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327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撑架、内筒、外筒、钢丝绳、插销及压力传感器,外筒的顶端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内筒套设在外筒内,钢丝绳的一端与内筒相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待测起重机相连接,内筒外周壁的径向延伸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插销插设于第一通孔内,第一通孔与顶销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插销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与外筒侧壁相连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内筒底部并与插销相接触,在钢丝绳牵拉内筒相对于外筒向上移动时,压力传感器挤压插销产生压力信号。本实用公开的检测装无需加荷载进行试样,便可安全、快捷、更直观准确的反映出起重机受力变化情况,便于提前预测起重能力,提前作好安全防护或修正措施。或修正措施。或修正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
,尤其涉及一种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在进行机械起重时,均需要挂绳对物体进行固定,而对于起重重量范围较大的起重机械,需要的拉绳载荷能力较大,因此,就需要对起重机的载荷能力进行检测。
[0003]传统的起重机载荷能力检测方式多采用砝码试重方式,反复多次无冲击加载,来获取起重机载荷能力超限值,这样的方式无法快速精准方便获取其确切数据。而且,用环链葫芦作为起升机构的起重机需要提升1.6倍额定起重量来验证安全离合器是否打滑,已经远远超过静载试验的1.25倍额定载重量,这对主梁等金属结构有潜在的伤害,降低起重机的承载能力,甚至出现结构塑性变形或破坏坠落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砝码试重方式进行起重机载荷能力检测,所带来的操作麻烦,检测不直观,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撑架,还包括内筒、外筒、钢丝绳、插销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外筒的顶端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内筒套设在外筒内,钢丝绳的一端与内筒相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待测起重机相连接,内筒外周壁的径向延伸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插销插设于第一通孔内,第一通孔与顶销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插销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与外筒侧壁相连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内筒底部并与插销相接触,在所述钢丝绳牵拉内筒相对于外筒向上移动时,所述压力传感器挤压插销产生压力信号。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内筒顶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外筒侧壁上设置有与安装槽相对应的通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钢丝绳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用于卡接钢丝绳索具的卡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置有玻珠螺丝,安装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固定件侧壁上设置有与玻珠螺丝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件底面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所述通槽所在的外筒周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对固定件进行防护的卡环。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外筒之间还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下端部与外筒螺纹连接,上盖的上端部与支撑架螺纹连接,上盖轴心线处设置有供钢丝绳穿过的贯通孔。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外筒外周壁的径向延伸方向上设置有供插销插入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插销间隙配合。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所在的插销周壁沿其径向方向固定设置有导向销,且所述导向销朝向内筒顶端方向,所述第一通孔内壁设置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导向孔,所
述导向销插设与导向孔内,且可沿导向孔上下移动。
[0010]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下盖,所述下盖的上端与内筒的底端螺纹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下盖内,其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插入内筒空腔内且向上延伸并与插销相接触。
[0011]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插销底面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的平面。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下盖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单片机及无线通信组件,所述单片机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无线通信组件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接,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将所述压力信号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安装腔内,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用与接收终端设备的输出信号,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
[0014]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盖底部还设置有封堵盖,所述无线通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封堵盖内的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与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或发送信号。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公开的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架,并将支撑架与起重机横梁固定,在进行检测时,通过外筒与支撑架固定,钢丝绳与起重机相连接,通过启动起重机对钢丝绳牵拉,钢丝绳带动内筒相对于外筒向上移动,内筒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驱使压力传感器对固定在外筒上的插销进行挤压,从而将拉应力转化为压应力,进而可以准确反映出起重机受力变化情况,便于对起重机的载荷能力进行预测。本技术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加荷载进行试样,安全、快捷、更直观准确的反映出起重机受力变化情况,便于提前预测起重能力,提前作好安全防护或修正措施。
[0017](2)通过在内筒内设置安装槽,并设置固定件,方便将固定件固定在安装槽内,同时利用固定件可以对钢丝绳索具进行锁紧,避免在起重机牵拉钢丝绳时,钢丝绳脱落或打滑。
[0018](3)通过在插销上设置导向销,并在第一通孔内壁设置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导向孔,方便内筒相对外筒向上移动时,插销可通过导向销在导向孔内上下移动,避免插销在轴向方向串动。
[0019](4)通过在下盖内设置无线通信组件,方便将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值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终端,方便实时掌握起重机受力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前作好安全防护或修正措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所示,结合图2

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撑架1,内筒2、外筒3、钢丝绳4、插销5及压力传感器6。
[0027]支撑架1,与起重机的横梁S竖直固定连接,优选的,支撑架1呈Y型设置,这样,使得支撑架1与横梁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便于进行力学检测试验。
[0028]外筒3的顶端与支撑架1可拆卸连接,优选的,在使用时,外筒3可以通过与支撑架1底端采用螺纹旋接方式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筒(2)、外筒(3)、钢丝绳(4)、插销(5)及压力传感器(6),所述外筒(3)的顶端与支撑架(1)可拆卸连接,所述内筒(2)套设在外筒(3)内,钢丝绳(4)的一端与内筒(2)相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待测起重机相连接,内筒(2)外周壁的径向延伸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所述插销(5)插设于第一通孔(21)内,第一通孔(21)与顶销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插销(5)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与外筒(3)侧壁相连接,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内筒(2)底部并与插销(5)相接触,在所述钢丝绳(4)牵拉内筒(2)相对于外筒(3)向上移动时,所述压力传感器(6)挤压插销(5)产生压力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顶端设置有安装槽(22),所述外筒(3)侧壁上设置有与安装槽(22)相对应的通槽(31),所述安装槽(22)内设置有用于固定钢丝绳(4)的固定件(7),所述固定件(7)上设置有用于卡接钢丝绳(4)索具的卡槽(71),所述安装槽(22)的侧壁设置有玻珠螺丝(221),安装槽(22)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固定件(7)侧壁上设置有与玻珠螺丝(22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72),所述固定件(7)底面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73),所述通槽(31)所在的外筒(3)周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对固定件(7)进行防护的卡环(3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与外筒(3)之间还设置有上盖(8),所述上盖(8)的下端部与外筒(3)螺纹连接,上盖(8)的上端部与支撑架(1)螺纹连接,上盖(8)轴心线处设置有供钢丝绳(4)穿过的贯通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载荷起重能力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外周壁的径向延伸方向上设置有供插销(5)插入的第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伟黄材学苏明锋陈卓林陈发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江门检测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