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01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7
本申请涉及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涉及注塑设备的领域,其包括顶板、定模组、动模组、底座、中心模和侧模,下侧模滑移连接于动模座上,下侧模远离动模座的侧壁从远离动模的一侧向靠近动模的一侧倾斜向动模座设置,上侧模滑移连接于下侧模远离动模座的侧壁,上侧模上设有形成槽,下侧模靠近上侧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穿设柱,上侧模上设有供穿设柱穿设并滑移的滑移孔,穿设柱远离下侧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移块,滑移孔远离下侧模的侧壁上设有供滑移块滑移的限位槽,限位槽靠近滑移孔的侧壁与下侧模远离动模座的侧壁呈平行设置,滑移块抵接且滑移于限位槽靠近滑移孔的侧壁上。本申请具有凸条在脱模过程中保持完整,提高了模具的脱模效率的效果。率的效果。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注塑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注塑成型制成,而制成所需要的形状则需要采用相应的模具来进行注塑成型。
[0003]相关技术中,参照图11,一种汽车B柱饰板,包括产品本体7,所述产品本体7包括面板71和安装板72,所述安装板72一体注塑成型于面板71的一侧,所述安装板72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安装槽722,所述安装槽722的槽底上设有若干安装孔723,所述面板71靠近安装板72的一侧设有凸条721所述凸条721沿面板7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面板71远离安装板72的一侧设有弧板73,凸条721和弧板73配合以使得安装板72预安装于汽车壳体上.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用户通过侧模水平脱离来使得安装板的安装槽呈倾斜成型,而侧模水平滑移过程中容易和凸条部分发生干涉,从而拉伤产品,使得凸条损伤甚至断裂,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侧模水平滑移过程中容易和凸条部分发生干涉,从而拉伤产品,使得凸条损伤甚至断裂,影响产品的品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包括顶板、定模组、动模组、底座、两个中心模和两个侧模,所述定模组包括定模座和定模,所述定模座固定连接于顶板上,所述定模固定连接于定模座上,所述动模组包括动模座和动模,所述动模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所述动模固定连接于动模座上,所述动模座抵接于定模座上,两所述中心模设于动模座上,所述顶板上设有注塑口,所述定模座上设有注塑腔,两所述侧模分别设于动模的两侧,所述定模、动模、中心模、侧模配合形成两个型腔,所述侧模包括上侧模和下侧模,所述注塑口和注塑腔互相连通,所述注塑腔分别和两个型腔互相连通,所述下侧模滑移连接于动模座上,所述下侧模远离动模座的侧壁从远离动模的一侧向靠近动模的一侧倾斜向动模座设置,所述上侧模滑移连接于下侧模远离动模座的侧壁,所述上侧模上设有形成凸条的形成槽,所述下侧模靠近上侧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穿设柱,所述上侧模上设有供穿设柱穿设并滑移的滑移孔,所述穿设柱远离下侧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孔远离下侧模的侧壁上设有供滑移块滑移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靠近滑移孔的侧壁与下侧模远离动模座的侧壁呈平行设置,所述滑移块抵接且滑移于限位槽靠近滑移孔的侧壁上。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模分成两个部分,下侧模从型腔内脱离时,上侧模具有滞后性,然后滑移块沿着限位槽与上侧模发生相对滑移,驱使下侧模沿着上侧模的斜面向靠近动模座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凸条沿远离动模座的方向从形成槽内脱离,使得凸条不易与侧模发生干涉,在脱模过程中保持完整,提高了模具的脱模效率。
[0007]可选的,所述上侧模靠近下侧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柱,所述下侧模靠近上侧模的侧壁上设有供驱动柱远离上侧模的一侧滑移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沿下侧模的滑移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柱远离动模的一侧抵接有压缩弹簧,所述活动槽远离动模的侧壁上设有供压缩弹簧穿设的穿设孔,所述穿设孔贯穿下侧模远离动模的一侧,所述下侧模远离动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压缩弹簧远离驱动柱的一端抵接于驱动板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柱、压缩弹簧和驱动板的设置,使得上侧模沿靠近动模的方向与下侧模发生相对滑移,使得上侧模在下侧模向远离动模的方向滑移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保证了凸条未脱离上侧模上前,上侧模不易向远离动模的方向移动,提高了凸条脱模的稳定性。
[0009]可选的,所述上侧模沿滑移方向上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动模上固定连接有与挡块一一对应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靠近挡块的一侧呈倾斜设置,所述挡块抵接于定位块远离动模的一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塑前,上侧模和下侧模向动模靠近,挡块抵接于定位块上后,上侧模在挡块的作用下停止移动,而下侧模继续向动模靠近直至上侧模和下侧模滑移至指定位置配合定模和动模形成型腔,而定位块靠近挡块的一侧呈倾斜设置,使得上侧模沿倾斜面的方向向下滑移,使得上侧模脱离凸条的同时向远离动模的一侧移动,提高了模具在注塑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1]可选的,所述动模座上固定连接有导轨条,所述导轨条沿下侧模的滑移方向设置,所述下侧模上设有供导轨条穿设并滑移的导向槽,所述动模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下侧模沿滑移方向的两相对侧壁分别抵接于两个限位块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条以及限位块的设置,使得下侧模沿导轨条的长度方向进行滑移,提高了下侧模滑移的稳定性。
