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腔型及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45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6
一种上腔型及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包括第一盘面、第二盘面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部,覆膜支架,所述第一盘面、第二盘面、连接部均由可降解的编织丝编织而成,第一盘面的后部与连接部平齐连接,第一盘面的前部延伸过连接部形成第一固定部,第二盘面的前部延伸过连接部形成第二固定部,第二盘面的中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盘面的曲面板块上装配有所述的覆膜支架。有益效果为:封堵器的两个盘通过自膨胀方式释放后封堵缺损处,再使用覆膜支架将封堵器的第二盘面的下部固定于腔静脉内,加强了封堵器的夹持稳定能力,从而完成对上腔型和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安全有效的封堵,由于封堵材料均采用可降解材料,所以术后封堵材料在心脏内会被分解。料在心脏内会被分解。料在心脏内会被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腔型及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尤其涉及一种上腔型及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

技术介绍

[0002]房间隔缺损(ASD)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的发生、降解和融合出现异常, 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缺损。按照缺损在房间隔的位置,可将房间隔缺损分为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混合型4种。目前对于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可常规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对于上腔、下腔型房间隔缺损,缺损较大,缺损与腔静脉入口相连,左心房的后壁构成缺损的后缘,房间隔的腔静脉缘完全缺如或残留极少薄膜样组织,常规封堵器无法进行封堵治疗。目前国内有多家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但针对上腔和下腔型房间隔缺损的封堵器极少。
[0003]有研究披露了一种下腔型房间隔封堵器(CN206576896U),其为了防止脱落,此封堵器盘面有倒刺,在植入后倒刺扎进缺损处心脏组织内,会损伤心肌组织,有出血、损伤心肌和传导系统的危险。
[0004]另外,目前常规使用的封堵器(包括CN206576896U)为镍钛合金材料,此种封堵器在人体心脏内是不可降解的,它会永久存留在心脏,具有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危险,包括镍离子析出引起的过敏、心律失常等。封堵器植入体内后,主要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促进周围组织在封堵器表面的内皮化,从而实现心内缺损的封堵。其实封堵器内皮化完全后,其使命已完成,但目前常规的封堵器的封堵材料会永久留在心脏内永久残留。
[0005]总之,目前封堵器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现有封堵器不能进行上腔型和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安全有效封堵;2、现有封堵材料术后异物在心脏内永久残留,带来各种不良并发症。所以当前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专门用于解决上腔型及下腔型房间隔缺损问题,安全性好,稳定性好的一种上腔型及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上腔型及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包括第一盘面、第二盘面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部,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第一盘面、第二盘面、连接部均由可降解的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盘面的后部与连接部平齐连接,所述第一盘面的前部延伸过连接部形成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盘面的前部延伸过连接部形成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盘面的中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盘面的后部为延伸出连接部且沿着所述第二盘面的后部延伸方向整体凹进去的曲面板块,所述曲面板块上装配有所述的覆膜支架。
[0009]作为优选,所述覆膜支架、第一盘面、第二盘面、连接部均由可降解的编织丝编织成网状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盘面的顶面为平面或凸起。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盘面的中部和后部相铰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盘面的底面为平面结构或弧形结构。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覆膜支架包括支架和覆膜区。
[0014]作为优选,所述覆膜支架为筒状且覆膜区位于筒状的内侧或外侧。
[0015]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为波浪形或网格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手术时,本技术中封堵器的两个盘可固定于房间隔缺损四周边缘的房间隔缺损处,通过自膨胀方式释放后封堵缺损处,再使用覆膜支架将封堵器的第二盘面的下部固定于腔静脉内,加强了封堵器的夹持稳定能力,从而完成对上腔型和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安全有效的封堵,由于封堵材料均采用可降解材料,所以术后封堵材料在心脏内会被分解。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房间隔缺损封堵系统,用于封堵治疗上腔或下腔型房间隔缺损。
[0024]依照图1至图4可知,一种上腔型及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包括第一盘面1、第二盘面2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部3,覆膜支架4,所述第一盘面1、第二盘面2、连接部3均由可降解的编织丝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盘面1的后部与连接部3平齐连接,所述第二盘面2的前部延伸过连接部3形成第一固定部,所述连接部3与所述第二盘面2连接,所述第二盘面2的前部延伸过连接部3形成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盘面2的中部与所述连接部3连接,所述第二盘面2的后部为延伸出连接部3且沿着所述第二盘面2的后部延伸方向整体凹进去的曲面结构,所述第二盘面2部的后部凹面上装配有所述的覆膜支架4。
[0025]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优选部分:依照图1至图4,所述第一盘面1、第二盘面2、连接部3、覆膜支架4均由可降解的编织丝编织成整体网状结构,节省材料的同时还可以便于降解;所述第一盘面1的顶面为平面或凸起或两者结合,便于将封堵器置入房间隔缺损处;所述第二盘面2的中部和后部铰接连接,连接方式更加灵活;所述第二盘面2的底面为平面结构,便于封堵在房间隔缺损处;所述覆膜支架4为筒状且覆膜区位于筒状的内侧或外侧,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保护心房腔静脉处的血管,既固定了封堵器又能保持血流通畅;所
述覆膜支架4内部为波浪形或网格状,方便覆膜支架4放置在需要的治疗的部位,便于降解。
[0026]如图1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上腔型及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由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该种材料在生物组织内具有可降解的性能,最终分解成人体无害、可被人体降解或可被人体代谢的物质,减少异物残留造成的后期并发症。封堵器上有控释的药物涂层,药物涂层可以选择为具有抗炎、抗栓或促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的药物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管相容性,覆膜支架4的外层可增加药物涂层,以抗血栓、促血管内皮修复、抗血管平滑肌过度增殖等作用。
[0027]依照图1至图4可知,具体实施方式1:先将可降解封堵器部分由导丝、输送系统,输送至上腔或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处,通过自膨胀方式释放后封堵缺损,但由于腔静脉缘无支持边缘,具体为第一盘面1后部和连接部3是平齐连接,该结构恰好放置在房间隔的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边缘部分,所以第一盘面的后部不能有凸出部分,只能和连接部3平齐连接,由于这种结构的设计,会导致封堵器是第一盘面1和第二盘面2固定不稳定,无法保证稳定的封堵效果,对本技术的封堵器进行操作时,所述第一盘面1和第二盘面2二者之间有弹性牵拉力,释放第一盘面1和第二盘面2后借助此牵拉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腔型及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包括第一盘面(1)、第二盘面(2)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部(3),覆膜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4)、第一盘面(1)、第二盘面(2)、连接部(3)均由可降解的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盘面(1)的后部与连接部(3)平齐连接,所述第一盘面(1)的前部延伸过连接部(3)形成第一固定部(11),所述第二盘面(2)的前部延伸过连接部(3)形成第二固定部(21),所述第二盘面(2)的中部与所述连接部(3)连接,所述第二盘面(2)的后部为延伸出连接部(3)且沿着所述第二盘面(2)的后部延伸方向整体凹进去的曲面板块(22),所述曲面板块(22)上装配有所述的覆膜支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腔型及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4)、第一盘面(1)、第二盘面(2)、连接部(3)均由可降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朋杨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