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称重总成及厨房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022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料称重总成及厨房烹饪装置,包括:锅具组件,锅具组件包括锅具和上壳体,锅具设置于上壳体内;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锅具组件上并用于显示所述锅具组件及其内部物料的总重量;下壳体,上壳体设置于下壳体上;以及称重组件,所述称重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称重组件的一端并与所述锅具组件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承载所述物料称重总成的台面抵接,所述称重组件与所述显示组件电连接。本方案的物料称重总成可以精准称量出物料的重量并将以数值方式呈现在用户眼前,称重精度高,使用便捷省力,解决了用户对食材用量把控难度高且不准确的问题,同时有利于提高烹饪效率,满足用户对饮食健康的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称重总成及厨房烹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物料称重总成及厨房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饮食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例如,为了保持体重,控制碳水化合物等营养元素的摄入量,特别是在使用晚餐时,人们通常会严控控制米饭的食用量,取而代之的是食用更多的水果、蔬菜、杂粮等。
[0003]大多数情况下,米饭采用电饭煲加热成熟,而为了控制米饭的烹煮量,人们通常是根据经验判断或者采用带有刻度的量杯来控制放入电饭煲的锅具内的米量。而根据经验判断,误差较大,米量有时多有时少,从而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米饭摄入量精准控制,以保证饮食健康的需求。而采用带刻度的量杯,虽然可以解决每次烹煮的米量保持在预设值的问题,但将量杯伸入米袋中装米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装入量杯的米有时多有时少,需要人们频繁多次观察比对实际装入米量与刻度线的关系来调整米的装入量,存在操作繁琐不便,费时费力,影响煮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称重总成及厨房烹饪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定量称重物料,操作费时耗力,影响烹饪效率的问题。
[0005]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物料称重总成,其包括:
[0006]锅具组件;
[0007]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锅具组件上并用于显示所述锅具组件及其内部物料的总重量;
[0008]下壳体,所述锅具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以及
[0009]称重组件,所述称重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称重组件的一端并与所述锅具组件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承载所述物料称重总成的台面抵接,所述称重组件与所述显示组件电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具组件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配合形成有浮动间隙,所述锅具组件包括锅具和上壳体,所述锅具用于盛装待烹饪的物料,所述锅具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上壳体包括抵触部;所述物料称重总成包括称重传感器和称重控制板,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并能够与所述抵触部抵接,且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显示组件分别与所述称重控制板电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沿环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且至少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能够同时与所述抵触部抵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卡件,所述卡件形成有卡槽,所述称重
传感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称重控制板固设于所述定位结构上。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支柱和至少两个扣件,所述称重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定位支柱上,所述扣件与所述称重控制板卡扣连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定位配合柱,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定位配合台,所述定位配合台形成有定位配合槽,所述定位配合柱活动插接于所述定位配合槽中;
[0016]所述定位配合柱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定位配合柱的末端形成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插接于所述定位配合槽内。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设有安装腔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窗口,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部位与所述窗口相对;
[0018]所述上壳体还设有可活动地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与所述显示组件的输入部对应设置。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的外周沿凸设有朝向所述下壳体延伸的限位卡槽,所述下壳体设有承载台阶;所述承载台阶的外周沿凸设有朝向所述上壳体延伸的限位插片,所述限位插片插接于所述限位卡槽内,且所述限位插片与所述限位卡槽的槽底间隙配合。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具组件包括锅具和上壳体,所述物料称重总成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包括连接座、感测主体和连接臂,所述连接座和所述连接臂分别连接在所述感测主体的相对两端,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连接臂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称重总成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连接座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上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内固定;所述连接臂开设有第三装配孔,所述下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装配孔相对的第四装配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三装配孔和所述第四装配孔内固定。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设有承载台阶;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沿环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承载台阶上,且至少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能够同时与所述上壳体以及所述下壳体相连。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阶上设置有卡件,所述卡件形成有卡孔,所述卡孔的孔壁开设有伸缩缺口,所述称重传感器设有卡柱,所述卡柱卡接于所述卡孔内。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阶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显控组件固设于所述定位结构上;
[0025]所述定位结构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显控组件卡装于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之间。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具组件包括锅具和上壳体,所述称重组件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包括衔接体、第一感测件、第二感测件、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感测件和所述第二感测件分别连接在所述衔接体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连接臂与
所述第一感测件远离所述衔接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二感测件远离所述衔接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衔接体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分别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称重总成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衔接体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上壳体包括把手盒,所述把手盒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固定。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称重总成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中壳体包括把手板,所述把手板开设有过孔,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由所述过孔穿设而过,所述连接柱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把手盒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对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内固定。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板面向所述把手盒的一侧凹设形成有容置槽,所述称重传感器插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称重总成还包括传重架组,所述锅具组件设有避让部,所述锅具组件包括承载壳组;所述传重架组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且所述传重架组通过所述避让部与所述称重传感器可拆卸连接,所述传重架组与所述承载壳组之间形成有浮动间隙。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壳组包括上壳体和中壳体,所述锅具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中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锅具组件,所述锅具组件包括锅具和上壳体,所述锅具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锅具组件上并用于显示所述锅具组件及其内部物料的总重量;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以及称重组件,所述称重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称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锅具组件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承载所述物料称重总成的台面抵接,所述称重组件与所述显示组件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组件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配合形成有浮动间隙;所述锅具用于盛装待烹饪的物料,所述上壳体包括抵触部;所述物料称重总成包括称重传感器和称重控制板,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并能够与所述抵触部抵接,且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显示组件分别与所述称重控制板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沿环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且至少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能够同时与所述抵触部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卡件,所述卡件形成有卡槽,所述称重传感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称重控制板固设于所述定位结构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支柱和至少两个扣件,所述称重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定位支柱上,所述扣件与所述称重控制板卡扣连接。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定位配合柱,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定位配合台,所述定位配合台形成有定位配合槽,所述定位配合柱活动插接于所述定位配合槽中;所述定位配合柱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定位配合柱的末端形成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插接于所述定位配合槽内。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设有安装腔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窗口,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部位与所述窗口相对;所述上壳体还设有可活动地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与所述显示组件的输入部对应设置。9.如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周沿凸设有朝向所述下壳体延伸的限位卡槽,所述下壳体设有承载台阶;所述承载台阶的外周沿凸设有朝向所述上壳体延伸的限位插片,所述限位插片插接于所述限位卡槽内,且所述限位插片与所述限位卡槽的槽底间隙配合。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组件包括锅具和上壳体,所述物料称重总成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包括连接座、感测主体和连接臂,所述连接座和所述连接臂分别连接在所述感测主体的相对两端,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连接臂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称重总成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连接座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上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内固定;所述连接臂开设有第三装配孔,所述下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装配孔相对的第四装配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三装配孔和所述第四装配孔内固定。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设有承载台阶;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沿环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承载台阶上,且至少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能够同时与所述上壳体以及所述下壳体相连。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阶上设置有卡件,所述卡件形成有卡孔,所述卡孔的孔壁开设有伸缩缺口,所述称重传感器设有卡柱,所述卡柱卡接于所述卡孔内。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阶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显控组件固设于所述定位结构上;所述定位结构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显控组件卡装于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之间。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称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组件包括锅具和上壳体,所述称重组件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包括衔接体、第一感测件、第二感测件、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感测件和所述第二感测件分别连接在所述衔接体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一感测件远离所述衔接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二感测件远离所述衔接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衔接体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分别与所述下壳体连接。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戴建亮郑秀谦张涛许炳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