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及模拟舱体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99668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及模拟舱体设备,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测试员给驱动电路通电,启动电源;第二步骤,启动加热组件加热舱体内腔;第三步骤,启动制冷组件调节舱体内腔温度;第四步骤,启动扰流混合机构使冷热气流对流;第五步骤,在模拟环境下进行测试,采集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扰流混合机构,能够缩短温度变化周期,且提升舱体内部温度的均匀性,通过失重超重模拟组件,能够实现失重超重实验,实现设备功能多样化。实现设备功能多样化。实现设备功能多样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及模拟舱体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模拟领域,特别是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及模拟舱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航空模拟测试是航空航天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航空航天的各个工程领域都广泛应用各种试验技术和设备来进行科学实验、数学和物理的模拟试验以及各种工程试验,验证所选取的方案和设计参数是否正确,检查各个分系统的协调性,可靠性和工艺质量,而用于模拟环境的设备大部分工作效率低,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及模拟舱体设备,结构简单,效率高,功能多样化。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及模拟舱体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0005]第一步骤,测试员给驱动电路通电,启动电源;
[0006]第二步骤,启动加热组件加热舱体内腔;
[0007]第三步骤,启动制冷组件调节舱体内腔温度;
[0008]第四步骤,启动扰流混合机构使冷热气流对流;
[0009]第五步骤,在模拟环境下进行测试,采集数据。
[0010]进一步地,监视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11]第一步骤,通过设备硬件自检;
[0012]第二步骤,通过监控面板信息反馈;
[0013]第三步骤,通过人工监视监控面板做出判断;
[0014]第四步骤,通过判断做出调试。
[0015]进一步地,监控流程包括以下步骤:r/>[0016]第一步骤,人工监视所述加热组件开启后舱体内温度图像,判断所述加热组件能否正常工作,监控面板显示温度变化正常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进行加热组件更换;
[0017]第二步骤,人工监视所述制冷组件开启后舱体内温度图像,判断所述制冷组件能否正常工作,监控面板显示温度变化正常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进行制冷组件更换;
[0018]第三步骤,人工监视所述扰流混合机构开启后舱体内气流对流图像和温度分布图像,判断所述扰流混合机构能否正常工作,监控面板显示温度分布均匀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进行制冷组件更换;
[0019]第四步骤,人工监视监控面板测试信息反馈判断产品是否合格,数据显示在可行范围内则进行真空失重测试,否则作废品处理;
[0020]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失重测试包括以下步骤:
[0021]第一步骤,测试员抽空所述舱体内空气;
[0022]第二步骤,启动失重超重模拟组件进行失重超重模拟测试;
[0023]进一步地,包括舱体、加热组件、制冷组件和扰流混合机构,所述舱体为立式柱形舱体结构,所述舱体上设置有对所述舱体的内腔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和进行制冷的制冷组件,所述舱体的内腔中设置有扰流混合机构,所述舱体中内腔气流通过扰流混合机构进行气流混合;所述扰流混合机构包括回转体、扰流叶片和回转驱动机构,所述回转体转动设置在舱体的内腔中,且所述回转体通过回转驱动机构回转转动设置,所述回转体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扰流叶片,通过扰流混合机构对舱体的内腔中的温度气流进行扰流,加速舱体内部气流流动,能够缩短温度变化周期,且提升舱体内部温度的均匀性。
[0024]进一步地,所述回转体为两端开口的筒体式结构,所述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回转体转动在支撑座上,所述所述扰流叶片沿回转体的轴向非连续式的螺旋环绕设置在回转体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旋设置的扰流叶片对气流进行上升或下潜式的扰动。
[0025]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组件设置在舱体的外部且制冷气流出口导通于舱体的内部,所述舱体的底部对应于制冷组件开设有冷气进口,且所述冷气进口位于回转体的内侧,所述扰流叶片的螺旋旋向沿轴向向上设置。在制冷之前以及制冷初期,热气流向上上升,冷气位于舱体底部,分层明显且对流缓慢,通过扰流叶片将底部的冷气流线上扰动,提升对流效率,加速舱体内部的制冷速度;
[0026]所述舱体底部设置冷流储存仓,所述冷流储存仓连通于所述冷气进口,所述冷流储存仓内腔顶端设置小孔,所述小孔下方设置圆弧形挡板,所述挡板向上凸起且与所述冷流储存仓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冷流储存仓上端面外侧开设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直径大于所述小孔;
