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荷供氧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21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荷供氧调节器,包括:状态信息采集模块采集载人离心机当前运动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预设抗荷供氧装备机型发出对应的预充压信号;根据载人离心机当前运行状态信息、预设抗荷供氧装备机型及对应的预设阈值,发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调压模块根据所述预充压信号对抗荷供氧装备预充压;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所述抗荷供氧装备中的氧气含量和/或空气含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多个调压接口与不同的抗荷供氧装备连接,控制模块根据载人离心机当前运动状态信息,对抗荷供氧装备内气体压力进行调节,实现了单台抗荷供氧调节器对不同机型抗荷供氧装备调节,简化了飞行员航空生理训练装置,提高了对飞行员的训练效率。员的训练效率。员的训练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荷供氧调节器


[0001]本技术涉及航空
,具体涉及一种抗荷供氧调节器。

技术介绍

[0002]利用载人离心机对飞行员进行抗荷生理训练时,为防止持续性加速度(+Gz)引起的不良影响,特别是高持续+Gz引起的意识丧失(G

LOC),必须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最常用的就是抗荷供氧装备,包括抗荷服、抗荷调压器、供氧调节器、保护头盔、加压供氧面罩、代偿背心等。其中,抗荷调压器与供氧调节器在+Gz过程中,分别起为抗荷服与面罩充气建压并自动调节压力值与流量的作用,是抗荷供氧装备中的关键部件。
[0003]目前,我国载人离心机采用的是机载氧气系统及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成品,包括抗荷调压器、氧气调节器、压力比调节器、氧气断接器、减压器,以及配套的头盔、面罩、抗荷服等装备,除具有抗荷、抗荷正压呼吸(PBG)功能外,还具有高空供氧(PBA)等功能,能够满足某机型飞行员使用需要。但是现有的抗荷供氧系统采用机械式结构,管路长、吸气阻力偏大、组成成品数量多、质量重、占用座舱空间大。而且目前不同机种飞行员进行离心机抗荷能力训练时,只能采用与载人离心机安装的抗荷供氧系统而不是与所飞机种配套的个体防护装备,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受其机械结构性能所限,新机飞行员无法完成大纲规定的高增长率过载训练科目,大大降低了训练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与载人离心机安装的抗荷供氧调节器不能与各种类型抗荷供氧装备相适配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抗荷供氧调节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荷供氧调节器,抗荷供氧调节器与抗荷供氧装备连接,抗荷供氧调节器包括:状态信息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调压模块及多个调压接口,其中,状态信息采集模块,其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采集载人离心机当前运动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抗荷供氧装备机型,发出对应的预充压信号;以及根据载人离心机当前运行状态信息、预设抗荷供氧装备机型及对应的预设阈值,发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调压模块,其分别与控制模块、外接的氧气源及空气源连接,并通过不同的调压接口与不同的抗荷供氧装备连接,调压模块用于根据预充压信号对抗荷供氧装备预充压;根据控制信号,调节抗荷供氧装备中的氧气含量和/或空气含量。
[0007]在一实施例中,抗荷供氧调节器还包括:抗荷供氧调节器所连接的抗荷供氧装备不同,所对应的预设阈值不同。
[0008]在一实施例中,抗荷供氧调节器抗荷供氧装备包括:抗荷服、代偿背心及面罩;调压接口包括:抗荷服接口、代偿背心接口、面罩接口、余压管接口。
[0009]在一实施例中,抗荷供氧调节器还包括:机型选择模块,其与控制模块连接,用户
通过机型选择模块选择不同的预设抗荷供氧装备机型;测试模块,其与控制模块连接,用户通过测试模块输出测试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测试信号进行自检测试。
[0010]在一实施例中,抗荷供氧调节器还包括:氧气接嘴、空气接嘴、抗荷供氧装备连接板,其中,氧气接嘴及空气接嘴分别与外接的氧气源及空气源连接;每个调压接口均设置于抗荷供氧装备连接板上。
[0011]在一实施例中,调压模块包括:氧气调压单元及空气调压单元,其中,氧气调压单元,其通过氧气接嘴与外接氧气源连接,并与通过代偿背心接口与代偿背心连接,通过面罩接口与面罩连接,通过余压管接口与余压管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抗荷供氧装备中的氧气含量;空气调压单元,其通过空气接嘴与外接空气源连接,并与通过抗荷服接口与抗荷服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抗荷供氧装备中的空气含量。
[0012]在一实施例中,氧气调压单元包括:氧气连通管道、氧气卸压机构、多个氧气活门及多个氧气电机,其中,氧气接嘴设置于氧气连通管道上,并贯穿进氧气连通管道中;一个氧气活门与一个氧气电机对应连接,每个氧气电机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每个氧气活门设置于氧气连通管道中,且每个氧气活门的尺寸与氧气连通管道的直径相适配;控制模块发出控制信号至氧气电机,通过控制对应的氧气电机的运行状态,控制对应的活门的开关状态;氧气卸压机构与氧气连通管道连接,用于自动卸除氧气连通管道内过高的压力。
[0013]在一实施例中,空气调压单元包括:空气连通管道、空气活门、空气电机及空气卸压机构,其中,空气接嘴设置于空气连通管道出口,用于与外接空气源连接;空气活门与空气电机连接,空气电机与控制模块连接,空气活门设置于空气连通管道中,且空气活门的尺寸与空气连通管道的直径相适配;控制模块发出控制信号至空气电机,通过控制空气电机的运行状态,控制活门的开关状态;空气卸压机构与空气连通管道连接,用于自动卸除空气连通管道内过高的压力。
