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启华专利>正文

可分离一次性使用防伪金属条码标识贴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024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其结构条码模码块2上层为保护膜1、下涂有粘结剂3。所采用制备工艺为将金属箔置于硫酸溶液进行粗化处理后,再涂上抗蚀保护胶,再进行光化处理、显影,接着置于蚀刻机内蚀刻,蚀刻后用NaOH溶液退去保护胶,条码模块用转移膜将条码模块按编码规则拼贴在粘结剂上,贴上保护膜,最后模切成形。具有外形多样化,对产品起着装饰、美观作用,可用多种识读器识读;防伪金属条的一次性使用防伪效果更佳,抗耐腐蚀强,成本低,可在户外长期使用等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识贴及制造工艺,特别是指具有可分离一次性使用防伪金属条码标识贴及制备工艺。过去制作的金属条码是粘附在塑料基底上的金属薄条制作而成,材料成本价格相对较高,不直观,并且使用不方便,需用专用粘结剂进行粘结,防伪效果不理想,且形状单一,系列品种较少,不美观,不易被破坏,不能一次性使用,而识读原理则与普通条码相同,利用黑白反差进行读取条码信息,这就给仿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印刷条形码不适宜在高、低温、酸、碱油污及户外等恶劣环境下使用,易仿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普通条码是利用黑条和白空对光的不同反射率来读取条码信息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防伪金属条码则改变了普通过条码利用色差进行识读的传统制作方法,它利用金属的反光原理(反白法)将金属条码材料经加工处理,按条码制作规则,将反光的金属材料制成所需的金属模块粘贴而成,使模块之间可分离开,达到一次性使用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内容来实现的其可分离一次性使用防伪金属条码标识贴包含有保护膜、条码模块、粘结剂而成,其结构条码模块上层为保护膜,下涂有粘结剂。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材料粗化将金属箔置于2-15%的硫酸溶液内,温度控制在10-30℃范围内,时间为20-40min,粗化后的金属箔用清水冲洗干净,在烘箱内烘干,烘干温度为60-70℃;b.上抗蚀保护胶将粗化后的金属箔涂上抗蚀保护胶后烘干,温度为60-70℃;c.光化处理将烘干的金属箔爆光处理,灯光3-6KW,时间1-8S,将所需图形爆光于抗蚀保护胶上;d.显影曝光后立即显影,显影液温度30-60℃,显影后用清水冲洗干净;e.蚀刻置于蚀刻机内蚀刻,蚀刻浓度为CuCl2·2H2O350-400g/L、HCL(30%)80-100ml/L,蚀刻后用2%的NaOH溶液退去抗蚀保护胶,抗蚀保护胶退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烘干,烘干温度为60℃;f.模块拼粘条码模块用转移膜将条码模块按编码规则拼贴在粘结剂上;g.贴保护膜在条码模块上贴上保护膜;h.模切最后模切成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根据需求,其外形多样化,制作各种不同规格、不同形状及不同颜色精美实用金属条码。金属条码可采用普通识读器、CCD、荧光识别器、电磁式识读器等多种识读器进行识读。由于金属反光模块的可分离性,因此防伪金属条码的一次性使用防伪效果更佳;系列品种多、对产品起着装饰、美观作用;金属条码不易被仿制;融计算机加密技术、网络技术、荧光技术等多重防伪技术于一体,防伪效果极佳;耐腐蚀,抗污染能力强,抗日光,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和长久的可读性,生产成本低,可在户外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产品的主视图。图中1-保护膜 2-条码模块 3-粘结剂如附图1所示,条码模块2的上层为保护膜1,条码模块2下涂有粘结剂3。图2,重庆升标金属条码有限公司的标识贴的主视图。本专利技术其制备工艺的实施例如下将金属箔置于5%的硫酸进行材料粗化,溶液温度控制15℃范围,时间为20min,将粗化后金属箔用清水冲洗干净,在烘箱内烘干,烘干温度为60℃,接着涂上抗蚀保护胶后烘干,温度为60℃,然后进行爆光处理,灯光4KW,时间为7S,将所需图形曝光于抗蚀保护胶上,爆光后立即显影,显影液温度45℃,显液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蚀刻机内蚀刻,蚀刻浓度为CuCl2·2H2O350-400g/L、HCL(30%)80-100ml/L,蚀刻后用2%的NaOH溶液退去抗蚀保护胶,退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烘干,烘干温度60℃,烘干后按条码模块用转移膜将条码模块按编码规则拼贴在粘结剂上,拼粘完成后贴上保护膜,最后模切成形。权利要求1.一种可分离一次性使用防伪金属条码标识贴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保护膜(1)、条码模块(2)、粘结剂(3)而成,其结构条码模块(2)上层为保护膜(1)、下涂有粘结剂(3)。2.一种可分离一次性使用防伪金属条码标识贴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a.材料粗化将金属箔置于2-15%的硫酸溶液内,温度控制在10-30℃范围内,时间为20-40min,粗化后的金属箔用清水冲洗干净,在烘箱内烘干,烘于温度为60-70℃;b.上抗蚀保护胶将粗化后的金属箔涂上抗蚀保护胶后烘干,温度为60-70℃;c.光化处理将烘干的金属箔爆光处理,灯光3-6KW,时间1-8S,将所需图形爆光于抗蚀保护胶上;d.显影曝光后立即显影,显影液温度30-60℃,显影后用清水冲洗干净;e.蚀刻置于蚀刻机内蚀刻,蚀刻浓度为CuCl2·2H2O350-400g/L、HCL(30%)80-100ml/L,蚀刻后用2%的NaOH溶液退去抗蚀保护胶,抗蚀保护胶退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烘干,烘干温度为60℃;f.模块拼粘条码模块用转移膜将条码模块按编码规则拼贴在粘结剂上;g.贴保护膜在条码模块上贴上保护膜;h.模切最后模切成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其结构条码模码块2上层为保护膜1、下涂有粘结剂3。所采用制备工艺为将金属箔置于硫酸溶液进行粗化处理后,再涂上抗蚀保护胶,再进行光化处理、显影,接着置于蚀刻机内蚀刻,蚀刻后用NaOH溶液退去保护胶,条码模块用转移膜将条码模块按编码规则拼贴在粘结剂上,贴上保护膜,最后模切成形。具有外形多样化,对产品起着装饰、美观作用,可用多种识读器识读;防伪金属条的一次性使用防伪效果更佳,抗耐腐蚀强,成本低,可在户外长期使用等特点。文档编号G09F3/02GK1286459SQ00116159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任俊明 申请人:李启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分离一次性使用防伪金属条码标识贴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保护膜(1)、条码模块(2)、粘结剂(3)而成,其结构条码模块(2)上层为保护膜(1)、下涂有粘结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启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