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66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包括升降台以及可转动固定于升降台上端的按摩壳体,按摩壳体上端为开口结构,按摩壳体内设有可相对按摩壳体转动的按摩回落凸轮,按摩壳体一侧设有用于人体头部靠枕的头枕支架,人体脖颈能够贴合在按摩回落凸轮表面,通过采用上端为开口结构的按摩壳体安装按摩回落凸轮,利用按摩回落凸轮实现人体颈部的按摩,按摩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按摩回落凸轮转动,实现颈部的抬起与回墩的动作,实现仿手法按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升降台上设有交叉滚子轴承,按摩壳体固定于交叉滚子轴承上,升降台下端设有用于驱动交叉滚子轴承转动的回转电机,能够配合按摩回落凸轮实现升降、左右摆动和暾振荡的动作,提高了其按摩功能。高了其按摩功能。高了其按摩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关调查显示,中国颈椎病患者已达1.58亿人,颈椎病逐渐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果不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患者将会出现一系列神经、血管病变,严重影响心、脑的功能,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0003]目前,对于颈椎病的西医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类。但由于手术的临床适应症、疗效以及风险,患者大多选择保守治疗。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牵引疗法、封闭疗法、物理疗法和西药治疗。但以上非手术疗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对颈椎病有效的治疗常常是牵引和手法治疗,可以对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产生很好的效果。但由于该病发病率高,康复治疗时间长,治疗后且容易复发,加之需要较多的治疗费用,使得一些颈椎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适宜的治疗。
[0004]目前市场上推出多种多样按摩器,但其功能单一,而且己有技术颈椎治疗仪,均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加一偏心曲柄连接一个圆柱形弹簧,再安装两个弧形圆柱型的按摩棒,按摩结构复杂,整体结构质量大,不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包括升降台以及可转动固定于升降台上端的按摩壳体,按摩壳体上端为开口结构,按摩壳体内设有可相对按摩壳体转动的按摩回落凸轮,按摩壳体一侧设有用于人体头部靠枕的头枕支架,人体脖颈能够贴合在按摩回落凸轮表面。
[0008]进一步的,升降台上设有交叉滚子轴承,按摩壳体固定于交叉滚子轴承上,升降台下端设有用于驱动交叉滚子轴承转动的回转电机。
[0009]进一步的,升降台上位于按摩回落凸轮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按摩手轮,按摩手轮通过按摩手轮旋转台固定于按摩壳体上。
[0010]进一步的,按摩手轮旋转台上设有按摩手轮驱动电机,按摩手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按摩手轮连接。
[0011]进一步的,按摩手轮旋转台上设有传动架,传动架的一端与按摩手轮旋转台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按摩手轮,传动架上设有传动链,传动链的一端与按摩手轮的转动轴连接,传动链的另一端与按摩手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12]进一步的,按摩回落凸轮两端通过安装座转动安装于按摩壳体内,按摩壳体的外侧设有按摩驱动电机,按摩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按摩回落凸轮连接。
[0013]进一步的,回转电机固定于按摩壳体下端,回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交叉滚子轴承,交叉滚子轴承的外圈与升降台固定,交叉滚子轴承的内圈与按摩壳体固定啮合传动。
[0014]进一步的,升降台包括液压杆、支承板、底架和伸缩腿,伸缩腿两端分别与支承板和底架铰接,液压杆一端与支承板铰接,液压杆另一端与底架铰接。
[0015]进一步的,按摩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动轴与按摩回落凸轮一端固定连接,按摩回落凸轮两端的安装座通过轴承安装于按摩壳体侧壁上。
[0016]进一步的,转动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按摩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包括升降台以及可转动固定于升降台上端的按摩壳体,按摩壳体上端为开口结构,按摩壳体内设有可相对按摩壳体转动的按摩回落凸轮,按摩壳体一侧设有用于人体头部靠枕的头枕支架,人体脖颈能够贴合在按摩回落凸轮表面,通过采用上端为开口结构的按摩壳体安装按摩回落凸轮,利用按摩回落凸轮实现人体颈部的按摩,按摩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按摩回落凸轮转动,实现颈部的抬起与回墩的动作,实现仿手法按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19]进一步的,升降台上设有交叉滚子轴承,按摩壳体固定于交叉滚子轴承上,升降台下端设有用于驱动交叉滚子轴承转动的回转电机,能够配合按摩回落凸轮实现升降、左右摆动和暾振荡的动作,提高了其按摩功能。
