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性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693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碱性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碱性土壤修复菌剂的有效活菌数(cfu)≥5.0亿/g,杂菌率≤20%,CaO≥10%,S≥8.0%。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枯草芽孢杆菌0.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性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涉及一种碱性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盐渍土或称盐碱土,在农业领域,一般可溶盐含量大于2%的土即可被定义为盐渍土,超过这一含量即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盐渍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分布的区域是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和滨海地区。其盐渍化问题制约着干旱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质量的改善。近年来针对盐碱地改良与优化的方法层出不穷,包括:1)水利工程改良,达到适当灌溉和及时排水的效果,从而减少土壤的含盐量,但是成本较高,耗费人力物力。2)覆盖地膜或者覆盖秸秤等农田产物,减少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降低水分蒸发,达到保水的效果,但是该方法由于覆盖在土壤表面,影响土壤内微生物菌群的平衡。3)添加化学改良剂如石膏、过磷酸钙、硫酸铝通过酸碱中和的原理进行改良,但是纯化学改良有环境污染的风险。上述改良方法,对于土壤肥力并没有增加,且改善时间不够长。另外在改良土壤的同时,也还有注重提高土壤肥力和延长土壤改善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碱性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
[0005]一种碱性土壤修复菌剂,所述碱性土壤修复菌剂的有效活菌数(cfu)≥5.0亿/g,杂菌率≤20%,CaO≥10%,S≥8.0%。
[0006]优选地,碱性土壤修复菌剂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枯草芽孢杆菌0.3-0.9份,侧孢短芽孢杆菌0.5-1.2份,哈茨木霉菌0.4-1.5份,麦麸粉5-15份,硫磺0.5-10份,活化腐殖酸9-10份。
[0007]进一步优选地,碱性土壤修复菌剂还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磷石膏15-18份,轻质碳酸钙5-15份。
[0008]所述的碱性土壤修复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将活化腐殖酸、麦麸粉混合均匀,加入枯草芽孢杆、侧孢短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在30-45℃条件下发酵3-8d,得到发酵混合物;
[0010]S2、将发酵混合物中加入磷石膏、硫磺、轻质碳酸钙;
[0011]S3、制成粉剂或颗粒后进行干燥,即可。
[0012]优选地,磷石膏进行前处理,其方法为:将含水量为18-30%磷石膏,在回转窑内通入200-250℃热空气烘干,在烘干过程中,回转窑内设有破碎机构将磷石膏破碎为磷石膏粉。
[0013]优选地,步骤S1中还加入按重量份计的酱油渣4-5份。
[0014]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中还加入按重量份计的橘醋渣8-12份。
[0015]优选地,步骤S2中还加入按重量份计的可膨胀石墨5-15份。
[0016]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2中还加入按重量份计的可硅藻土3-5份。
[0017]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18]1、经过四季的定位试验表明,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对盐碱土壤改良显示出明显的效果,同时对小麦玉米增产效果明显。
[0019]1)增施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可以明显降低盐碱土壤的容重。经四季试验,增施微生物修复菌剂处理K3的土壤容重由1.24g/cm3降低为1.10g/cm3,较对照K0平均降低11.29%。增施灭活菌剂的处理K2土壤容重较对照K0平均降低8.06%。表明施用微生物修复菌剂能使土壤变得疏松、通透性增强,为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为小麦玉米的增产打下了基础。K3与K2达到了差异显著,说明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对容重的改良,微生物的作用不可忽视。
[0020]2)使用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有明显降低盐碱土壤pH值的趋势,从初始土样的8.55降低至pH8.33,第一季比K0降低1.17%到第四季比K0降低2.57%,虽然降低幅度不大,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壞pH值得到持续改善。灭活的土壤修复菌剂对土壤的pH也有—定的降低作用,但其改良作用没有随施用的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加。
[0021]3)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对大于0.25mm土壤团聚体的不同组分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除了0.5-1mm粒径较K0的增加率为5.36%,其余几种粒径较K0的增加率均为20%以上,其中>5mm的组分较K0增加33.51%。其内含的活性微生物尤其提高了大粒径的土壤微团聚体的含量。土壤团聚体的改良对于提高土壤中微生物含量也有重要作用,两者相互促进。
[0022]4)施用微生物修复菌剂比对照K0的微生物总量显著增加。主要表现在细菌、放线菌数量都较K0增加,真菌数略有减少。与K0相比,K3处理的放线菌数量增加75.4%,细菌数量增加1 14.86%,真菌数量增加-18.75%,微生物总量增加107.28%。微生物修复菌剂的作用大于灭活基质的作用。细菌/真菌的比值B/F是可以反应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施用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的处理B/F值达65.38,是农民习惯K0的1.64倍。
[0023]5)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处理K3第一季产量(小麦)达到406.42kg,比灭活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K2增产6.75%,比农民习惯处理K0增产16.49%;第二季(玉米)K3产量为495.93kg,比K2增产10.72%,比K0增产18.45%;第三季(小麦)K3产量为439.80kg,比K2增产8.19%,比K0增产25.23%;第四季(玉米)K3玉米产量512.33kg,比K2增产12.05%,比农民习惯处理增产19.29%,差异显著。随着修复菌剂的施用,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小麦玉米的产量较农民习惯有大幅度的提高。增施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增加了小麦玉米产量和成本投入,综合来算,这四季比农民习惯纯增收分别为67.95元、90.75元、148.76元和104.69元。同时微生物修复菌剂对盐碱土壤容重、pH值、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微生物等指标具有改良功能,此产品在改良土壤和提升地力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0024]2、酱油渣蛋白质、淀粉、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本专利技术利用有酱油渣高有机质含量弥补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的缺点,可使有机质含量提高到15-35g/kg。但是酱油渣的粘稠度很高,含油量非常高,在用于与活化腐殖酸、麦麸粉进行发酵时,经常会粘接成块,无法发酵均匀,因此本专利技术中,还加入了柑橘醋渣,柑橘醋渣是柑橘制作柑橘醋过程中果实加工后的下脚料,主要有皮、橘络和残余果肉等,主要成分为果胶和膳食纤维,约占果实的40-50%,本专利技术利用将酱油渣均匀的分布于柑橘渣中的纤维网络中,柑橘醋渣中果胶作为粘接基质将活化腐殖酸、麦麸粉吸附粘连,保证修复菌剂的稳定性,延长土壤修复剂缓慢释放
进而延长土壤修复剂改进土壤性能的作用时间。同时柑橘醋渣pH值较低,可中和碱性土壤中的碱性物质。
[0025]3、本专利技术利用磷石膏的微膨胀特性使得在最终成品修复剂中,磷石膏构成修复剂的骨架,发酵混合物形成以骨架为基点衍生的网络,轻质碳酸钙、硫磺填充于网络骨架上,改良土壤。且由于膨胀石墨的吸附性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性土壤修复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土壤修复菌剂的有效活菌数(cfu)≥5.0亿/g,杂菌率≤20%,CaO≥10%,S≥8.0%。2.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碱性土壤修复菌剂,其特征在于:碱性土壤修复菌剂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枯草芽孢杆菌0.3-0.9份,侧孢短芽孢杆菌0.5-1.2份,哈茨木霉菌0.4-1.5份,麦麸粉5-15份,硫磺0.5-10份,活化腐殖酸9-10份。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碱性土壤修复菌剂,其特征在于:碱性土壤修复菌剂还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磷石膏15-18份,轻质碳酸钙5-15份。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碱性土壤修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活化腐殖酸、麦麸粉混合均匀,加入枯草芽孢杆、侧孢短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延岭曹庆梅陈伟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