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波伦鳞花软珊瑚来源的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00743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波伦鳞花软珊瑚来源的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特点是采从西沙波伦鳞花软珊瑚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制备步骤如下1)将冷冻的波伦鳞花软珊瑚提取液浓缩后再萃取得到浸膏;2)将粗浸膏进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以石油醚、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共收集9个流分;将第2号流分进行正相减压柱层析,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收集流分;再将第2号、第5号及第6号流分分别进行反相减压柱层析,收集各自相应流分;最后对相应流分进行制备高效液相分离纯化,得到六个二萜类新化合物,优点是化合物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伦鳞花软珊瑚来源的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萜类化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波伦鳞花软珊瑚来源的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南海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海域广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珊瑚分布最广泛的海域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对南海采集的多种珊瑚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目前已分离出许多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如甾体、萜类、生物碱等。其中,Lemnalia属软珊瑚具有结构多样的新萜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倍半萜类和二萜苷类化合物。
[0003]在我们探索海洋软珊瑚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过程中,通过水肺潜水技术在西沙群岛海域(10米深)处采集到了一种软珊瑚Lemnaliasp.(编号XSSC201907)。从其丙酮提取物获得了6个新的二萜类化合物,进一步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

4和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抑制作用。目前尚未见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抗菌活性的报道,因此市场上也尚未见有与此相关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伦鳞花软珊瑚来源的二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从南海西沙Lemnalia属软珊瑚中提取分离到,化学结构式如下至少一种所示:。2.一种波伦鳞花软珊瑚来源的二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冷冻的波伦鳞花软珊瑚用由等体积的二氯甲烷和甲醇组成的混合液提取5次,减压浓缩后用由等体积的乙醚和水组成的混合液萃取4次,合并乙醚萃取液,并减压浓缩,得到粗浸膏;(2)将上述粗浸膏首先用20

30mL的二氯甲烷溶解后进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采用体积比为2:1:1的石油醚/二氯甲烷/甲醇溶液为洗脱剂进行洗脱,逐管收集流分,按分子量从大到小排列,合并得到4个组分;(3)将步骤(2)得到的第2个组分进行中压正相柱层析,采用体积比为(50:1)

(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按序合并相似流分,共得到9个组分;(4)将步骤(3)得到的第3个组分进行中压反相柱层析,采用乙腈含量为50

100%的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按序合并相似流分,共得到6个组分;将第5个组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采用甲醇含量为97%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获得到二萜类化合物4;(5)将步骤(3)得到的第5个组分进行中压反相柱层析,采用乙腈含量为40

100%的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按序合并相似流分,共得到4个组分;(6)将步骤(5)得到的第2个组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采用甲醇含量为87%的甲醇

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得到二萜类化合物5和二萜类化合物6;(7)将步骤(5)得到的第3个组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采用甲醇含量为92%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得到二萜类化合物2;(8)将步骤(3)得到的第6个组分进行中压反相柱层析,采用乙腈含量为40

100的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按序合并相似流分,共得到3个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霞欧阳翰何山严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