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和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59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和充电桩,涉及线缆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线缆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该线缆包括护套管、冷却管和缆芯;其中,冷却管穿设于护套管内,冷却管内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缆芯至少为一条,缆芯穿设于护套管内,并位于冷却管和护套管之间的空腔中;冷却管上设有连通孔,连通孔构成冷却液在冷却通道和空腔间的流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缆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好的散热效果。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和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和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用户对车辆的充电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目前,提高充电速度的方法主要是增大充电电流,为了增加充电电流,增加线缆线径是较为常规的选择,但增加线缆的线径会带来线缆成本的增加,线缆外径也将进一步增加,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较大影响。目前,部分线缆通过液冷的方式进行散热,在这部分线缆中设有水冷管,通过水冷管对线缆进行散热。
[0004]然而,现有线缆的散热效果仍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缆和充电桩,以能够使线缆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其包括:
[0007]护套管;
[0008]冷却管,穿设于所述护套管内,所述冷却管内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
[0009]缆芯,所述缆芯至少为一条,所述缆芯穿设于所述护套管内,并位于所述冷却管和所述护套管之间的空腔中;
[0010]其中,所述冷却管上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构成冷却液在所述冷却通道和所述空腔间的流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线缆还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0012]所述冷却管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构成所述冷却通道和第一管路的连通;
[0013]所述护套管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构成所述空腔和第二管路的连通;
[0014]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中的一个用于供冷却液流入,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另一个用于供冷却液流出。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分别位于所述冷却管的两端上;
[0016]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护套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线缆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件本体和延长段;
[0018]所述件本体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延长段与所述件本体连接,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0019]所述延长段上设有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所述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一管路;
[0020]所述件本体上设有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所述空腔和所述第二管路。
[0021]进一步的,所述件本体上设有插槽;
[0022]相对于所述件本体设有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延长段位于所述件本体的另一相对侧上;
[0023]所述第二通路贯穿所述插槽的底面,所述第一通路贯穿所述插槽的底面及所述延长段。
[0024]进一步的,所述线缆还包括接头,所述接头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贯穿所述接头;
[0025]所述接头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通路相对,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通路相对;
[0026]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
[0027]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接头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接。
[0028]进一步的,所述线缆的所述缆芯至少包括地线、高压正极线、信号线束和高压负极线。
[0029]进一步的,所述缆芯包括导电体和绝缘外皮,所述绝缘外皮包覆在所述导电体的外层。
[003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如上所述的线缆。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缆和充电桩,线缆通过设置护套管和冷却管,缆芯设置在护套管和冷却管之间的空腔中,且冷却管内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和空腔经连通孔连通,冷却液可从该连通孔在冷却通道和空腔之间交换,也即缆芯能够直接与冷却液接触,使得缆芯和冷却液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更为快速和充分,也即冷却液能够更为快速的带出缆芯的热量,使线缆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线缆的轴向的截面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线缆的径向的截面图;
[0035]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件的。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
护套管;
[0039]101

第二连接孔;
[0040]2‑
冷却管;
[0041]201

冷却通道;
[0042]202

连通孔;
[0043]203

第一连接孔;
[0044]3‑
缆芯;
[0045]4‑
空腔;
[0046]51

第一管路;
[0047]52

第二管路;
[0048]6‑
连接件;
[0049]61

件本体;
[0050]62

延长段;
[0051]601

第一通路;
[0052]602

第二通路;
[0053]603

插槽;
[0054]7‑
接头;
[0055]701

第一安装孔;
[0056]702

第二安装孔;
[0057]81

第一密封圈;
[0058]82

第二密封圈;
[0059]83

第三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60]在增大线缆的充电电流时,一般还需要增大线缆的线径,以避免线缆因过热而损坏,但增大线缆的线径会带来线缆成本的增加,还会导致线缆外径的增加,给使用带来不便。
[0061]目前,部分线缆通过增加水冷管的方式,提高线缆的散热能力,以在不加粗线缆的情况下,增大线缆的充电电流。现有线缆增加水冷管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其一,水冷管包括相嵌套的内管和外管,线缆的各缆芯从内管中穿过,冷却液则从内管和外管之间穿过,缆芯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内管,再由内管传递给冷却液;其二,线缆包括护套和穿设在护套内的缆芯,水冷管也穿设在护套内,并与缆芯接触,冷却液从水冷管穿过,缆芯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冷管的管壁,再由管壁传递给冷却液。因为缆芯的热量需要通过内管或管壁传递给冷却液,缆芯和冷却液之间的热传递效率较差,使得线缆的散热效果也较差。
[0062]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该线缆中,通过在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管;冷却管,穿设于所述护套管内,所述冷却管内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缆芯,所述缆芯至少为一条,所述缆芯穿设于所述护套管内,并位于所述冷却管和所述护套管之间的空腔中;其中,所述冷却管上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构成冷却液在所述冷却通道和所述空腔间的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还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冷却管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构成所述冷却通道和第一管路的连通;所述护套管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构成所述空腔和第二管路的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中的一个用于供冷却液流入,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另一个用于供冷却液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分别位于所述冷却管的两端上;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护套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件本体和延长段;所述件本体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延长段与所述件本体连接,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延长段上设有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所述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一管路;所述件本体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常珞何英勇王伟郭水保石志超杨康纪克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