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安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83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19
为了克服现有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容易泄露电解液、起火的弊端,现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电池安全结构,包括:电池,不燃烧气体,密封盒,密封盒包裹电池封口和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密封盒与电池本体和正极极柱、负极极柱接触部分密封,密封盒抽充入不燃烧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使用密封盒封住电池封口部位,包裹电池封口端和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密封盒与电池本体接触部分是密封的,密封盒是中空结构,密封盒内充入不燃烧气体,起到隔绝电池泄露的电解液与氧气接触的作用;当电池漏液时,由于密封盒内的不燃烧气体隔绝了电解液与氧气的接触,从而达不到物质燃烧必须有氧气的条件,所以电解液是无法燃烧的,所以达到了电池安全的目的。所以达到了电池安全的目的。所以达到了电池安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安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安全结构,属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是化学类电池,化学类电池都包含电解液,电解液燃点低,易挥发,容易泄露、起火。目前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是由大量化学类电池拼装在一起存放在电池包内,成百上千只电池集中在一起,容易漏液起火,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容易泄露电解液、起火的弊端,现专利技术一种电池安全结构,包括:电池,不燃烧气体,密封盒,密封盒包裹电池封口和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密封盒与电池本体和正极极柱、负极极柱接触部分密封,密封盒内充入不燃烧气体;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使用密封盒封住电池封口部位,包裹电池封口端和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密封盒与电池本体接触部分是密封的,密封盒是中空结构,密封盒内充入不燃烧气体,起到隔绝电池泄露的电解液与氧气接触的作用;当电池漏液时,由于密封盒内的不燃烧气体隔绝了电解液与氧气的接触,从而达不到物质燃烧必须有氧气的条件,所以电解液是无法燃烧的,所以达到了电池安全的目的。
[0004]不燃烧气体如: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七氟丙烷。
[0005]对于多个单体电池串并联组成的电池组,密封盒可以是单体,也可以设计成一个整体作用在电池组上;密封盒还可以设计成在密封盒上增加锁扣装置,把多个单体电池固定成一个整体。
[0006]本技术优点对于本行业技术人员实施方式清楚,简洁易懂。本技术可具有不同实施方式,实施细节可以不背离
技术实现思路
情况下做修改,附图及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应作为本技术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方便观察和说明问题,附图中密封盒设计成透明形式,便于观察密封盒内部细节。
[0008]图1为典型的电池图。
[0009]图2为一种电池安全结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1]如图1所示,典型的电池10至少包含一个正极极柱11和一个负极极柱12,正极极柱11、负极极柱12分布在电池10一端或分布在电池10两端,也有文献把电池正极叫做正极端
子、阴极,把负极叫做负极端子、阳极,电池外壳内部是电化学物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池外壳有封口40,封口40一般布置在电池极柱一端。
[0012]如图2所示,可以清楚的看见密封盒20是中空结构,密封盒20与电池本体之间、与电池极柱紧密接触,电池盒与电池本体密封,本技术在电池10正极极柱11、负极极柱12位置增加密封盒20,密封盒20内部是中空结构,密封盒20由绝缘材料制成,密封盒20里充入不燃烧气体,不燃烧气体如: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七氟丙烷;密封盒20与电池10本体和电池极柱之间是密封的;电池内部电解液有可能从电池封口40泄露,泄露的电解液分散在密封盒20中,由于电解液无法接触足够浓度的氧气,所以电解液无法燃烧,从而起到安全作用,保障了电池的安全。电池包的密封盒20可以设计成一个整体,也可设计成几个单体拼成一个整体,图中2中密封盒20是8只单体拼成一个整体结构。
[0013]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只要在本技术实质精神范围内,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安全结构,包括: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燃烧气体,密封盒,密封盒包裹电池封口和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密封盒与电池本体和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何若虚谢长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