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058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包括第一平衡杆、第二平衡杆、固定座、压辊、弹簧、丝杆、衔接座以及螺母,胸梁右侧装配有第一平衡杆,胸梁右侧装配有第二平衡杆,第二平衡杆右侧装配有固定座,固定座后侧装配有压辊,固定座下侧装配有弹簧,弹簧下侧装配有丝杆,丝杆下侧装配有衔接座,衔接座内部装配有螺母,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单布编造过程中不能够有效调节表面张力大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调节单布编织后的表面张力。织后的表面张力。织后的表面张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是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0003]在单布编织过程中,经过纬炒以后,需要进行表面张力调节,以方便提高单布编织的松紧程度,现有的单布编造过程中不能够有效调节表面张力大小,现在急需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调节单布编织后的表面张力。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包括布卷、胸梁、表面张力调节机构、梭子、箍座、经停片、后梁以及织轴,所述布卷上侧装配有胸梁,所述胸梁右侧设置有表面张力调节机构、所述胸梁右侧安装有箍座,所述箍座左侧装配有梭子,所述箍座右侧装配有经停片,所述经停片右侧装配有后梁,所述后梁下侧装配有织轴,所述表面张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平衡杆、第二平衡杆、固定座、压辊、弹簧、丝杆、衔接座以及螺母,所述胸梁右侧装配有第一平衡杆,所述胸梁右侧装配有第二平衡杆,所述第二平衡杆右侧装配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后侧装配有压辊,所述固定座下侧装配有弹簧,所述弹簧下侧装配有丝杆,所述丝杆下侧装配有衔接座,所述衔接座内部装配有螺母。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左侧装配有铰链,所述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通过铰链与胸梁相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压辊设有两组,且两组压辊分别位于固定座上下两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下侧开设有挂孔,所述弹簧上侧装配有挂环,所述弹簧通过挂环与挂孔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下侧装配有转盘,所述丝杆环形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环
形侧面内侧开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啮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衔接座右侧与箍座左端面相焊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第一平衡杆、第二平衡杆、固定座、压辊、弹簧、丝杆、衔接座以及螺母,该设计能有效对单布编织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解决了原有单布编造过程中不能够有效调节表面张力大小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表面张力调节效果。
[0012]因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长度相同,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左侧装配有铰链,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通过铰链与胸梁相连接,该设计使固定座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平衡,因压辊设有两组,且两组压辊分别位于固定座上下两侧,该设计通过压辊控制编织布的压紧程度,进而调整编织布的表面张力,因固定座下侧开设有挂孔,弹簧上侧装配有挂环,弹簧通过挂环与挂孔相连接,该设计通过弹簧有效拉动固定座,另起到缓冲效果,因丝杆下侧装配有转盘,丝杆环形侧面设有外螺纹,螺母环形侧面内侧开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啮合,该设计通过螺母与丝杆螺纹啮合传动方便调节固定座的上下移动,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调节单布编织后的表面张力。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中表面张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的俯视图;
[0018]图中:1

布卷、2

胸梁、3

表面张力调节机构、4

梭子、5

箍座、6
‑ꢀ
经停片、7

后梁、8

织轴、31

第一平衡杆、32

第二平衡杆、33

固定座、 34

压辊、35

弹簧、36

丝杆、37

衔接座、38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包括布卷1、胸梁2、表面张力调节机构3、梭子4、箍座5、经停片6、后梁7以及织轴8,布卷1上侧装配有胸梁2,胸梁2右侧设置有表面张力调节机构3、胸梁2右侧安装有箍座5,箍座5 左侧装配有梭子4,箍座5右侧装配有经停片6,经停片6右侧装配有后梁7,后梁7下侧装配有织轴8。
[0021]表面张力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平衡杆31、第二平衡杆32、固定座33、压辊34、弹簧35、丝杆36、衔接座37以及螺母38,胸梁2右侧装配有第一平衡杆31,胸梁2右侧装配有第二平衡杆32,第二平衡杆32右侧装配有固定座33,固定座33后侧装配有压辊34,固定座33下侧
装配有弹簧35,弹簧35下侧装配有丝杆36,丝杆36下侧装配有衔接座37,衔接座37内部装配有螺母38,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单布编造过程中不能够有效调节表面张力大小的问题。
[0022]第一平衡杆31和第二平衡杆32长度相同,第一平衡杆31和第二平衡杆32左侧装配有铰链,第一平衡杆31和第二平衡杆32通过铰链与胸梁2 相连接,该设计使固定座3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平衡,压辊34设有两组,且两组压辊34分别位于固定座33上下两侧,该设计通过压辊34 控制编织布的压紧程度,进而调整编织布的表面张力。
[0023]固定座33下侧开设有挂孔,弹簧35上侧装配有挂环,弹簧35通过挂环与挂孔相连接,该设计通过弹簧35有效拉动固定座33,另起到缓冲效果,丝杆36下侧装配有转盘,丝杆36环形侧面设有外螺纹,螺母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包括布卷、胸梁、表面张力调节机构、梭子、箍座、经停片、后梁以及织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卷上侧装配有胸梁,所述胸梁右侧设置有表面张力调节机构、所述胸梁右侧安装有箍座,所述箍座左侧装配有梭子,所述箍座右侧装配有经停片,所述经停片右侧装配有后梁,所述后梁下侧装配有织轴;所述表面张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平衡杆、第二平衡杆、固定座、压辊、弹簧、丝杆、衔接座以及螺母,所述胸梁右侧装配有第一平衡杆,所述胸梁右侧装配有第二平衡杆,所述第二平衡杆右侧装配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后侧装配有压辊,所述固定座下侧装配有弹簧,所述弹簧下侧装配有丝杆,所述丝杆下侧装配有衔接座,所述衔接座内部装配有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整表面张力大小的单布编造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维
申请(专利权)人:福清同良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