[0013]可选的,所述动模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朝远离动模的一侧设置,所述动模座上设有供第一油缸嵌设并固定的放置槽,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于下侧模上,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和下侧模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同一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油缸的设置,使得两个侧模可以同时通过第一油缸的启闭而同时移动,提高了侧模的滑移效率。
[0015]可选的,所述下侧模靠近动模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动模座上设有供导向块沿下侧模的滑移方向滑移的水平槽,所述导向块靠近动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倾斜柱,所述倾斜柱从远离动模的一侧至靠近动模的一侧倾斜向动模座设置,所述动模座上设有控制块,所述动模座上设有供控制块沿垂直动模座的方向滑移的竖直槽,所述竖直槽和水平槽互相连通,所述控制块上设有供倾斜柱穿设的导向孔,所述控制块远离竖直槽的槽底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安装槽的底面呈平行设置,所述斜面上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沿斜面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控制块上设有形成安装孔的第一孔模,所述第一孔模滑移连接于滑移槽内,所述第一孔模远离滑移槽的一端抵接于下侧模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随着下侧模向远离动模的一侧滑移,引导控制块沿导向柱的倾斜方向移动,而控制块又受到竖直槽的侧壁的限制,使得控制块向靠近竖直槽的槽底的一侧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孔模从安装孔内脱离,侧模的脱模和孔模的脱模同步
进行,提高了模具的脱模效率。
[0017]可选的,所述滑移槽靠近开口处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第一孔模的侧壁上设有供限位条嵌设并滑移的凹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的设置,使得第一孔模只能沿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滑移,而不易从沿垂直滑移槽的方向从滑移槽内脱离,提高了第一孔模沿滑移槽滑移的稳定性。
[0019]可选的,所述动模上设有第二孔模,所述第二孔模的周向侧壁与动模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孔模远离动模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壁齐平,所述下侧模抵接于第二孔模远离动模的端壁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孔模的设置,使得当安装板向上移动时,第二孔模沿安装孔的移动轨迹设置,无需借助其它工具即可将第二孔模在不影响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定模组(2)、动模组(3)、底座(4)、两个中心模(6)和两个侧模(5),所述定模组(2)包括定模座(21)和定模(22),所述定模座(21)固定连接于顶板(1)上,所述定模(22)固定连接于定模座(21)上,所述动模组(3)包括动模座(31)和动模(32),所述动模座(31)固定连接于底座(4)上,所述动模(32)固定连接于动模座(31)上,所述动模座(31)抵接于定模座(21)上,两所述中心模(6)设于动模座(31)上,所述顶板(1)上设有注塑口(11),所述定模座(21)上设有注塑腔(211),两所述侧模(5)分别设于动模(32)的两侧,所述定模(22)、动模(32)、中心模(6)、侧模(5)配合形成两个型腔(321),所述侧模(5)包括上侧模(52)和下侧模(51),所述注塑口(11)和注塑腔(211)互相连通,所述注塑腔(211)分别和两个型腔(321)互相连通,所述下侧模(51)滑移连接于动模座(31)上,所述下侧模(51)远离动模座(31)的侧壁从远离动模(32)的一侧向靠近动模(32)的一侧倾斜向动模座(31)设置,所述上侧模(52)滑移连接于下侧模(51)远离动模座(31)的侧壁,所述上侧模(52)上设有形成凸条(721)的形成槽(521),所述下侧模(51)靠近上侧模(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穿设柱(512),所述上侧模(52)上设有供穿设柱(512)穿设并滑移的滑移孔(523),所述穿设柱(512)远离下侧模(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移块(513),所述滑移孔(523)远离下侧模(51)的侧壁上设有供滑移块(513)滑移的限位槽(524),所述限位槽(524)靠近滑移孔(523)的侧壁与下侧模(51)远离动模座(31)的侧壁呈平行设置,所述滑移块(513)抵接且滑移于限位槽(524)靠近滑移孔(523)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模(52)靠近下侧模(5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柱(525),所述下侧模(51)靠近上侧模(52)的侧壁上设有供驱动柱(525)远离上侧模(52)的一侧滑移的活动槽(514),所述活动槽(514)沿下侧模(51)的滑移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柱(525)远离动模(32)的一侧抵接有压缩弹簧(526),所述活动槽(514)远离动模(32)的侧壁上设有供压缩弹簧(526)穿设的穿设孔(515),所述穿设孔(515)贯穿下侧模(51)远离动模(32)的一侧,所述下侧模(51)远离动模(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板(516),所述压缩弹簧(526)远离驱动柱(525)的一端抵接于驱动板(516)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模(52)沿滑移方向上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块(522),所述动模(32)上固定连接有与挡块(522)一一对应的定位块(323),所述定位块(323)靠近挡块(522)的一侧呈倾斜设置,所述挡块(522)抵接于定位块(323)远离动模(32)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座(31)上固定连接有导轨条(313),所述导轨条(313)沿下侧模(51)的滑移方向设置,所述下侧模(51)上设有供导轨条(313)穿设并滑移的导向槽(511),所述动模座(3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14),所述下侧模(51)沿滑移方向的两相对侧壁分别抵接于两个限位块(314)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座(3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油缸(311),所述第一油缸(311)的活塞杆朝远离动模(32)的一侧设置,所述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中天塑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