[0014]在一实施例中,抗荷供氧调节器还包括:氧气调节选择模块,其与控制模块连接,用户通过氧气调节选择模块控制控制模块是否对抗荷供氧装备中的氧气含量进行调节。
[0015]在一实施例中,抗荷供氧调节器还包括:头盔通讯接口,设置于抗荷供氧装备连接板上,用于与头盔的通讯接口连接;机载通讯接口,通过线缆与载人离心机座舱内语音通讯系统相连;电源接口,与外接电源连接,外接电源为抗荷供氧调节器供电;数据接口,与外接的调试设备连接,调试设备用于对抗荷供氧调节器进行调试、故障诊断及维护。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技术提供的抗荷供氧调节器,多个调压接口与不同的抗荷供氧装备连接,控制模块根据载人离心机当前运动状态信息,对抗荷供氧装备内气体压力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了单台抗荷供氧调节器对不同机型抗荷供氧装备调节,简化了飞行员航空生理训练装置,提高了对飞行员的训练效率。
[0018]2.本技术提供的抗荷供氧调节器,通过控制模块的内部参数设置,与机型选择模块,以及多个调压接口的设计,实现单台装备达到不同机种抗荷供氧系统指标要求;调压接口与各种供氧面罩、抗荷服、代偿背心接口匹配连接,满足了不同机种飞行员实际训练需要,扩大现有载人离心机训练保障对象范围,提升了训练效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抗荷供氧调节器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组成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抗荷供氧调节器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组成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抗荷供氧调节器的具体结构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抗荷供氧调节器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组成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抗荷供氧调节器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组成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荷供氧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荷供氧调节器与抗荷供氧装备连接,抗荷供氧调节器包括:状态信息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调压模块及多个调压接口,其中,状态信息采集模块,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采集载人离心机当前运动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抗荷供氧装备机型,发出对应的预充压信号;以及根据载人离心机当前运行状态信息、预设抗荷供氧装备机型及对应的预设阈值,发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调压模块,其分别与控制模块、外接的氧气源及空气源连接,并通过不同的调压接口与不同的抗荷供氧装备连接,所述调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充压信号对抗荷供氧装备预充压;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所述抗荷供氧装备中的氧气含量和/或空气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荷供氧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抗荷供氧调节器所连接的抗荷供氧装备不同,所对应的预设阈值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荷供氧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荷供氧装备包括:抗荷服、代偿背心及面罩;所述调压接口包括:抗荷服接口、代偿背心接口、面罩接口、余压管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荷供氧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型选择模块,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户通过所述机型选择模块选择不同的预设抗荷供氧装备机型;测试模块,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户通过测试模块输出测试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测试信号进行自检测试。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荷供氧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气接嘴、空气接嘴、抗荷供氧装备连接板,其中,氧气接嘴及空气接嘴分别与外接的氧气源及空气源连接;每个所述调压接口均设置于所述抗荷供氧装备连接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荷供氧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模块包括:氧气调压单元及空气调压单元,其中,氧气调压单元,其通过氧气接嘴与外接氧气源连接,并与通过代偿背心接口与代偿背心连接,通过面罩接口与面罩连接,通过余压管接口与余压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抗荷供氧装备中的氧气含量;空气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辉金朝王聪耿喜臣贾宏博杨明浩王海霞李宝辉蒋科王轶卫晓阳李毅峰徐艳杨景慧王红林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