[0020]进一步的,升降台上位于按摩回落凸轮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按摩手轮,按摩手轮通过按摩手轮旋转台固定于按摩壳体上,利用按摩手轮配合按摩回落凸轮的回墩实现按摩手轮的字轨迹运动,利用按摩回落凸轮6实现对颈椎病灶部位进行推、上弯牵拉、下弯复位的按摩,同时配合两侧的按摩手轮实现揉、挤、压,可实现多种位置同时按摩,结构简单。
[0021]进一步的,按摩手轮旋转台上设有传动架,传动架的一端与按摩手轮旋转台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按摩手轮,传动架上设有传动链,传动链的一端与按摩手轮的转动轴连接,传动链的另一端与按摩手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可根据不同人体设计不同规格大小,适用于多种人群,且不需要在按摩壳体上再设置驱动结构,大大简化了按摩壳体的安装结构。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升降台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回装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按摩回落凸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升降台;2、液压杆;3、交叉滚子轴承;4、按摩壳体;5、按摩手轮;6、按摩回落凸轮;7、转动轴;8、按摩驱动电机;9、头枕支架;10、按摩手轮驱动电机;11、按摩手轮旋转台;12、回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如图1所示,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包括升降台1以及可转动固定于升降台1上端的按摩壳体4,按摩壳体4上端为开口结构,按摩壳体4内设有可相对按摩壳体4转动的按摩回落凸轮6,按摩壳体4一侧设有头枕支架9,用于人体头部靠枕,人体脖颈能够贴合在按摩
回落凸轮6表面,利用按按摩回落凸轮6转动起伏实现人体脖颈按摩;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于家庭按摩使用。
[0029]具体的,升降台1上设有交叉滚子轴承3,按摩壳体4固定于交叉滚子轴承3上,升降台1下端设有用于驱动交叉滚子轴承3转动的回转电机12;通过回转电机12带动交叉滚子轴承3转动,从而带动按摩壳体4转动。
[0030]具体的,按摩回落凸轮6两端通过安装座转动安装于按摩壳体4内,按摩壳体4的外侧设有按摩驱动电机8,按摩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按摩回落凸轮6连接,通过按摩驱动电机8带动按摩回落凸轮6转动;回转电机12固定于按摩壳体4下端,回转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有交叉滚子轴承3,交叉滚子轴承3的外圈与升降台1固定,交叉滚子轴承3的内圈与按摩壳体固定啮合传动。
[0031]具体的,按摩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转动轴7与按摩回落凸轮6一端固定连接,按摩回落凸轮6两端的安装座通过轴承安装于按摩壳体4侧壁上;具体的,转动轴7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按摩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32]升降台1包括液压杆2、支承板、底架和伸缩腿,伸缩腿两端分别与支承板和底架铰接,液压杆2一端与支承板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台(1)以及可转动固定于升降台(1)上端的按摩壳体(4),按摩壳体(4)上端为开口结构,按摩壳体(4)内设有可相对按摩壳体(4)转动的按摩回落凸轮(6),按摩壳体(4)一侧设有用于人体头部靠枕的头枕支架(9),人体脖颈能够贴合在按摩回落凸轮(6)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台(1)上设有交叉滚子轴承(3),按摩壳体(4)固定于交叉滚子轴承(3)上,升降台(1)下端设有用于驱动交叉滚子轴承(3)转动的回转电机(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台(1)上位于按摩回落凸轮(6)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按摩手轮(5),按摩手轮(5)通过按摩手轮旋转台(11)固定于按摩壳体(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按摩手轮旋转台(11)上设有按摩手轮驱动电机(10),按摩手轮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按摩手轮(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颈椎治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按摩手轮旋转台(11)上设有传动架,传动架的一端与按摩手轮旋转台(1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按摩手轮(5),传动架上设有传动链,传动链的一端与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军陆采连何荧田学军莫德云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