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585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及其制备方法;其所用弹力丝绒带的材质为改性尼龙材料,所述改性尼龙材料所用改性尼龙纤维由质量比为6~20:1的尼龙切片及尼龙母粒经熔融纺丝工艺制备而成;尼龙母粒中含有1.6~2.8wt%的碳纤维微粉、3.2~4.0wt%的功能助剂、2.5~3.2wt%的苯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丝绒带是服装辅料的一种,所以目前发展比较快的主要是在我国的江浙一带和东南沿海一带。丝绒带是指丝绒带面有绒毛,大都由专门的经丝被割断后所构成。由于绒毛平行整齐,故呈现丝绒所特有的光泽。丝绒带质地手感极好,不脱毛,产品环保,产品色泽艳丽、结构紧凑。
[0003]丝绒带分为普通丝绒带,银边丝绒带,金边丝绒带,跳线丝绒带,渐变丝绒带,弹力绒带,中间绒绒带等。目前,丝绒带广泛用于服装、家纺、箱包、鞋帽、礼品、汽车、医疗器具等领域。
[0004]目前,市面上对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的报道相对较少。而且,通过现有工艺制备的丝绒带不仅力学性能相对较差,需要进一步改善。而且其本身的抗菌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相对较差,这严重地影响了丝绒带的品质及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不仅弹性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抗老化性能及持久的抗菌性能,有效地增强了双面绒毛弹力丝绒带的力学性能,提高了其品质及质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所用弹力丝绒带的材质为改性尼龙材料,所述改性尼龙材料所用改性尼龙纤维由质量比为6~20:1的尼龙切片及尼龙母粒经熔融纺丝工艺制备而成。<br/>[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尼龙母粒中含有1.6~2.8wt%的碳纤维微粉、3.2~4.0wt%的功能助剂、2.5~3.2wt%的苯乙烯

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弹性体、1.3~1.8wt%的乙撑双硬脂酸酰胺、0.8~1.5wt%的抗氧剂1010及1.2~1.7wt%的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且上述各固体原料的粒径均为2~5μm。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适量的纳米多孔材料浸泡在质量为其5~10倍的混合溶液中,经超声分散均匀后,在30~50℃的温度下静置2~3h;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质量为其20~30%的硅烷偶联剂,并在50~60℃的条件下反应5~8h;待反应完毕后,将固体物质滤出,并干燥处理;所得固体即为功能助剂。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Ⅰ、按2~4:1的原子比分别称取钨粉与硅粉,然后将两者投入真空球磨罐中,并分别向真空球磨罐中加入质量为钨粉与硅粉总质量2~10wt%的硬脂酸及0.5~8wt%的碱土
金属氧化物粉末,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球磨混合5~18h;
[0012]Ⅱ、待球磨完毕后,将钨硅混合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处理;然后将所得烧结体在有氧气氛下以700~1800℃的温度下氧化热处理8~20h,待热处理完毕后,将之取出,并在自然条件下冷却至室温,所得粉末即为纳米多孔材料。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的条件为:先以50~100℃/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1100~1800℃,并在1100~1800℃的温度范围内保温1~10min。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分别向浓度为60~70%的乙醇溶液中加入质量为其2.0~3.2%的表面活性剂及8~12%的3

[三甲氧基硅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经混合均匀后,所得即为混合溶液成品。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硅烷偶联剂选用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

(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用椰子油脂肪醇二乙醇酰胺、烷基糖苷中的任意一种。
[0017]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以改性尼龙材料为原料,按照现有的工艺织造出三条上下以一定距离相隔叠置的弹力丝绒带,且三条弹力丝绒带互相以起绒线连结,然后将按照上述工艺织成的三层弹力丝绒带先置于第一切割装置中,将中弹力丝绒带与第一弹力丝绒带之间的起绒线切断,然后再将之置于第二切割装置中,将中弹力丝绒带与第二弹力丝绒带之间的起绒线切断;待切断完毕后,所得即为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成品。
[0019]有益效果
[0020]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中以钨粉及硅粉为原料,经真空球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及氧化热处理等工序,最终制备出孔隙及比表面积较大的纳米多孔材料,再将所制得的纳米多孔材料浸泡在混合溶液中,经超声分散处理,使得混合溶液中的3

[三甲氧基硅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均匀地浸渍在纳米多孔材料的内、外壁及其孔隙中,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硅烷偶联剂,并在50~60℃的条件下将之与纳米多孔材料发生反应,最终硅烷偶联剂与纳米多孔材料分子中的硅氧键键合,从而在纳米多孔材料的内、外壁及其孔隙处形成以硅烷偶联剂形成的纵横交错的三维网络结构,从而将驻留在纳米多孔材料的内、外壁及其孔隙中的3

[三甲氧基硅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有效地固定,最终制备出功能助剂成品。
[0022]所得功能助剂用于制备改性尼龙材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了双面绒毛弹力丝绒带的抗菌性能,且抗菌性能相对比较持久。再者,功能助剂与抗氧剂1010及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之间相互协同,还能有效地改善双面绒毛弹力丝绒带的抗老化性能。另外,苯乙烯

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弹性体与碳纤维微粉的配合使用,也有效地增强了双面绒毛弹力丝绒带的弹性性能及其他力学性能,提高了其品质及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所用弹力丝绒带的材质为改性尼龙材料,改性尼龙材料所用改性尼龙纤维由质量比为6:1的尼龙切片及尼龙母粒经熔融纺丝工艺制备而成。
[0027]尼龙母粒中含有1.6wt%的碳纤维微粉、3.2wt%的功能助剂、2.5wt%的苯乙烯

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弹性体、1.3wt%的乙撑双硬脂酸酰胺、0.8wt%的抗氧剂1010及1.2wt%的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且上述各固体原料的粒径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弹力丝绒带的材质为改性尼龙材料,所述改性尼龙材料所用改性尼龙纤维由质量比为6~20:1的尼龙切片及尼龙母粒经熔融纺丝工艺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母粒中含有1.6~2.8wt%的碳纤维微粉、3.2~4.0wt%的功能助剂、2.5~3.2wt%的苯乙烯

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弹性体、1.3~1.8wt%的乙撑双硬脂酸酰胺、0.8~1.5wt%的抗氧剂1010及1.2~1.7wt%的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且上述各固体原料的粒径均为2~5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适量的纳米多孔材料浸泡在质量为其5~10倍的混合溶液中,经超声分散均匀后,在30~50℃的温度下静置2~3h;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质量为其20~30%的硅烷偶联剂,并在50~60℃的条件下反应5~8h;待反应完毕后,将固体物质滤出,并干燥处理;所得固体即为功能助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Ⅰ、按2~4:1的原子比分别称取钨粉与硅粉,然后将两者投入真空球磨罐中,并分别向真空球磨罐中加入质量为钨粉与硅粉总质量2~10wt%的硬脂酸及0.5~8wt%的碱土金属氧化物粉末,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球磨混合5~18h;Ⅱ、待球磨完毕后,将钨硅混合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处理;然后将所得烧结体在有氧气氛下以700~1800℃的温度下氧化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雄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绣丽织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