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冷式差相移式隔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08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冷式差相移式隔离器,包括移相段,所述移相段包括重叠设置的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表面分别设有一散热槽,散热槽在上腔和下腔的表面弯折分布,且两端贯穿所在上腔或下腔的两侧,散热槽两端分别连接一管道接头和第一水嘴接头,两第一水嘴接头位于同一侧且连通;散热槽内铺设有铜管,铜管经高压液压机压接在散热槽内,两端与对应管道接头和第一水嘴接头焊接,散热槽与铜管的间隙内填充有焊料,所述焊料填满间隙并高温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散热结构,将传统开水槽的方式改变为铺铜管的方式,使水路与移相段分离,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不漏水,且能有效将移相段上的热量传导到铜管内的冷却液中,保证移相段的散热效率。移相段的散热效率。移相段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水冷式差相移式隔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冷结构的隔离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冷式差相移式隔离器。

技术介绍

[0002]高功率微波技术在核工业、医疗检测、微波加热方面使用广泛。随着高功率微波功率容量地不断提升,隔离器作为微波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其研发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功率系统的发展,因此高功率铁氧体隔离器的研制非常重要。
[0003]大功率隔离器分为结式和差相移式两种,结式隔离器的插入损耗较小,但是由于结式隔离器的热量较为集中,散热面积较小,且因为隔离器的核心材料铁氧体的导热系数较低,一般为1.16~5.77 W/(m
·
K),在高功率状态下造成结式隔离器核心材料铁氧体上温度升过快,极易使得铁氧体被温度场击穿。故在高功率状态下,一般采用差相移式隔离器。差相移式隔离器,铁氧体可以分散布置在差相移腔体壁面上,使得其热面积较大,因而可以承受更大的平均功率;同时,差相移式隔离器对峰值功率的承受能力上也要优于结式隔离器。因此,在对隔离器体积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差相移式隔离器。
[0004]差相移式隔离器中,承受功率最大的部位是移相段,解决移相段的散热问题,是保证器件正常可靠运行的关键性因素。
[0005]现有的大功率移相段设计时,经常只考虑其电性能的优化,而对其可靠性和散热性能关注较小。现在经常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在移相段上开槽制作水路用以散热。再用密封圈将其密封,这样做的结果是极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漏水的情况,造成移相段腔体泄漏,进而严重影响器件的使用。r/>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保证移相段良好的散热,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移相段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会漏水,提高其可靠性的新型水冷式差相移式隔离器。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水冷式差相移式隔离器,包括移相段,所述移相段包括重叠设置的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表面分别设有一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在上腔和下腔的表面弯折分布,且两端贯穿所在上腔或下腔的两侧,散热槽两端分别连接一管道接头和第一水嘴接头,两第一水嘴接头位于同一侧且连通;散热槽内铺设有铜管,所述铜管经高压液压机压接在散热槽内,两端与对应管道接头和第一水嘴接头焊接,散热槽与铜管的间隙内填充有焊料,所述焊料填满间隙并高温固化。
[0008]作为优选:所述铜管上表面与散热槽上表面平齐。
[0009]作为优选:所述焊料导热系数为2

