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黄的加工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09063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黄的加工方法及应用,属于辐照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黄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大黄采用高能电子束进行辐照。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高能电子束对大黄进行辐照,有效降低了大黄中微生物的含量,使其达到中国药典要求,且对大黄的理化性质及其活性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安全、高效、无污染,使大黄的贮存期延长至360d。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高能电子束对大黄进行辐照处理还有利于保持大黄贮藏期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藏期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藏期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黄的加工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辐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大黄的加工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大黄为蓼科大黄属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和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大黄化学成份种类很多,含有蒽醌、二蒽酮、二苯乙烯、单宁、多糖等。蒽醌类为主要活性成分,分为游离型与结合型。游离型蒽醌主要有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泻下、保肝利胆、止血、解毒、抗菌抗炎、降血压、改善肾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
[0003]大黄的贮藏普遍采用硫磺熏蒸来防虫防霉,虽起到了杀虫防霉的作用,但保质时间短,需多次反复进行,对药材和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中药材干燥、包装、储藏不合理,会造成药材损耗量大,用药安全得不到保证,影响药材销售价格。环氧乙烷,磷化铝熏蒸等化学灭菌法会导致严重的化学物质残留。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贮藏时间长且安全、无污染的大黄贮藏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黄的加工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方法贮存期长且安全、无污染,适合应用于大黄的长期贮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黄高能电子束辐照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高能电子束对大黄进行辐照。
[0007]优选的,所述高能电子束的辐照剂量3~7kGy。
[0008]优选的,单面辐照时,所述大黄的厚度为4~6cm;双面辐照时,所述大黄的厚度为4~14cm。
[0009]优选的,所述辐照前,对大黄进行炮制。
[0010]优选的,炮制后,对炮制后的大黄进行包装;所述包装的材料为聚酯、PET、CPP或聚乙烯。
[0011]优选的,所述高能电子束由高能电子加速器获得;所述高能电子加速器的输出能量为10MeV,所述高能电子加速器的束流功率为20kW。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加工方法在延长大黄贮藏期的应用。
[0013]优选的,将大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加工方法对大黄处理后,将加工后的大黄于常温下避光贮藏。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黄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大黄采用高能电子束进行
辐照。本专利技术利用高能电子束对大黄进行双面辐照,有效降低了大黄中微生物的含量,使其达到《中国药典》要求,且对大黄的理化性质、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醛等活性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安全、高效、无污染,使大黄的贮存期延长至360d。另外,本专利技术利用高能电子束对大黄进行辐照处理还有利于保持大黄贮藏期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实施例的结果表明,高能电子束辐照能有效降低大黄中微生物的含量,且随辐照剂量增大,微生物含量越低;根据辐照杀菌情况,在360d的贮藏期内,辐照剂量在3kGy即能满足杀菌要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大黄高能电子束辐照贮藏的方法对大黄水分、总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大黄蒽醌类活性成分含量高于对照组,利于贮藏期大黄中活性成分的保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剂量计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黄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高能电子束对大黄进行辐照。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大黄优选为干燥根和/或根茎;所述大黄优选为蓼科大黄属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和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 Baill.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对大黄的来源没有特殊要求,常规市售大黄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大黄优选炮制后再进行辐照,对提高大黄饮片卫生质量,保障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炮制优选按照2015年版大黄【炮制】项进行炮制。炮制后,本专利技术优选将炮制后的大黄进行包装。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包装的材料优选为聚酯、PET、CPP或聚乙烯。
[0018]本专利技术对包装的规格没有特殊要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高能电子束优选由高能电子加速器获得。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高能电子加速器的输出能量为10MeV,所述高能电子加速器的束流功率为20kW。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高能电子加速器购自山东蓝孚高能物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VF

ProAcc

10/2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高能电子束的辐照剂量优选为3~7kGy。当用于短期储存(约180d)时,所述高能电子束的辐照剂量优选为3~5kGy;当用于长期储存(约360d)时,所述高能电子束的辐照剂量优选为7kGy。
[0020]本专利技术特定的高能电子束的辐照剂量可有效降低大黄中微生物的含量,使其满足2015版《中国药典》的要求,并且对大黄的理化性质无显著影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高能电子束辐照优选采用单面辐照或者双面辐照。本专利技术单面辐照时,所述大黄的厚度优选为4~6cm,进一步优选为4cm。本专利技术双面辐照时,所述大黄的厚度优选为4~14cm,进一步优选为14cm,双面辐照尤其适用于较厚的大黄,可提高辐照均匀度和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大黄特定的厚度即可保障高能电子束能够有效穿透产品,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提高大黄辐照处理的效率。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黄的加工方法可有效降低了大黄中微生物的含量,且对大黄的理化性质无显著影响,安全、无污染,使大黄的贮存期延长至360d。另外,本专利技术利用高能电子束对大黄进行辐照处理还有利于保持大黄贮藏期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辐照处理的大黄蒽醌类成分如大黄酚,在辐照剂量为5~7kGy时相对于未辐照的对照组提高了10.6%~
17.3%,能够达到615.80~652.58μg/g;储存360d后,相对于未辐照的对照组提高6.9%~2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方法对提高大黄辐照加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也对提高中药卫生质量,保障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方法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大黄贮藏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与支撑。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加工方法在延长大黄贮藏期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将大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加工方法对大黄处理后,优选将加工后的大黄于常温下避光贮藏。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加工方法对大黄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大黄的贮存期可延长至360d,大大提高了大黄的贮藏时间。
[0023]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黄的加工方法及应用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4]实施例1
[0025]不同高能电子束辐照剂量对大黄品质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黄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高能电子束对大黄进行辐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电子束的辐照剂量3~7kGy。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包括单面辐照或双面辐照;单面辐照时,所述大黄的厚度为4~6cm;双面辐照时,所述大黄的厚度为4~14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前,对大黄进行炮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何毅侯大斌龙晓燕舒晓燕刘继恺于明付孟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