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开监管码可见防伪层的隐形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421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刮开监管码可见防伪层的隐形标签,涉及印刷领域,它将监管码印刷在刮刮墨层之上,刮开刮墨层可见防伪标识,实现了监管码与防伪标识的巧妙结合,用户减少了一次贴标工序、减少了贴标人工、降低了使用成本,可避免消费者查询误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
,特别是一种不干胶防伪标签。技术背景企业用户在使用国家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行的监管码标识时,提出了这 样一个需求,希望将监管码标识与现行防伪标识合二为一,以减少一次贴标工序,从而减少人工、降低使用成本。为此,本专利技术人于2008年1月7日提交了 专利申请号为200820002417.1的"电子监管码彩信纹理防伪防串标签"(即监 管码与防伪二合一标签),该专利实现了这一目的,其结构特征包括监管码信 息层、结构纹理防伪纸层、不干胶层、印刷有纹理防伪查询提示信息的标签副 联(即防伪标识层)、离型层。用户在使用实践中发现,消费者査询监管码时, 往往误拨防伪标签查询电话,消费者查询防伪标签时,往往误拨监管码査询电 话,导致查询误会。换言之,上述现行"二合一标签"易于让消费者误认为是 一枚标签,从而导致査询误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二合一标签——刮开监管码可见防伪层 的隐形标签,避免消费者误会,以减少一次贴标工序、减少人工、降低使用成 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刮开监管码可见防伪层的隐形标签,它包括不干胶层(1)、纸层(2)、 印刷信息层(3),其特征在于a、纸层(2)内埋有安全线(8)或埋有随机分布的有色纤维(7);b、印刷信息层(3)之上具有隔离层(4)和刮刮墨层(5); C、刮刮墨层(5)之上印有监管码信息层(6);d、印刷信息层(3)和纸层(2)被其上方的墨层(指刮刮墨层或/和非刮 开油墨层)遮盖住了,消费者不能直接看到墨层其下面的印刷信息层(3)和纤 维(7)。为了节约成本、保证质量,应尽量縮小防伪标识印刷信息层(3)的占用面 积,可仅在防伪标识印刷信息层(3)所在区域上方采用隔离层(4)和刮刮墨 层(5)遮盖,其余区域不采用隔离层(4)或不采用刮刮墨层(5)。本技术所述隔离层(4),可以是透明塑料膜、透明UV油墨层、隔离 油等。本技术所述纤维(7),泛指任何颗粒、碎屑等肉眼可见纸内的异物。 本技术所述防伪标识印刷信息层(3),其面积最好小于标签面积,例如其 面积是1/2、 1/3、 1/4、 1/5的标签面积。本技术所述纸层(2),泛指任何 可印刷的面材,例如纹理纸、纤维纸、复合纸、透明塑料膜等。本技术的优点其一,难以复制弥补了现行监管码标识的技术缺陷,可防止造假者采取 从市场回收监管码、从保管人员/经手人员处非法批量复制监管码,采取一码一 复制,或一码多复制的办法进行复制造假。 -其二,方便使用监管码标识与防伪标识合二为一后,用户减少了一次贴标工序、减少了贴标人工、降低了使用成本。其三,避免消费者误会监管码标识与防伪标识分为两层,未刮开之前, 消费者看不到防伪标识信息,可大大减少消费者误査。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 新型综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刮刮墨层被刮去后的一种正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正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刮刮墨层被刮去后的一种正面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B'处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卜不干胶层;2- 纸层;3- 印刷信息层;4- 隔离层;5- 刮刮墨层;6_监管码信息层;7- 纤维;8- 安全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第一步,如图l、图2、图3所示,采购一种70g/m2的内有金色纤维的不干 胶纸(2),在正面印刷上纹理防伪标签序号、坐标方格、查询电话、査询网址、 彩信接入号等防伪标识印刷信息层(3)。第二步,扫描标签、将所扫描的标签图片以标签序号为索引码,存入计算 机查询系统数据库中。第三步,在标签表面复合一层透明PET膜作为隔离层(4)。第四步,用丝网印刷机在透明PET膜上印刷一层灰色刮刮墨层(5),从而 将防伪标识印刷信息层(3)全部遮盖。第五步,用数码印刷机在刮刮墨层(5)上印刷监管码信息层(6)。第六步,最后,摸切、排费、检验、包装后即可提供给用户使用。 这样制作的标签,当消费者、工商打假人员,在无法根据监管码信息(6) 判定真伪时,尤其是监管码信息遭到复制时,就可刮开刮刮墨层(5),依据图2 所示的纹理防伪标识,查询验证纤维(7)的分布特征,是否与数据库中记录的 特征一致来确定真伪。实施例二第一步,如图4、图5、图6所示,采购一种70g/m2的内有数码安全线(8) 的不干胶纸(2),在正面印刷上査询电话、査询网址等防伪标识印刷信息层(3)。 这里所说的安全线上的数码,可以是一组组连续排列的、具有惟一性、随机性 的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中文汉字等随机信息。第二步,扫描标签、将扫描识别出来的安全线上的数码,存入计算机査询 系统数据库中。第三步,在防伪标识印刷信息层(3)上,再印刷一层透明UV油墨作为隔 离层(4)。第四步,用丝网印刷机在隔离层(4)上再印刷一层灰色刮刮墨层(5),从 而将防伪标识印刷信息层(3)全部遮盖。第五步,用数码印刷机在刮刮墨层(5)上再印刷监管信息层(6)。 第六步,最后,摸切、排费、检验、包装后即可提供给用户使用。这样制作的标签,当消费者、工商打假人员,在无法根据监管码信息(6)判定真伪时,尤其是监管码信息遭到复制时,就可刮开涂层(5),依据图5所示的防伪标识,査询验证安全线上的数码,是否与数据库中记录的数码一致来 确定真伪。权利要求1、刮开监管码可见防伪层的隐形标签,它包括不干胶层(1)、纸层(2)、印刷信息层(3),其特征在于a、纸层(2)内埋有安全线(8)或埋有随机分布的有色纤维(7);b、印刷信息层(3)之上具有隔离层(4)和刮刮墨层(5);c、刮刮墨层(5)之上印有监管码信息层(6);d、印刷信息层(3)和纸层(2)被其上方的墨层遮盖住了,消费者不能直接看到墨层下面的印刷信息层(3)和纤维(7)。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开监管码可见防伪层的隐形标签,其特征在 于仅防伪标识印刷信息层(3)所在区域上方采用隔离层(4)和刮刮墨层(5)遮盖o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刮开监管码可见防伪层的隐形标签,涉及印刷领域,它将监管码印刷在刮刮墨层之上,刮开刮墨层可见防伪标识,实现了监管码与防伪标识的巧妙结合,用户减少了一次贴标工序、减少了贴标人工、降低了使用成本,可避免消费者查询误会。文档编号G09F3/02GK201174199SQ200820107679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陈明发 申请人: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刮开监管码可见防伪层的隐形标签,它包括不干胶层(1)、纸层(2)、印刷信息层(3),其特征在于: a、纸层(2)内埋有安全线(8)或埋有随机分布的有色纤维(7); b、印刷信息层(3)之上具有隔离层(4)和刮刮墨层(5); c、刮刮墨层(5)之上印有监管码信息层(6); d、印刷信息层(3)和纸层(2)被其上方的墨层遮盖住了,消费者不能直接看到墨层下面的印刷信息层(3)和纤维(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发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