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翻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65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翻窗,包括:固定玻璃、内翻玻璃和内翻结构;固定玻璃设置有一开口,内翻玻璃可容纳于开口内;内翻结构包括固定座、旋转体、旋转阻尼件、弹性件和弹性件支撑板;固定座固定在固定玻璃上,旋转体一侧固定在内翻玻璃上,另一侧伸向弹性件支撑板,旋转阻尼件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另一端与旋转体相抵顶,弹性件一端与旋转体相抵顶,另一端与弹性件支撑板相抵顶。该内翻窗打开或关闭过程更柔和,操作更加舒适,减少了由于内翻窗关闭过快产生的噪音,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翻窗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玻璃窗
,具体涉及一种内翻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内翻窗,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内翻窗在打开、关闭的过程中,在经过机构的锁止点时阻力增大,整个打开或关闭过程中,力的变化比较明显,手感差。表现现象就是,内翻窗打开过程中,开窗的力量变化比较明显,操作不舒适,体验差;内翻窗关闭过程中,内翻窗关闭到一定角度时需要的力特别大,过了这个角度,内翻窗会直接关闭同时声音也比较大,关闭速度较快,手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机构运行比较平缓、顺畅、柔和,操作更加方便舒适的内翻窗。
[000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内翻窗,主要包括:所述固定玻璃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内翻玻璃可容纳于所述开口内;
[0006]所述内翻结构包括固定座、旋转体、旋转阻尼件、弹性件和弹性件支撑板;
[0007]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固定玻璃上,所述弹性支撑板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勾连,另一端弯向所述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一侧固定在所述内翻玻璃上,另一侧伸向所述弹性件支撑板,所述旋转阻尼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体相抵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旋转体相抵顶,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支撑板相抵顶。
[0008]上述的一种内翻窗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旋转阻尼件包括旋转轴、第一板和第二板;
[0009]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分别活动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板伸向所述旋转体,所述第二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均与所述旋转轴之间封设有阻尼油脂。
[0010]上述的一种内翻窗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旋转阻尼件包括至少两个,并且沿所述内翻玻璃的转动轴线方向阵列设置。
[0011]上述的一种内翻窗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开口方向相反且共用一个侧边的第一U型管结构和第二U型管结构,所述第一U型管结构背离所述第二U型管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旋转体相抵顶,所述第二U型管结构背离所述第一U型管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支撑板相抵顶。
[0012]上述的一种内翻窗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弹性件的锁止点角度等于16.74度。
[0013]上述的一种内翻窗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弹性件处于锁止点,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板在同一平面上。
[0014]上述的一种内翻窗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弹性件支撑板朝向所述旋转体的一侧还设置有缓冲垫。
[0015]上述的一种内翻窗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粘结框与所述内翻玻璃之间胶连接,所述粘结框为与所述内翻玻璃外形相适配的框型结构,所述旋转体固定在所述粘结框上。
[0016]上述的一种内翻窗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与所述内翻玻璃外形相适配的框结构,所述密封条一侧抵靠在所述内翻玻璃上,另一侧伸入并卡设在所述粘结框内。
[0017]上述的一种内翻窗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内翻玻璃的转动轴线方向的相对两端,每个所述端盖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玻璃上,另一端包设在所述内翻结构外侧。
[0018]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翻窗,通过设置旋转阻尼件,旋转阻尼件的作用是减缓速度,使弹性件的力量释放更缓慢,从而使整个机构运行起来更加融合,表现内翻窗打开或关闭过程更柔和,操作更加舒适,减少了由于内翻窗关闭过快产生的噪音,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翻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翻窗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内翻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1沿A

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4中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4中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2沿B

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图7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图7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阻尼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阻尼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中:1、固定玻璃;11、开口;2、内翻玻璃;3、内翻结构;31、固定座;32、旋转体;321、第三卡槽;33、旋转阻尼件;331、旋转轴;332、第一板;333、第二板;334、密封圈;34、弹性件;341、第一U型管结构;342、第二U型管结构;343、弯部;35、弹性件支撑板;351、第二卡槽;4、粘结框;41、第一卡槽;5、密封条;51、卡接部;61、紧固件;62、胶结构;7、缓冲垫;8、端盖;9、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
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4]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6]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翻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翻窗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内翻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翻窗,该内翻窗包括固定玻璃1、内翻玻璃2和内翻结构3。
[0037]具体而言,固定玻璃1设置有一开口11,内翻玻璃2可容纳于开口11内。可选地,开口11的形状与内翻玻璃2的外形相适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翻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玻璃、内翻玻璃和内翻结构;所述固定玻璃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内翻玻璃可容纳于所述开口内;所述内翻结构包括固定座、旋转体、旋转阻尼件、弹性件和弹性件支撑板;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固定玻璃上,所述弹性件支撑板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勾连,另一端弯向所述旋转体,并包设在旋转体外部,所述旋转体一侧固定在所述内翻玻璃上,另一侧伸向所述弹性件支撑板,所述旋转阻尼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体相抵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旋转体相抵顶,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支撑板相抵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翻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尼件包括旋转轴、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分别活动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板伸向所述旋转体,所述第二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均与所述旋转轴之间封设有阻尼油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翻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尼件包括至少两个,并且沿所述内翻玻璃的转动轴线方向阵列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翻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开口方向相反且共用一个侧边的第一U型管结构和第二U型管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锋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