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94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式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包括外电极、密封垫、分布在所述密封垫两侧的两片内电极、上盖和轴流风机,所述外电极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外电极的两端,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外电极两端的多个流体通道,所述密封垫插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内电极与所述流体通道配合形成放电室,所述上盖盖在所述凹槽的槽口并压在所述密封垫的上端面上,所述轴流风机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外电极的一端;优点是体积小、限制少、效率高且低成本。效率高且低成本。效率高且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空气源臭氧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发生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式空气源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臭氧具有强氧化的特性,既可氧化分解去除微小的有机物、胶体杂质、腐殖酸,又能去除空气中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由于其技术经济的优势,已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并取得了一些实际应用的成果。目前人工产生臭氧的方法有光学法、电化学法、原子辐射法和电晕放电法等多种方法,其中电晕放电法以其能耗低、产量高而得以广泛应用。
[0003]但现有的电晕放电法所使用的放电室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制作比较繁琐,特别是工作使用的气体,必须是纯氧或洁净干燥的空气,并需要配备体积庞大的空分净化系统,不仅占用空间,电耗也占非常大的比例,另外放电室内生产臭氧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如不能及时从放电室的内部排出,将大大降低臭氧生成的效率,受现有的放电室的结构限制,只能采用水冷系统装置或间接风冷的装置进行降温,这就使得现有的臭氧发生器的应用受到了多方面条件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式空气源臭氧发生器,体积小、限制少、效率高且低成本。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式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包括外电极、密封垫、分布在所述密封垫两侧的两片内电极、上盖和轴流风机,所述外电极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外电极的两端,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外电极两端的多个流体通道,所述密封垫插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内电极与所述流体通道配合形成放电室,所述上盖盖在所述凹槽的槽口并压在所述密封垫的上端面上,所述轴流风机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外电极的一端。
[0006]作为优选,所述内电极为三氧化二铝陶瓷基板,所述陶瓷基板远离所述流体通道的一侧烧结有钯银层,所述密封垫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钯银层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密封垫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导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钯银层电连接,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通过硅胶密封。
[0007]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垫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陶瓷基板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卡槽的槽底连通,所述陶瓷基板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螺孔和与所述螺孔螺纹配合的定位绝缘螺栓,所述密封垫上设置有与所述螺孔连通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绝缘螺栓的外螺纹部穿过所述螺孔后插装到所述定位孔内。
[0009]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外电极两端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外电极的上端面与所述流体通道之间,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多个螺母,所述外电
极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多个第一穿孔,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穿孔和多个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外电极为由表面陶瓷化钛铝合金制成的壳体,所述上盖为由表面陶瓷化钛铝合金制成的压板。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外电极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有绝缘过渡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1、通过轴流风机使放电室内的空气快速流动,外电极和内电极配合电离产生臭氧,混合有臭氧的空气从外电极的另一端排出,实现了在保证同类产品的技术、安全性能指标的前提下,精简优化了结构、缩小了体积、减少了制造成本以及减少了使用成本的目的,为进一步推广普及使用臭氧消毒做出最坚实的基础;
[0014]2、本臭氧发生器所用的工作气体为普通空气,无需分离或净化,即无需配套空气净化系统,限制少;
[0015]3、电离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跟随混合有臭氧的空气从外电极的另一端排出,确保了臭氧生成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5为本技术中内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中外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中绝缘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外电极;11、凹槽;12、流体通道;13、安装槽;14、第一穿孔;2、密封垫;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卡槽;24、定位孔;3、内电极;31、陶瓷基板;32、钯银层;4、上盖;41、第三通孔;42、螺孔;43、定位绝缘螺栓;44、第二穿孔;5、轴流风机;6、绝缘过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板式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包括外电极1、密封垫2、分布在密封垫2两侧的两片内电极3、上盖4和轴流风机5,外电极1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凹槽11,凹槽11贯穿外电极1的两端,凹槽11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外电极1两端的多个流体通道12,密封垫2插装在凹槽11内,内电极3与流体通道12配合形成放电室,上盖4盖在凹槽11的槽口并压在密封垫2的上端面上,轴流风机5可拆卸的设置在外电极1的一端,其中,密封垫2由阻燃绝缘橡胶制成,轴流风机5采用高速静音风机。
[0028]本实施例中,内电极3为三氧化二铝陶瓷基板31,陶瓷基板31远离流体通道12的一
侧烧结有钯银层32,密封垫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钯银层32连通的第一通孔21,密封垫2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1连通的第二通孔22,上盖4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22连通的第三通孔41,导线(图中未显示)依次穿过第三通孔41、第二通孔22、第一通孔21后与钯银层32电连接,导线与第一通孔21之间通过硅胶(图中未显示)密封,确保钯银层32与外界完全隔离,其中,导线包括钛丝和包裹在钛丝外侧的橡胶管,橡胶管与钛丝之间通过硅胶水密封。
[0029]本实施例中,密封垫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陶瓷基板31相适配的卡槽23,第一通孔21与卡槽23的槽底连通,陶瓷基板31卡接在卡槽23内,卡槽23的内侧壁环绕在陶瓷基板31的四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30]实施例二: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上盖4上设置有螺孔42和与螺孔42螺纹配合的定位绝缘螺栓43,密封垫2上设置有与螺孔42连通的定位孔24,定位绝缘螺栓43的外螺纹部穿过螺孔42后插装到定位孔24内,其中,定位绝缘螺栓43由高强度尼龙制成,定位绝缘螺栓43插装到定位孔24内以防止密封垫2发生滑动,可靠性较好。
[0031]本实施例中,凹槽11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外电极1两端的安装槽13,安装槽13位于外电极1的上端面与流体通道12之间,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电极(1)、密封垫(2)、分布在所述密封垫(2)两侧的两片内电极(3)、上盖(4)和轴流风机(5),所述外电极(1)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凹槽(11),所述凹槽(11)贯穿所述外电极(1)的两端,所述凹槽(11)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外电极(1)两端的多个流体通道(12),所述密封垫(2)插装在所述凹槽(11)内,所述内电极(3)与所述流体通道(12)配合形成放电室,所述上盖(4)盖在所述凹槽(11)的槽口并压在所述密封垫(2)的上端面上,所述轴流风机(5)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外电极(1)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3)为三氧化二铝陶瓷基板(31),所述陶瓷基板(31)远离所述流体通道(12)的一侧烧结有钯银层(32),所述密封垫(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钯银层(32)连通的第一通孔(21),所述密封垫(2)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1)连通的第二通孔(22),所述上盖(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22)连通的第三通孔(41),导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41)、所述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1)后与所述钯银层(32)电连接,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一通孔(21)之间通过硅胶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旺李国发陈泽军许俊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大万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