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54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出烟装置,所述壳体的出烟口处还设置有一热交换气道,所述热交换气道的外侧形成用于进气的冷气道,所述热交换气道的内侧形成用于出气的热气道,进行抽吸动作时,进出气体通过所述热交换气道换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设置热交换气道,可以使冷热空气充分热交换,减少空气加热能量消耗。加热能量消耗。加热能量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烟
,具体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多采用中心加热及周向加热等接触式加热方法。带滤嘴的烟弹被加热后,高温气流通过滤嘴里的降温段降温后直接吸入口腔,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烟弹加热不均匀,接触面附近加热过度,远离加热面的部分加热不充分,另外加热后的烟气仅通过滤嘴降温,进入口腔的气体温度过高。多余热量未充分利用,导致机身表面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通过设置热交换气道,可以使冷热空气充分热交换,减少空气加热能量消耗。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出烟装置,所述壳体的出烟口处还设置有一热交换气道,所述热交换气道的外侧形成用于进气的冷气道,所述热交换气道的内侧形成用于出气的热气道,进行抽吸动作时,进出气体通过所述热交换气道换热。
[0006]进一步,还包括固定在壳体内的隔热装置,所述隔热装置包括外层隔热体和内层隔热体,所述外层隔热体和内层隔热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冷气道与间隙连通,所述内层隔热体与热气道连通,空气通过冷气道后进行一次预热,进入隔热装置的间隙内进行二次预热,随后通过出烟装置进入热气道内实现降温。
[0007]进一步,所述热交换气道设置在所述外层隔热体内,所述热交换气道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外层凸起,所述外层凸起将所述筒体的外壁和外层隔热体之间分隔成所述冷气道,所述筒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内层凸起,所述内层凸起将所述筒体的内侧分隔成所述热气道。
[0008]进一步,所述外层凸起和内层凸起均为螺旋形的凸起。
[0009]进一步,还包括过滤嘴,所述筒体的外侧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过滤嘴的槽口。
[0010]进一步,所述内层隔热体的内侧设置有热反射涂层。
[0011]进一步,所述出烟装置包括发热体和烟弹,所述烟弹位于靠近出烟口一侧,所述内层隔热体内设置有一用于固定烟弹的烟弹固定结构。
[0012]进一步,所述烟弹为扁型烟弹。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所述热交换气道的外侧形成用于进气的冷气道,所述热交换气道的内侧形成用于出气的热气道,进行抽吸动作时,进出气体通过所述热交换气道换热,通过设置热交换气道,可以使冷热空气充分热交换,减少空气加热能量消耗。
[0015]2、本专利技术新型通过隔热装置以及热交换气道共同作用,提升隔热效果,降低器具外部接触温度。
[0016]3、本专利技术采用空气加热方式,解决了现有接触式加热径向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0017]4、本专利技术采用滤嘴与烟弹分离的方式,将加热及过滤、降温过程分离。
[0018]5、本专利技术采用扁形烟弹,解决了空气加热轴向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0019]6、本专利技术采用螺旋式的热交换气道,接触面积大,有效热交换流道长度长,热交换效率高,同时螺旋结构可旋转,相对便于清洁。
[0020]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热交换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热交换气道的截面图;
[0025]图4为热交换原理图。
[0026]附图中标记如下:过滤嘴1、热交换气道2、筒体21、外层凸起22、内层凸起23、槽口 24、隔热体3、外层隔热体31、内层隔热体32、发热体4、电池5、电路板6、烟弹固定结构 7、烟弹8、壳体9、冷气道10、热气道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9]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0]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包括壳体9和设置在壳体9内的出烟装置,所述壳体9的出烟口处还设置有一热交换气道2,所述热交换气道2的外侧形成用于进气的冷气道10,所述热交换气道2的内侧形成用于出气的热气道11,进行抽吸动作时,进出气体通过所述热交换气道2换热。本技术装置在进行抽吸动作时,进出气体通过所述热交换气道2换热,通过设置热交换气道2,可以使冷热空气充分热交换,减少空气加热能量消耗。
[0031]本实施例中,本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壳体9内的隔热装置,所述隔热装置包括外层隔热体 31和内层隔热体32,所述外层隔热体31和内层隔热体32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冷气道10与间隙连通,所述内层隔热体32与热气道11连通,进行抽吸动作时,外界空气沿热交换气道 2外侧的降温气槽自上而下进入壳体9,与热交换管道内侧向上流动的热气流进行热交换,实现第一次预热,气流通过隔热装置时,被温度较高的隔热装置第二次预热,当空气流过发热体4时被加热为360度以上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顺势加热烟弹8并产生气溶胶,热烟气通过热交换气道2内侧向上流动过程中,与刚进入气道的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实现降温,最后气流经过滤嘴1过滤及再次降温后进入口腔。本技术装置通过隔热装置以及热交换气道2共同作用,提升隔热效果,降低器具外部接触温度。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气道2设置在所述外层隔热体31内,所述热交换气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出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出烟口处还设置有一热交换气道,所述热交换气道的外侧形成用于进气的冷气道,所述热交换气道的内侧形成用于出气的热气道,进行抽吸动作时,进出气体通过所述热交换气道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壳体内的隔热装置,所述隔热装置包括外层隔热体和内层隔热体,所述外层隔热体和内层隔热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冷气道与间隙连通,所述内层隔热体与热气道连通,空气通过冷气道后进行一次预热,进入隔热装置的间隙内进行二次预热,随后通过出烟装置进入热气道内实现降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气道设置在所述外层隔热体内,所述热交换气道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设置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勋刘博文杨闽李景涛吕明站刘斯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