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舰载机汽电弹射及刹停系统新设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834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项与申请人在先授权的发明专利技术专利《航母舰载机伸缩缸电磁轨蒸汽弹射装置》相结合的汽电弹射及刹停系统新设结构装置,已授权技术颠覆性改变现有蒸汽弹射陈旧技术,实现结构打破重组,建立了一种以伸缩缸由导轨支撑做为弹射主体及电磁轨辅助的全新技术模式,其优势在于:继续有效利用航母蒸汽动力的宝贵资源及电磁动能的结合利用,并完全避开了原有开缝缸缝道闭锁不全的跨世纪难题。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大幅增加电磁轨布设,扩大电磁动能的充分利用,并采用现代技术改变原有水刹器陈旧复杂刹停结构,形成一套新设系统结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先进、部件成熟简单易造、使用成本低廉。或将成为与电磁弹射并用的舰载机新型弹射装置。将成为与电磁弹射并用的舰载机新型弹射装置。将成为与电磁弹射并用的舰载机新型弹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母舰载机汽电弹射及刹停系统新设结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母航载机弹射助飞技术,特别是一种航母舰载机汽电弹射及刹停系统新设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航母舰载机弹射技术是解决航母有限甲板空间短距助推航载机起飞的有效方式。目前使用的蒸汽弹射器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专利技术技术,它具有弹射力强、造价低廉、技术成熟可靠等优点,但也存在诸多技术缺陷:如体系庞大、结构复杂,尤其是弹射主体开缝缸缝道闭锁露气难以解决。半个多世纪以来,做为独霸此项技术的美国投入大量财力试图将其有所改良,然而直到现代先进电磁弹射技术即将成熟替代,上述技术环节难题依然没有大的改观,同时这也成为其他航母国家寻求使用蒸汽弹射望而却步的技术鸿沟。据悉,鉴于蒸汽弹射的成熟功能,美国非但没有要淘汰的意思,还要增加预算继续改良。显然航母蒸汽动力宝贵资源不可轻言放弃是明智的,尤其是现代先进电磁弹射技术尚处未完全成熟的空档期。
[0003]依据现代技术理念分析:蒸汽弹射有效利用航母蒸汽动力驱动缸筒內置活塞牵引飞机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也是采用工业革命时期先进技术的体现,而将高压气密缸筒开设缝道并在高压高速状态中完成再封闭结构,应是不得已采用的技术环节,也正是这一环节严重违背了机械物理功能应用的基本规律,但凡违背此规律的机械结构必将复杂且缺陷难免,由此可见蒸汽弹射不合理技术环节存在难以解决技术缺陷是必然的,要彻底根除这一缺陷的方法不是改良,而是将其技术结构颠覆性重组才能实现根本性改善。
[0004]申请人在先已授权的专利技术专利《航母舰载机伸缩缸电磁轨蒸汽弹射装置》运用现代机械创新理念,大胆将其原有技术结构彻底打破重组:改变开缝缸为轨筒结构并与另设的高压气密弹射主汽缸连为一体形成结构功能性区分,轨筒汽缸中设置带有导轨的大行程伸缩缸做为弹射主体,构成主汽缸蒸汽高压作用于伸缩缸递次弹出并由内、外导轨支撑推动前置牵引活塞运行于开缝缸轨筒之中的连动弹射结构,气密伸缩缸等同于一个自带缸筒的叠合式牵引活塞,完全摒弃了开缝缸繁杂闭锁结构。同时大行程伸缩缸体与轨筒之间提供了利用电磁动能条件,形成了蒸汽与电磁相结合的全新弹射模式。本专利技术是在此基础上加大电磁动能利用和改变原有水刹器复杂陈旧刹停结构的新设系统结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母舰载机汽电弹射及刹停系统新设结构装置,可有效解决航母舰载机助飞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开缝缸电磁轨筒纵向设置阶梯轨槽、轨筒电磁轨槽内置电磁轨定子,构成轨槽轨筒结构,并与后置的弹射主汽缸连为一体构成轨槽轨筒汽缸结构,轨槽轨筒汽缸中设置带有伸缩缸支撑轨、电磁轨动子的大行程导轨伸缩缸为弹射主体,支撑限位轨盘设置于多节导轨伸缩缸各节的前端,牵引活塞及连体的牵引滑梭、活塞刹
停柱设置在末节导轨伸缩缸终端。构成弹射主汽缸蒸汽高压作用于导轨伸缩缸递次弹出并由内、外导轨接续支撑、支撑限位轨盘做限位引导推动牵引活塞运行于开缝缸电磁轨筒之中,并结合电磁轨磁场悬浮力及推动力的汽、电连动弹射结构。进汽控制器阻断汽源构成气密导轨伸缩缸断汽制动刹停设置,并结合调控转换电磁场功能形成导轨伸缩缸减速制动,构成汽、电联动制动刹停系统设置。电磁抱刹仓和压气弹簧刹停仓作用于活塞刹停柱构成制动刹停设置,并做为防止汽、电刹停系统失灵的双重制动刹停保障。负压控制器形成气密伸缩缸负压回复控制设置,并配合电磁场功能转换的可回复调控构成汽、电联动回复系统设置。本技术并设置部件移位结构和部件增项设置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先进,新颖独特,结构简单,主体构件为常用成熟技术,造价及使用成本低廉,节能高效,形成蒸汽弹射与电磁弹射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或将成为与电磁弹射并用的新型舰载机弹射装置。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汽缸、电磁轨筒、伸缩缸、电磁轨槽、进回气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磁轨筒、阶梯轨槽、电磁轨槽、伸缩缸、限位轨盘结构剖解示意图
[0010]图3为本专利技术牵引活塞、滑梭、电磁抱刹仓结构侧剖示意图
