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床偏心轮与牙轮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65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床偏心轮与牙轮配合结构,传动轴上设置偏心轮,偏心轮的外缘嵌入牙轮外缘的凹槽中,所述牙轮固定在轴承上,轴承固定在牙轮轴上;牙轮轴的两端穿过牙轮座的部分设置第一插槽,第一限位板嵌入所述第一插槽中;第一限位板由螺钉固定在牙轮座上;牙轮座通过调心轴连接在支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限制了牙轮及牙轮座的轴向运动,保证了受力均匀;还加高了牙轮外缘的凹槽高度,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嵌入深度较浅,需要经常更换牙轮的缺点。的缺点。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床偏心轮与牙轮配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大棒冷床主要由动齿条装配,静齿条装配,传动系统等组成。由电机驱动涡轮减速机,组成一套主传动系统,驱动两组平行长轴转动,每组传动轴上装有四个偏心轮,偏心轮每转一周,通过双托辊装配带动动齿条装配完成一个动作周期,棒材在静齿条上前进一个节距,偏心轮传动轴上有平衡摆装置,用以平衡动齿条组的重量。偏心轮和牙轮是冷床的关键零部件,它们直接关系到冷床的运行质量。冷床传动系统全部位于冷床床面下方,由于冷床下温度高,粉尘大,环境条件十分恶劣,装配在长轴上的偏心轮和动齿条上的牙轮一旦产生磨损会导致动齿条高低不平,棒材弯曲度超差,严重影响到产品质量;此外,
[0003]由于传动轴上设置摆锤和偏心轮,工作时,传动轴受到较大的振动,该振动会通过偏心轮传递至牙轮,进而使得牙轮轴发生轴向窜动;长此以往,牙轮的外缘凹槽两侧受力不均匀,就会产生裂纹及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置了牙轮轴的轴向定位调整结构,此外,还对压轮座设置了轴向调整结构,这样,限制了牙轮及牙轮座的轴向运动,保证了受力均匀;还加高了牙轮外缘的凹槽高度,使得更大部分的偏心轮嵌入牙轮外缘凹槽中,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嵌入深度较浅,需要经常更换牙轮的缺点。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冷床偏心轮与牙轮配合结构,传动轴上设置偏心轮,偏心轮的外缘嵌入牙轮外缘的凹槽中,所述牙轮固定在轴承上,轴承固定在牙轮轴上;牙轮轴的两端穿过牙轮座的部分设置第一插槽,第一限位板嵌入所述第一插槽中;第一限位板由螺钉固定在牙轮座上;牙轮座通过调心轴连接在支座上。
[0007]所述调心轴的两端伸出支座的部分设置第二插槽,第二限位板嵌入所述第二插槽中;第二限位板由螺钉固定在支座上。
[0008]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摆锤,传动轴固定在底座上的轴承座中。
[0009]本技术的优点是:限制了牙轮及牙轮座的轴向运动,保证了受力均匀;还加高了牙轮外缘的凹槽高度,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嵌入深度较浅,需要经常更换牙轮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牙轮与牙轮座连接示意图;
[0012]图3为牙轮轴轴向定位结构;
[0013]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如图所示,传动轴3上设置偏心轮5,偏心轮5的外缘嵌51入牙轮4外缘的凹槽41中,所述牙轮4固定在轴承9上,轴承9固定在牙轮轴10上;牙轮轴10的两端穿过牙轮座11的部分设置第一插槽101,第一限位板12嵌入所述第一插槽101中;第一限位板由螺钉12固定在牙轮座11上;牙轮座通过调心轴14连接在支座15上。
[0015]所述调心轴14的两端伸出支座的部分设置第二插槽,第二限位板16嵌入所述第二插槽中;第二限位板由螺钉固定在支座15上。
[0016]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摆锤1,传动轴3固定在底座2上的轴承座6中,偏心轮5浸入在油盒8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床偏心轮与牙轮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传动轴上设置偏心轮,偏心轮的外缘嵌入牙轮外缘的凹槽中,所述牙轮固定在轴承上,轴承固定在牙轮轴上;牙轮轴的两端穿过牙轮座的部分设置第一插槽,第一限位板嵌入所述第一插槽中;第一限位板由螺钉固定在牙轮座上;牙轮座通过调心轴连接在支座上。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升葛强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