10 W/(m
·
K)。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两第一水嘴接头位于同一侧且连通,具体为,通过一过渡水路连通,所述过渡水路包括铜连接管和两个第二水嘴接头,所述铜连接管两端连接第二水嘴接
头,且两个第二水嘴接头分别与两个第一水嘴接头匹配对接,对接处设有密封圈并填满有硅胶层。
[0011]作为优选:移相段一侧还设有一支撑段,支撑段内设有与过渡水路匹配的凹槽,所述支撑段与移相段固定连接且过渡水路完全位于凹槽中。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对高功率状态下移相段的散热进行设计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散热结构方式,将传统开水槽的方式改变为铺铜管的方式,使水路与移相段分离,保证了器件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漏水,增强了器件的使用可靠性。
[0013](2)铜管采用高压液压机将铜管严实压接在上腔和下腔内,过程之中产生的间隙再使用焊料经过高温后固化,填满缝隙,我们选用的焊料导热系数较高,可以有效将移相段上的热量传导到铜管内的冷却液中,保证移相段的散热效率。采用高压液压机,铜管外壁面可以与腔体壁面紧密地贴合,使得铜管与金属壁面的接触为面与面的接触,这种接触方式会使得热流通道增加,将非常有效地提高移相段的散热。而常规不采用高压液压机进行压接的铜管,其铜管与壁面的压接方式一般为点与面或者线与面的接触,相对于面与面的接触方式,其热流通道显著降低。
[0014](3)在第一水嘴接头处设计了过渡水路,过渡水路由铜连接管和两个第二水嘴接头构成,而第二水嘴接头又与第一水嘴接头结构匹配且对接,对接处设有密封圈并填满有硅胶层,不仅能保证过渡水路的独立性,又能保证安装的密封性。铜连接管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长期的热胀冷缩中,铜材的适应状态更好,不会因为扣合不严而漏水。
[0015](4)为过渡水路设置了支撑段,支撑段内设有与过渡水路匹配的凹槽,当支撑段与移相段固定连接时,不仅可以将过渡段水路隐藏起来起到保护效果,还能使过渡段水路嵌入凹槽中,起到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现有技术产品移相段的温度分布图;图3为实施例1中本专利技术产品移相段的温度分布图;图4为实施例2中过渡水路的示意图。
[0017]图中:1、上腔;2、下腔;3、散热槽;4、铜管;5、管道接头;6、过渡水路;7、支撑段;8、第一水嘴接头;9、第二水嘴接头;10、铜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参见图1

图3,一种新型水冷式差相移式隔离器,包括移相段,所述移相段包括重叠设置的上腔1和下腔2,上腔1和下腔2表面分别设有一散热槽3,所述散热槽3在上腔1和下腔2的表面弯折分布,且两端贯穿所在上腔1或下腔2的两侧,散热槽3两端分别连接一管道接头5和第一水嘴接头8,两第一水嘴接头8位于同一侧且连通;散热槽3内铺设有铜管4,所述铜管4经高压液压机压接在散热槽3内,两端与对应管道接头5和第一水嘴接头8焊接,散热槽3与铜管4的间隙内填充有焊料,所述焊料填满间
隙并高温固化。
[0020]所述铜管4上表面与散热槽3上表面平齐,所述焊料导热系数为2

10 W/(m
·
K)。
[0021]冷却液的方向为,从下腔2的管道接头5进入,经下腔2的铜管4、得到第一水嘴接头8到上腔1的第一水嘴接头8、上腔1的铜管4、再从上腔1的管道接头5流出。
[0022]我们利用仿真软件对现有技术和本专利技术产品,在移相段上的温度分布进行计算仿真,其中,本专利技术产品结构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水冷式差相移式隔离器,不开散热槽3、不压接铜管4,而是直接在上腔1和下腔2的表面开槽制作水路用以散热。为了更好的进行对比,我们将现有技术中水冷式差相移式隔离器的水路形状、大小、分布方式,设计成与本专利技术图1中散热槽3的形状、大小、分布方式相同,然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仿真二者移相段上温度分布,得到现有技术产品的温度分布图如图2,以及本专利技术的温度分布图如图3。
[0023]由图2、图3可知,改进前移相段上的最高温度为332K,改进以后移相段的最高温度为314K。由于整个移相段上,温度最高的地方为铁氧体,故我们可以看做,图2中铁氧体中最高温度为332K,图3中铁氧体中最高温度为314K。经本专利技术改进后,铁氧体上的最高温度降低了18K,散热效果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冷式差相移式隔离器,包括移相段,所述移相段包括重叠设置的上腔(1)和下腔(2),其特征在于:上腔(1)和下腔(2)表面分别设有一散热槽(3),所述散热槽(3)在上腔(1)和下腔(2)的表面弯折分布,且两端贯穿所在上腔(1)或下腔(2)的两侧,散热槽(3)两端分别连接一管道接头(5)和第一水嘴接头(8),两第一水嘴接头(8)位于同一侧且连通;散热槽(3)内铺设有铜管(4),所述铜管(4)经高压液压机压接在散热槽(3)内,两端与对应管道接头(5)和第一水嘴接头(8)焊接,散热槽(3)与铜管(4)的间隙内填充有焊料,所述焊料填满间隙并高温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冷式差相移式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4)上表面与散热槽(3)上表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丁敬磊田珺红朱家辉尹久红杨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