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云协同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342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边云协同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其包括:边缘端与TCM认证节点协商获取密钥对,并分别对应存储其中的私钥和公钥;所述边缘端采用所述私钥加密待发送数据以获得加密数据,并向所述TCM认证节点发送;所述TCM认证节点接收并采用所述公钥解密所述加密数据,以获取解密数据;云端集群接收所述TCM认证节点认证通过的解密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TCM认证节点对边缘端和云端的交互数据进行验证,使得攻击者只有攻破TCM认证节点才能攻破边云协同系统的防护,TCM认证节点成为边云协同系统可信的最低层次,在底层硬件上保证了信息的安全,避免信息被窃取或篡改,实现云端对边缘端设备的安全有序管控。端对边缘端设备的安全有序管控。端对边缘端设备的安全有序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云协同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云协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边云协同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设备、终端传感器等终端设备日趋智能化,智能终端与云端进行交互的场景更加频繁。目前,智能设备都同时兼具传感器能力,而传统的传感器也逐步实现智能化改造,如汽车、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环境传感器、工业和事业组件等智能设备都通过网中网进行互联,配合具有分析能力的计算层,物联网具有能够提升工业生产能力、提高故障预测准确性、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等积极意义。在物联网的大概念下,边缘计算以其突出边缘侧计算、提高实时性、强调边云协同等特点逐步成为流行的架构。
[0003]然而,目前云端与边缘端的通信是基于非对称加密的SSL协议实现,其底层硬件依赖于国外厂商提供的技术实体进行加密计算。虽然在服务端假设是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非对称加密机制目前能够有效保证边云之间通信加密安全,但底层硬件的自主安全成为影响边云架构通信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具有能够实现底层硬件自主安全的边云协同数据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云协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缘端与TCM认证节点协商获取密钥对,并分别对应存储其中的私钥和公钥;所述边缘端采用所述私钥加密待发送数据以获得加密数据,并向所述TCM认证节点发送;所述TCM认证节点接收并采用所述公钥解密所述加密数据,以获取解密数据;云端集群接收所述TCM认证节点认证通过的解密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云协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密数据经TCM认证节点认证通过后发送至消息队列缓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云协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集群添加通过TCM认证节点认证的边缘端设备至设备列表以对表内设备进行管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云协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集群对表内设备的管控方式包括:云端集群发送边云协同控制指令;所述边云协同控制指令经TCM认证节点认证通过后发送至边缘端;所述边缘端基于所述边云协同控制指令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经TCM认证节点认证通过后传输至云端集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云协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端设备加入所述设备列表的方式包括:边缘端设备生成申请数据,并使用私钥对所述申请数据加密以获取加密申请数据,并向云端服务器发送;云端服务器基于TCM认证节点存储的公钥对所述加密申请数据进行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培根狄东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数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