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多功能运动护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95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式多功能运动护膝,包括护膝主、膝前防护垫、膝下支撑垫、防护层、弹簧绳和海绵垫,所述护膝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膝前防护垫,所述护膝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膝下支撑垫,所述膝下支撑垫和膝前防护垫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弹簧绳,所述膝前防护垫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层,所述膝前防护垫的一侧连接有海绵垫,设置有气囊,通过护膝主体下端的第一充气孔和第二充气孔将气囊内部充满气体,通过气囊膨胀固定在膝盖的两端,这样咬合面更大,固定更牢固,同时弯曲凸楞能方便使用者弯曲、蹲下,解决了普通魔术贴式固定护膝运动过程中容易松动的问题,设置有海绵垫,能够给使用者穿戴提供更好的舒适感。戴提供更好的舒适感。戴提供更好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多功能运动护膝


[0001]本技术涉及运动护具
,具体为一种充气式多功能运动护膝。

技术介绍

[0002]护膝是指用于保护人们膝盖的一种物品,具有运动保护、防寒保暖、关节养护的作用,在现代体育运动中,护膝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膝盖既是一个在运动中极其重要的部位,同时又是一个比较脆弱容易受伤的部位,还是一个受伤时极其疼痛且恢复较慢、甚至个别人会出现下雨阴天就隐隐作痛的情况,几乎所有的体育用品商店都可以买得到的厚毡材料的护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受伤,冬天使用还能够起到防寒作用,且价钱不贵,但是这种护膝的保护能力不强,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众多运动护膝,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一种运动护膝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气囊,不能够实现通过充气挤压的方式固定在膝盖处,无法解决普通护膝魔术贴固定容易掉落的问题,没有设置吸汗棉和透气孔等构件,无法有效的吸附膝盖穿戴部位产生汗水,同时无法有效的进行透气,没有设置固定卡块、固定卡珠和固定卡槽等构件,不能够实现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的更换,没有设置海绵垫,不能够给使用者穿戴提供更好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气式多功能运动护膝,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气囊,不能够实现通过充气挤压的方式固定在膝盖处,无法解决普通护膝魔术贴固定容易掉落的问题,没有设置吸汗棉和透气孔等构件,无法有效的吸附膝盖穿戴部位产生汗水,同时无法有效的进行透气,没有设置固定卡块、固定卡珠和固定卡槽等构件,不能够实现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的更换,没有设置海绵垫,不能够给使用者穿戴提供更好的舒适感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式多功能运动护膝,包括护膝主体、膝前防护垫、弯曲凸楞、第一防护层、缓冲气孔、海绵垫、第二防护层、第一充气孔、弹簧绳、第二充气孔、橡胶垫、膝下支撑垫、吸汗棉、弹性软垫、透气孔、固定卡块、固定卡珠、固定卡槽、连接层、加固层和气囊,所述护膝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膝前防护垫,所述膝前防护垫的表面前端设置有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的第二防护层的下端均安装有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卡珠,所述固定卡珠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卡槽,所述膝前防护垫的一侧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与连接层之间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层与加固层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气孔,所述膝前防护垫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充气孔,所述膝前防护垫的一侧设置有膝下支撑垫,所述膝下支撑垫和膝前防护垫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绳,所述膝下支撑垫的上端安装有吸汗棉,所述吸汗棉的一侧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吸汗棉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弹性软垫,所述膝下支撑垫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膝下支撑垫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充气孔,所述膝前防护垫和膝下支撑垫的上端均设
置有弯曲凸楞,所述膝前防护垫和膝下支撑垫的内部均设置有气囊。
[0005]优选的,所述海绵垫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充气孔和第二充气孔的一侧均设置有排气孔。
[0007]优选的,所述弯曲凸楞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孔。
