啶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BN或DBU与2

氰基
‑3‑
芳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四龙韩文丹张科强李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宇特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