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229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废水循环系统,其包括废水池、设置在废水池一端的第二传送带、设置在第二传送带底端的砂石箱以及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一侧的蓄水池;第二传送带包括第二支架、转动在第二支架两端的第二转动辊、缠绕在两个第二转动辊上的滤网以及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的接水箱;废水池靠近第二传送带的一端连通有出料管;接水箱位于滤网围绕成的环形的内部。本申请具有对砂石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进行再利用的效果。用的效果。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循环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砂石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砂石因其良好的硬度和稳定的化学性质,常常作为优质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原料而广泛应用于房屋、道路、公路、铁路和工程等领域,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再生的砂石料,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砂石料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巨大,而现有的砂石料生产过程中,在用水完毕之后,所产生的生产废水如果直接排放,不仅不利于对废水中残留的砂石重洗利用,而且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对砂石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进行再利用,并对其中的砂石进行再利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水循环系统。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主题名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废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池、设置在废水池一端的第二传送带、设置在第二传送带底端的砂石箱以及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一侧的蓄水池;第二传送带包括第二支架、转动在第二支架两端的第二转动辊、缠绕在两个第二转动辊上的滤网以及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的接水箱;废水池靠近第二传送带的一端连通有出料管;接水箱位于滤网围绕成的环形的内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水进入到废水箱内后,质量较大的砂石残留在废水箱的底部,质量较小的砂石随水一同进入到第二传送带上,砂石被第二传送带的滤网阻挡,并随着滤网的转动掉落如掉砂石箱内,被过滤后的水进入到接水箱内,完成砂石和水的分离,对砂石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和砂石进行再利用。
[0007]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固定有挡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能够对位于第二传送带上的砂石进行阻挡,减少从传送带两侧掉落的砂石以及迸溅出的水。
[0009]可选的: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倾斜设置,靠近第二传送带的一端为斜面低的一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第一传送带能够将位于蓄水池底端沉积的砂石从蓄水池的底端运出,便于持续将蓄水池底端内的砂石从蓄水池内运出。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包括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两端的第一转动辊、缠绕在两个第一转动辊上的皮带以及固定在皮带上的拨板。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板能够对皮带上的砂石进行阻挡,防止砂石沿着倾斜的传送带滑落,增加砂石运输的稳定性。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固定有限位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能够防止砂石从第一传送带的两侧掉落,使得砂
石能够稳定的从第一传送带的底端运动到第二传送带的顶端,增加砂石运输的稳定性。
[0015]可选的:所述废水池内放置有竖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块,斜块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端为直角三角形的斜面,且斜块的斜面与第一传送带平行;斜块与第一传送带之间留有供拨板通过的间隙。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块对废水池内的空间进行占用,使得沉降的砂石都能够位于第一传送带斜面低的一端。
[0017]可选的:所述砂石箱的数量为两个。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个砂石箱集满后,可以通过另一个砂石箱取代另一个砂石箱,不中断对砂石的收集。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0]1.废水进入到废水箱内后,质量较大的砂石残留在废水箱的底部,质量较小的砂石随水一同进入到第二传送带上,砂石被第二传送带的滤网阻挡,并随着滤网的转动掉落如掉砂石箱内,被过滤后的水进入到接水箱内,完成砂石和水的分离,对砂石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和砂石进行再利用;
[0021]2.挡板能够对位于第二传送带上的砂石进行阻挡,减少从传送带两侧掉落的砂石以及迸溅出的水;
[0022]3.限位板能够防止砂石从第一传送带的两侧掉落,使得砂石能够稳定的从第一传送带的底端运动到第二传送带的顶端,增加砂石运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体现第一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体现二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体现接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废水池;11、出料管;12、斜块;2、第一传送带;21、第一支架;211、支撑块;22、第一转动辊;221、第一电机;222、连接杆;23、皮带;24、拨板;25、限位板;3、第二传送带;31、第二支架;311、支撑架;32、第二转动辊;321、第二电机;33、滤网;34、挡板;35、接水箱;351、出水管;4、砂石箱;5、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废水循环系统,参见图1,包括废水池1、设置在废水池1内部的第一传送带2、设置在废水池1一端的第二传送带3、设置在第二传送带3底端的砂石箱4以及设置在第二传送带3一侧的蓄水池5。
[0030]废水池1靠近第二传送带3的一端连通有出料管11,出料管11的截面为L形,与废水池1连通的一端为水平段,竖直段位于第二传送带3的上方,将废水池1内的水排入到第二传送带3上。砂石箱4的数量为两个并排设置,当其中一个砂石箱4集满后,可以通过另一个砂石箱4取代另一个砂石箱4,不中断对砂石的收集。
[0031]参见图1和图2,第一传送带2包括第一支架21、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21两端的第一
转动辊22、缠绕在两个第一转动辊22上的皮带23、固定在皮带23上的拨板24以及固定在第一支架21两侧的限位板25。第一转动辊22的一端设置有带动第一转动辊22转动的第一电机221。
[0032]第一支架21倾斜设置,靠近第二传送带3的一端为斜面低的一端,远离第二传送带 3的一端伸出废水池1。第一支架21斜面低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块211,支撑块211的底端与废水池1的底端抵接,对第一支架21进行支撑;支撑架21斜面高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 212,连接杆222远离第一支架21的一端与废水池1的侧壁固定连接,增加第一支架21的稳定性。拨板24的数量为若干个,垂直于皮带23的表面设置。限位板25设置在第一支架 21伸出废水池1的部分。
[0033]废水池1内放置有竖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块12,斜块12靠近第一传送带2的一端为直角三角形的斜面,且斜块12的斜面与第一传送带2平行。斜块与第一传送带2之间留有供拨板24通过的间隙。
[0034]参见图1和图3,第二传送带3包括第二支架31、转动在第二支架31两端的第二转动辊32、缠绕在两个第二转动辊32上的滤网33以及固定在第二支架31两侧的挡板34。第二转动辊32的一端固定有带动第二转动辊32转动的第二电机321,第二电机321固定在第二支架31上。第二支架31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架311,支撑架311对第二支架31进行支撑,使得第二传送带3能够稳定的放置。
[0035]参见图3和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池(1)、设置在废水池(1)一端的第二传送带(3)、设置在第二传送带(3)底端的砂石箱(4)以及设置在第二传送带(3)一侧的蓄水池(5);第二传送带(3)包括第二支架(31)、转动在第二支架(31)两端的第二转动辊(32)、缠绕在两个第二转动辊(32)上的滤网(33)以及与第二支架(31)固定连接的接水箱(35);废水池(1)靠近第二传送带(3)的一端连通有出料管(11);接水箱(35)位于滤网(33)围绕成的环形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1)的两侧固定有挡板(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5)内设置有第一传送带(2),第一传送带(2)倾斜设置,靠近第二传送带(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明照王志林辰阳王梅霞郑成功孟光荣杨忠翠刘惠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光大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