[0008]优选的,所述护膝主体为一种天然硅胶材质的构件。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气囊,通过护膝主体下端的第一充气孔和第二充气孔将气囊内部充满气体,通过气囊膨胀固定在膝盖的两端,这样咬合面更大,固定更牢固,同时弯曲凸楞能方便使用者弯曲、蹲下,解决了普通魔术贴式固定护膝运动过程中容易松动的问题,设置有吸汗棉和透气孔等构件,在夏季,护膝长期固定在膝盖外侧,容易产生汗水,吸汗棉能有效将汗水吸附,同时透气孔能有效的进行透气,避免长期使用血液循环不流畅导致局域发麻的情况发生,设置有固定卡块、固定卡珠和固定卡槽等构件,能够实现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的更换,设置有海绵垫,能够给使用者穿戴提供更好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1]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膝下支撑垫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防护层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号:1、护膝主体;2、膝前防护垫;3、弯曲凸楞;4、第一防护层;5、缓冲气孔;6、海绵垫;7、第二防护层;8、第一充气孔;9、弹簧绳;10、第二充气孔;11、橡胶垫;12、膝下支撑垫;13、吸汗棉;14、弹性软垫;15、透气孔;16、固定卡块;17、固定卡珠;18、固定卡槽;19、连接层;20、加固层;21、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充气式多功能运动护膝,包括护膝主体1、膝前防护垫2、弯曲凸楞3、第一防护层4、缓冲气孔5、海绵垫6、第二防护层7、第一充气孔8、弹簧绳9、第二充气孔10、橡胶垫11、膝下支撑垫12、吸汗棉13、弹性软垫14、透气孔15、固定卡块16、固定卡珠17、固定卡槽18、连接层19、加固层20和气囊21,护膝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膝前防护垫2,膝前防护垫2的表面前端设置有第一防护层4,第一防护层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层7,第一防护层4的第二防护层7的下端均安装有固定卡块16,固定卡块16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卡珠17,固定卡珠17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卡槽18,膝前防护垫2的一侧设置有加固层20,加固层2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层19,连接层19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垫6,海绵垫6与连接层19之间通过胶水固定连接,连接层19与加固层20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气孔5,膝前防护垫2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充气孔8,膝前防护垫2的一侧设置有膝下支撑垫12,
膝下支撑垫12和膝前防护垫2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绳9,膝下支撑垫12的上端安装有吸汗棉13,吸汗棉13的一侧设置有透气孔15,吸汗棉13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弹性软垫14,膝下支撑垫12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11,膝下支撑垫12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充气孔10,膝前防护垫2和膝下支撑垫12的上端均设置有弯曲凸楞3,膝前防护垫2和膝下支撑垫12的内部均设置有气囊21。
[0018]为了便于更换吸汗棉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海绵垫6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
[0019]为了便于护膝主体1排气,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充气孔8和第二充气孔10的一侧均设置有排气孔。
[0020]为了便于护膝主体1充气,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弯曲凸楞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孔。
[0021]为了增加本技术的舒适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护膝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多功能运动护膝,包括护膝主体(1)、膝前防护垫(2)、弯曲凸楞(3)、第一防护层(4)、缓冲气孔(5)、海绵垫(6)、第二防护层(7)、第一充气孔(8)、弹簧绳(9)、第二充气孔(10)、橡胶垫(11)、膝下支撑垫(12)、吸汗棉(13)、弹性软垫(14)、透气孔(15)、固定卡块(16)、固定卡珠(17)、固定卡槽(18)、连接层(19)、加固层(20)和气囊(2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膝前防护垫(2),所述膝前防护垫(2)的表面前端设置有第一防护层(4),所述第一防护层(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层(7),所述第一防护层(4)的第二防护层(7)的下端均安装有固定卡块(16),所述固定卡块(16)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卡珠(17),所述固定卡珠(17)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卡槽(18),所述膝前防护垫(2)的一侧设置有加固层(20),所述加固层(2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层(19),所述连接层(19)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垫(6),所述海绵垫(6)与连接层(19)之间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层(19)与加固层(20)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气孔(5),所述膝前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