[0027]进一步地,所述舱体为筒体结构,所述回转体同轴且间距设置在舱体内腔中,所述回转体的壁体上贯通开设有若干对流孔,且若干所述对流孔开设在若干扰流叶片在螺旋路径上的中断区域处,当冷气流通过扰流叶片向上扰动经过该中断区域时,气流失去向上提升作用力,加速度下降,部分气流通过对流孔向径向方向流动,以使得舱体内部温度均匀。
[0028]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舱体与回转体之间的腔室中,所述加热组件包含若干设置在舱体内壁上的加热丝。
[0029]进一步地,所述舱体上还设置有真空抽气组件,所述回转体的内侧设置有失重超重模拟组件;所述失重超重模拟组件包括导向杆、活动座、牵引绳和卷绕机构,所述导向杆平行于回转轴设置在舱体内,所述活动座导向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所述活动座为配重质量块,能够使得活动座上的被测试模组进行真空失重测试,所述舱体的顶部设置有卷绕机构,所述活动座通过牵引绳连接于卷绕机构上,通过卷绕机构的提升,能够进行真空超重测试。
[003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及模拟舱体设备,通过设置扰流混合机构,能够缩短温度变化周期,且提升舱体内部温度的均匀性,通过失重超重模拟组件,能够实现失重超重实验,实现设备功能多样化。
附图说明
[0031]附图1为航空模拟舱体方法的方法框图;
[0032]附图2为模拟舱体设备的结构图;
[0033]附图3为模拟舱体设备的侧视刨面图;
[0034]附图4为模拟舱体设备的俯视刨面图;
[0035]附图5为冷流储存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37]如附图1

5所述的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及模拟舱体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0038]第一步骤,测试员给驱动电路通电,启动电源;
[0039]第二步骤,启动加热组件2加热舱体1内腔;
[0040]第三步骤,启动制冷组件3调节舱体1内腔温度;
[0041]第四步骤,启动扰流混合机构4使冷热气流对流;
[0042]第五步骤,在模拟环境下进行测试,采集数据。
[0043]监视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44]第一步骤,通过设备硬件自检;
[0045]第二步骤,通过监控面板信息反馈;
[0046]第三步骤,通过人工监视监控面板做出判断;
[0047]第四步骤,通过判断做出调试。
[0048]监控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0049]第一步骤,人工监视所述加热组件2开启后舱体1内温度图像,判断所述加热组件2能否正常工作,监控面板显示温度变化正常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进行加热组件2更换;
[0050]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测试员给驱动电路通电,启动电源;第二步骤,启动加热组件(2)加热舱体(1)内腔;第三步骤,启动制冷组件(3)调节舱体(1)内腔温度;第四步骤,启动扰流混合机构(4)使冷热气流对流;第五步骤,在模拟环境下进行测试,采集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其特征在于:监视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通过设备硬件自检;第二步骤,通过监控面板信息反馈;第三步骤,通过人工监视监控面板做出判断;第四步骤,通过判断做出调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流程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人工监视所述加热组件(2)开启后舱体(1)内温度图像,判断所述加热组件(2)能否正常工作,监控面板显示温度变化正常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进行加热组件(2)更换;第二步骤,人工监视所述制冷组件(3)开启后舱体(1)内温度图像,判断所述制冷组件(3)能否正常工作,监控面板显示温度变化正常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进行制冷组件(3)更换;第三步骤,人工监视所述扰流混合机构(4)开启后舱体(1)内气流对流图像和温度分布图像,判断所述扰流混合机构(4)能否正常工作,监控面板显示温度分布均匀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进行制冷组件(3)更换;第四步骤,人工监视监控面板测试信息反馈判断产品是否合格,数据显示在可行范围内则进行真空失重测试,否则作废品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失重测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测试员抽空所述舱体(1)内空气;第二步骤,启动失重超重模拟组件进行失重超重模拟测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模拟舱体方法中使用的模拟舱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加热组件(2)、制冷组件(3)和扰流混合机构(4),所述舱体(1)为立式柱形舱体结构,所述舱体(1)上设置有对所述舱体(1)的内腔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和进行制冷的制冷组件(3),所述舱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扰流混合机构(4),所述舱体(1)中内腔气流通过扰流混合机构进行气流混合;所述扰流混合机构(4)包括回转体(5)、扰流叶片(6)和回转驱动机构(7),所述回转体(5)转动设置在舱体(1)的内腔中,且所述回转体(5)通过回转驱动机构(7)回转转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罗荣虞雪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航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