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煤器烟道及火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05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省煤器烟道及火电机组,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该省煤器烟道包括烟道本体和吹风管,烟道本体内形成烟气流道,烟道本体设有与烟气流道连通的进烟口和出烟口;吹风管包括主导风管,主导风管伸入烟道本体内,且沿烟气流道的长度方向延伸,主导风管的侧壁设有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沿主导风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该火电机组包括吹风组件和上述省煤器烟道,吹风组件的出风端与省煤器烟道中吹风管的进气端连通。该省煤器烟道内的吹风管能够向外吹气,促进固体颗粒随烟气流向出烟口并排出,从而减少积灰对烟气流道造成的堵塞,确保省煤器烟道内烟气的顺畅流动,烟气与给水的换热效率,并减少烟气流道堵塞对引风机造成的损坏。机造成的损坏。机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省煤器烟道及火电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省煤器烟道及火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火电机组中,锅炉主要用于加热水,使其产生蒸汽以驱动汽轮机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了提高对锅炉中烟气余热的利用,一般会在锅炉的尾端连接省煤器,烟气流经省煤器烟道的过程,能够对烟道内流过的给水进行预加热,以提高流入锅炉的给水温度,然而,由于烟气中夹杂的固体颗粒较多,固体颗粒在省煤器的烟道中容易沉积形成积灰,积灰对烟道造成堵塞,影响烟气的流通,相应影响省煤器中的换热效率且会导致引风机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省煤器烟道及火电机组,以解决固体颗粒在省煤器的烟道中容易沉积形成积灰,积灰对烟道造成堵塞,影响烟气的流通,相应影响省煤器中的换热效率且会导致引风机受损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省煤器烟道,包括烟道本体和吹风管,所述烟道本体内形成烟气流道,所述烟道本体设有与所述烟气流道连通的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吹风管包括主导风管,所述主导风管伸入所述烟道本体内,且沿所述烟气流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主导风管的侧壁设有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主导风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0005]可选地,所述烟道本体沿其长度方向包括连通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沿所述烟气流道的气流方向依次排布,且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的管径依次减小;
[0006]所述出烟口为三个,三个所述出烟口分别为第一出烟口、第二出烟口和第三出烟口,所述第一出烟口设于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所述第二出烟口设于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壁,所述第三出烟口设于所述第三管段的管壁。
[0007]可选地,所述主导风管位于所述第一管段的部位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有第一支导风管,所述第一支导风管沿所述第一管段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导风管与所述主导风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导风管的管壁设有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第一支导风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0008]和/或,所述主导风管位于所述第二管段的部位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有第二支导风管,所述第二支导风管沿所述第二管段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支导风管与所述主导风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导风管的管壁设有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第二支导风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0009]可选地,所述吹风管还包括进风主管、第一进风支管和第二进风支管,所述第一进风支管和所述第二进风支管的进风端均与所述进风主管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一进风支管
的出风端与所述主导风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风支管的出风端与所述主导风管的第二端连通。
[0010]可选地,所述主导风管、所述进风主管、所述第一进风支管和所述第二进风支管均为两组,且两组的所述主导风管间隔设置。
[0011]可选地,所述出风口处均连通有出风嘴,且所述出风嘴呈分叉状设置于所述主导风管的管壁。
[0012]可选地,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内的出风嘴中,位于所述第一出烟口相应区域的出风嘴均朝向所述第一出烟口,其余所述出风嘴均朝向烟气流动的下游方向;
[0013]和/或,位于所述第二管段内的出风嘴中,位于所述第二出烟口相应区域的出风嘴均朝向所述第二出烟口,其余所述出风嘴均朝向烟气流动的下游方向;
[0014]和/或,位于所述第三管段内的出风嘴中,位于所述第三出烟口相应区域的出风嘴均朝向所述第三出烟口,其余所述出风嘴均朝向烟气流动的下游方向。
[0015]可选地,所述出烟口内设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多块导流板,多块所述导流板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导流板沿背离所述出烟口的方向均朝向烟气流动的上游方向倾斜,且沿烟气流动方向,所述导流板的插入深度逐渐增大。
[0016]可选地,所述省煤器烟道还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与所述第二半环拼接形成封堵件,且所述封堵件的中心拼接形成插接孔;所述烟气本体设有安装孔,所述封堵件封堵于所述安装孔,所述主导风管配合穿过所述插接孔伸入所述烟气流道内。
[001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火电机组,包括吹风组件和上述省煤器烟道,所述吹风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省煤器烟道中吹风管的进气端连通。
[0018]本技术提供的省煤器烟道,使用时,气流能够经主导风管侧壁的出风口吹向烟气流道的内壁,并扰动相应区域的积灰以及仍处于流动状态的固体颗粒,促进其随烟气气流流向出烟口排出,从而减少固体颗粒在烟气流道内部沉积产生的积灰量,并减少积灰对烟气流道造成的堵塞,进而确保省煤器烟道内烟气的顺畅流动,确保烟气与给水的换热效率,并减少烟气流道堵塞对引风机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省煤器烟道中设置一根主导风管时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省煤器烟道中设置一根主导风管,且主导风管两端进风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省煤器烟道中设置两根主导风管,且主导风管均两端进风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火电机组中设置两个省煤器烟道时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0

烟道本体;110

烟气流道;120

进烟口;130

第一管段;140

第二管段;150


三管段;160

第一出烟口;170

第二出烟口;180

第三出烟口;200

吹风管;210

主导风管;221

第一连通管;222

第一支导风管;223

第二连通管;224

第二支导风管;230

进风主管;240

第一进风支管;250

第二进风支管;260

总进风管;270

出风嘴;280

阀门;300

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煤器烟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本体(100)和吹风管(200),所述烟道本体(100)内形成烟气流道(110),所述烟道本体(100)设有与所述烟气流道(110)连通的进烟口(120)和出烟口;所述吹风管(200)包括主导风管(210),所述主导风管(210)伸入所述烟道本体(100)内,且沿所述烟气流道(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主导风管(210)的侧壁设有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主导风管(21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本体(100)沿其长度方向包括连通的第一管段(130)、第二管段(140)和第三管段(150),所述第一管段(130)、所述第二管段(140)和所述第三管段(150)沿所述烟气流道(110)的气流方向依次排布,且所述第一管段(130)、所述第二管段(140)和所述第三管段(150)的管径依次减小;所述出烟口为三个,三个所述出烟口分别为第一出烟口(160)、第二出烟口(170)和第三出烟口(180),所述第一出烟口(160)设于所述第一管段(130)的管壁,所述第二出烟口(170)设于所述第二管段(140)的管壁,所述第三出烟口(180)设于所述第三管段(150)的管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省煤器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风管(210)位于所述第一管段(130)的部位通过第一连通管(221)连通有第一支导风管(222),所述第一支导风管(222)沿所述第一管段(13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导风管(222)与所述主导风管(210)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导风管(222)的管壁设有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第一支导风管(222)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和/或,所述主导风管(210)位于所述第二管段(140)的部位通过第二连通管(223)连通有第二支导风管(224),所述第二支导风管(224)沿所述第二管段(14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支导风管(224)与所述主导风管(21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导风管(224)的管壁设有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第二支导风管(224)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省煤器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200)还包括进风主管(230)、第一进风支管(240)和第二进风支管(250),所述第一进风支管(240)和所述第二进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宏伟吕景文康君尚卫军李文东姬海峰江连国
申请(专利权)人:锡林郭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