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91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其包括横穿河道的主坝体(1),所述主坝体包括上游迎水坝面(11)、坝顶溢流面(12)和下游坝面(13),所述坝顶溢流面上设置连接河道两岸的过水通道(2),且所述坝顶溢流面向下游延伸设置成亲水平台(3),所述亲水平台的末端设置消能坎(32),使主坝体下游侧形成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且主坝体坝顶溢流面上铺设过水通道,可在过水通道上观赏下游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亲水效果佳,景观生态效应强,效益优越。益优越。益优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景观坝,尤其涉及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水利理念的提出,也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对水景观、水生态建设的要求日益提高。
[0003]河道上建设的活动景观坝有:有浆砌石坝、生态格宾坝、橡胶坝、翻板门坝、钢坝闸和气动闸等,其中有些景观坝存在坚固性及可靠性差,易老化,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有些景观坝存在成本高,景观效应不佳的问题,有些景观坝存在建成之后会抬高洪水位影响行洪等问题。因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景观、水生态建设的要求日益提高,对河道中建设的堰坝在生态性、景观性、亲水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亲水效果佳,景观生态效应强的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包括横穿河道的主坝体,所述主坝体包括上游迎水坝面、坝顶溢流面和下游坝面,所述坝顶溢流面上设置连接河道两岸的过水通道,且所述坝顶溢流面向下游延伸设置成亲水平台,所述亲水平台的末端设置消能坎。
[0006]本技术在满足防洪安全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在坝顶溢流面上设置过水通道和亲水平台,且亲水平台的末端设置消能坎,增强了堰坝的跌水消能效果,使用时,堰坝下游侧可形成规则挑流式人造瀑布,从而提高了堰坝的生态性、亲水性、景观性。当人们行走在过水通道中时,既能观赏下游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又能欣赏周围景观,大大提升行走在过水通道中美的享受。
[0007]为进一步提高景观性,所述过水通道由人行汀步铺设而成,且所述人行汀步优选采用人行卵石汀步。
[0008]所述主坝体和所述过水通道呈拱向上游的直立型结构。
[0009]所述亲水平台包括第一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所述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柱及横梁支撑,且所述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的末端设置所述消能坎。
[0010]所述上游迎水坝面垂直,所述下游坝面为三级连续台阶型坝面,以有利于主坝体抗滑稳定,且所述主坝体由混凝土筑成,上游迎水面及坝顶溢流面设钢筋混凝土,防止冲刷。
[0011]所述消能坎的下方设置消力池,所述消力池包括消能护坦,所述消能护坦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分别设置齿墙,所述河道两岸对应所述消力池设置防冲挡墙。
[0012]所述消能护坦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和设置于第二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下面的砂石垫层,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内设置伸缩缝和排水管,且所述伸缩缝采
用橡胶止水。
[0013]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内每隔20m设置一条所述伸缩缝。
[0014]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内呈梅花形布置所述排水管,且相邻排水管的间距为2m。
[0015]所述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还包括辅助设施,所述辅助设施包括:设置在所述河道上游和下游的防洪挡墙、设置在所述主坝体内的丝杆启闭机、起放空功能的放空涵管和连接过水通道的台阶等。
[0016]优选的,所述过水通道的上、下游在靠近附近建设桥处新建景观行道,并对建设桥上游两侧采用混凝土生态预制块防护。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因其用材生态、造型多样化、施工便捷简单,工期短、造价低廉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建成后横跨两岸,连接防洪堤和两岸景观长廊,在满足河流自行安全泄洪的条件下,可为当地城镇打造出一处空间交相辉映、人水和谐的优美的水上乐园,创造反映山水特色的生态化、园林式区域形象,为所在区域带来较好的生态景观效益,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生态的生活环境,并促使形成水滨城市。
[0019]本技术在满足防洪安全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增强了其跌水消能效果,形成规则挑流式人造瀑布,当人们行走在过水通道中即能观赏下游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又能欣赏周围景观,大大提升行走在过水通道中美的享受,提高了堰坝的生态性、亲水性、景观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的平面布置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的上游立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的下游立视图。
[0025]图中:
[0026]1.主坝体;11、上游迎水面;12、坝顶溢流面;13、下游坝面;2、过水通道;21、景观步行道;22、转角平台;23、人行汀步;24、安全栏杆;3、亲水平台;31、第一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32、消能坎;33、横梁;34、支撑柱;4、消力池;41、消能护坦;42、齿墙;43、防冲挡墙;44、第二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45、砂石垫层;46、伸缩缝;47、排水管;5、辅助设施;51、防洪挡墙;52、丝杆启闭机;53、放空涵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和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
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0029]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一实施例包括主坝体1、过水通道2、亲水平台3和消力池4及辅助设施5。
[0030]主坝体1的坝轴线呈拱向上游的直立型结构,上游迎水面11垂直,下游坝面13向下呈三级连续台阶形,且主坝体1由C25混凝土筑成,顶部溢流面12采用钢筋混凝土筑成。主坝体1横穿河道用于抬高水位,进行河道蓄水,以在主坝体1的上游侧形成景观湖。
[0031]主坝体1的顶部溢流面12上设过水通道2,过水通道2内布设人行汀步23连接两岸人行交通兼具亲水功能。人行汀步23优选采用人行卵石汀步。
[0032]过水通道2也随主坝体1呈拱向上游的直立型结构,河道两岸设置景观步行道21,景观步行道21通过转角平台22与过水通道2连接。同时,过水通道2内布设亲水平台3,提升行人行走在生态景观坝中美的感受,增加行人与水的立体亲水体验。
[0033]所述过水通道2建设时,先铺设景观步行道21,再通过转角平台22进入坝顶溢流面12上铺设人行汀步23,并在景观步行道21的上、下游边缘设置安全栏杆24。
[0034]所述坝顶溢流面向下游延伸设置成亲水平台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包括横穿河道的主坝体(1),所述主坝体包括上游迎水坝面(11)、坝顶溢流面(12)和下游坝面(13),其特征在于:所述坝顶溢流面上设置连接河道两岸的过水通道(2),且所述坝顶溢流面向下游延伸设置成亲水平台(3),所述亲水平台的末端设置消能坎(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通道由人行汀步(23)铺设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坝体和所述过水通道呈拱向上游的直立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平台(3)包括第一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31),所述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柱(34)及横梁(33)支撑,且所述钢筋混凝土现浇底板的末端设置所述消能坎(3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坝面为三级连续台阶型坝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挑流式人造瀑布景观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建军周大东肖卫华王恭兴张麒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