[0011]图4为本专利技术牵引活塞、压气弹簧刹停仓结构侧剖示意图
[0012]图5为本专利技术A

A剖面缸內活塞圈示意图
[0013]图6为本专利技术B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4]图7为本专利技术C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图8为本专利技术支撑限位轨盘构成结构下方局部侧剖示意图
[0016]图9为本专利技术D

D剖面、支撑限位轨盘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10为本专利技术电磁轨槽、电磁轨设置正面剖解示意图
[0018]图11为本专利技术阶梯轨槽、牵引活塞、滑梭设置结构正面剖解示意图
[0019]图12为本专利技术阶梯轨槽、支撑轨、限位轨移位设置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0]图13为本专利技术阶梯轨槽、支撑轨、轨盘限位轨增项设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弹射主汽缸;2开缝缸电磁轨筒;3缝道加强口;4导轨伸缩缸;5缸內活塞圈;6伸缩缸支撑轨;7阶梯轨槽;8轨筒电磁轨槽;9主汽缸支撑轨;10进回汽管;11进汽阀;12进汽控制器;13回汽阀;14负压控制器;15支撑限位轨盘;16轨盘限位轨;17轨盘限位坎;18牵引活塞;19牵引滑梭;20活塞刹停柱;21电磁抱刹仓;22电磁抱刹装置;23压气弹簧刹停仓;24弹簧;25弹簧压板;26负压进气阀;27气密胶圈;28活塞环;29伸缩缸电磁轨槽;30电磁轨动子;31电磁轨定子;501第二缸內活塞圈;801第二轨筒电磁轨槽;401第二导轨伸缩缸;1501第二支撑限位轨盘;802第三轨筒电磁轨槽;402第三导轨伸缩缸;1502第三支撑限位轨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图1——11给出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开缝缸电磁轨筒2内纵向设置阶梯轨槽7、轨筒电磁轨槽8内置电磁轨定子31,并与后置的弹射主汽缸1连为一体构成轨槽轨筒汽缸结构,轨槽轨筒汽缸中设置带有伸缩缸支撑轨6、电磁轨动子30的导轨伸缩缸4,支撑限位轨盘15设置
于多节导轨伸缩缸各节的前端,其后端设置缸内活塞圈5,牵引活塞18及连体的牵引滑梭19、活塞刹停柱20设置于导轨伸缩缸末节的终端,构成弹射主汽缸蒸汽高压作用导轨伸缩缸递次弹出、并由支撑限位轨盘入轨引导、阶梯轨槽与各节相对应契合的伸缩缸支撑轨接续支撑、推动牵引活塞运行于开缝缸电磁轨筒之中,同时结合电磁轨磁场悬浮力及推动力的汽、电弹射结构。进汽控制器12阻断进汽构成气密导轨伸缩缸断汽制动刹停控制设置,并配合调控转换电磁轨定子31、电磁轨动子30磁场功能形成电磁减速制动,构成汽、电制动刹停系统功能设置。设置于开缝缸电磁轨筒前端的电磁抱刹仓21以及压气弹簧刹停仓23作用于活塞刹停柱20构成牵引活塞的制动刹停结构,并做为防止汽电刹停系统失灵的双重制动刹停保障设置。负压控制器14构成实施气密导轨伸缩缸负压回复功能控制设置,并配合电磁场功能转换回复系统构成汽、电联动回复调控设置。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母舰载机汽电弹射及刹停系统新设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缝缸电磁轨筒(2)纵向设置阶梯轨槽(7)、轨筒电磁轨槽(8)、电磁轨定子(31)构成开缝缸电磁轨筒结构,并与后置的弹射主汽缸(1)连为一体构成轨槽轨筒汽缸结构,轨槽轨筒汽缸内设置带有伸缩缸支撑轨(6)、电磁轨动子(30)的导轨伸缩缸(4),支撑限位轨盘(15)设置于多节导轨伸缩缸各节的前端,牵引活塞(18)及连体的牵引滑梭(19)、活塞刹停柱(20)设置在末节导轨伸缩缸的终端,构成蒸汽弹射与电磁弹射相结合的导轨伸缩缸弹射结构,设置在开缝缸电磁轨筒(2)前端的电磁抱刹仓(21)、压气弹簧刹停仓(23)作用于活塞刹停柱(20)构成牵引活塞制动刹停结构,进汽控制器(12)阻断进汽构成气密导轨伸缩缸断汽制动刹停功能设置,调控转换电磁轨定子(31)与电磁轨动子(30)电磁场功能形成减速制动以及伸缩缸体回复,负压控制器(14)构成实施气密导轨伸缩缸负压回复功能控制设置,第二轨筒电磁轨槽(801)构成设置移位分布结构,第三轨筒电磁轨槽(802)构成设置增项分布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母舰载机汽电弹射及刹停系统新设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缝缸电磁轨筒(2)内壁纵向设置的阶梯轨槽(7),其分布设置之间同时形成轨筒电磁轨槽(8)内置电磁轨定子(31),构成开缝缸电磁轨筒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母舰载机汽电弹射及刹停系统新设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缝缸电磁轨筒(2)与高压气密弹射主汽缸(1)连为一体的功能性区分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母舰载机汽电弹射及刹停系统新设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伸缩缸(4)外壁纵向设置伸缩缸支撑轨(6)与各节相对应契合的阶梯轨槽(7)接续支撑结构,以及伸缩缸回复缸体内部支撑轨对应层叠互为支撑结构,并由伸缩缸支撑轨(6)分布设置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权利要求书二页说明书三页附图一一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