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杰专利>正文

新能源汽车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54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新能源汽车清洗装置,可以通过滚轮摩擦装置可对清洗过后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擦干;可以通过喷水清洗装置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清洗;停放装置可对清洗过后的水进行回收利用;储水装置可对回收的水进行储存,包括滚轮摩擦装置、中端驱动连杆、喷水清洗装置、吸水管、停放装置、抽水管和储水装置,中端推簧属于压缩状态,通过中端推簧推动着中端驱动杆远离驱动辊子锥齿;通过中端驱动杆与驱动辊子锥齿的啮合,可实现中端驱动杆与驱动辊子锥齿之间的传动;中端驱动连杆的上端可方便与中端过滤板的中端滑动铰接,中端驱动连杆的中端可方便与外端固定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中端驱动连杆的下端可方便与驱动支架滑动铰接。动铰接。动铰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清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新能源汽车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例如专利号为CN201810372461.X新能源汽车清洗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运转箱、积水箱、刷洗部件和连接杆,所述积水箱内部中空,所述连接杆与运转箱转动连接,所述积水箱设于连接杆上,所述刷洗部件连接于积水箱的外侧,所述刷洗部件包括喷水刷毛一、擦洗刷毛、硬质刷毛和喷水刷毛二,所述运转箱内部包括与连接杆连通的进水管以及电机,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上啮合有与电机轴连接的齿轮二,所述运转箱内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铜片一和铜片二,铜片一和铜片二相互隔开,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铜片一和铜片二接触连接的连接铜片,该种汽车清洗装置,但是该专利技术的缺点是清洗过后的水无法进行回收利用,比较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能源汽车清洗装置,可以通过滚轮摩擦装置可对清洗过后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擦干;可以通过喷水清洗装置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清洗;停放装置可对清洗过后的水进行回收利用;储水装置可对回收的水进行储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新能源汽车清洗装置,包括滚轮摩擦装置、中端驱动连杆、喷水清洗装置、吸水管、停放装置、抽水管和储水装置,所述滚轮摩擦装置包括循环装置、摩擦滚轮、驱动杆、驱动杆主体、驱动辊子、矩形滑槽、环形槽、驱动辊子锥齿、转孔、驱动锥齿、驱动杆本体、驱动支架、矩形滑槽、中端驱动杆、中端推簧、环形槽、中端驱动锥齿、中端驱动杆本体、中端镂空腔、摩擦滚轮支架、摩擦滚轮一、连接皮带一、摩擦滚轮带轮一、多个内端推簧、驱动电机、摩擦滚轮二、摩擦滚轮带轮二、上端滑柱、输入带轮、上侧铰接杆、梯形滑槽、连接皮带二、内端滑柱、内端滑柱滑槽、中端传动带轮、中端滑柱、中端滑柱套簧、横向传动带轮、横向推簧、横向滑柱、矩形滑槽、中端矩形滑槽、右侧矩形滑槽和横向矩形滑槽,驱动辊子与驱动杆主体转动连接,矩形滑槽设置在驱动杆主体上,环形槽设置在驱动辊子上,驱动辊子锥齿与驱动辊子固定连接,转孔设置在驱动杆主体上,驱动锥齿与驱动杆本体固定连接,矩形滑槽设置在驱动杆本体上,驱动支架与中端驱动杆转动连接,中端驱动杆与驱动杆本体滑动连接,中端推簧与中端驱动杆套接连接,中端驱动锥齿设置在中端驱动杆的中端,中端驱动锥齿固定连接在中端驱动杆本体的中端,环形槽设置在中端驱动杆本体上,中端镂空腔设置在中端驱动杆本体的中端,驱动杆本体与转孔转动连接,中端驱动杆本体与驱动杆本体通过矩形滑槽滑动连接,摩擦滚轮一与摩擦滚轮支架转动连接,摩擦滚轮二与摩擦滚轮支架转动连接,摩擦滚轮带轮一与摩擦滚轮一固定连接,摩擦滚轮带轮二与摩擦滚轮二固定连接,矩形滑槽设置在摩擦滚轮支架的左端,右侧矩形滑槽设置在摩擦滚轮支架的右端,中端矩形滑槽和右侧矩形滑槽均设置在摩擦滚轮支架前端面的中端,内端滑柱设置在矩形滑槽的内
端,内端滑柱滑槽设置在内端滑柱的内端,内端推簧设置在内端滑柱滑槽的内端,中端传动带轮与中端滑柱转动连接,中端滑柱套簧与中端滑柱套接连接,横向传动带轮与横向滑柱转动连接,横向推簧与横向滑柱套接连接,连接皮带一连接在摩擦滚轮带轮一、摩擦滚轮带轮二和中端传动带轮之间,驱动电机与摩擦滚轮支架固定连接,输入带轮与驱动电机前侧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皮带二连接在中端传动带轮、横向传动带轮和输入带轮之间,上端滑柱固定连接在摩擦滚轮支架上,上侧铰接杆固定连接在摩擦滚轮支架上,梯形滑槽设置在摩擦滚轮支架上端面的右侧,上端滑柱与环形槽间隙配合连接,驱动支架与矩形滑槽滑动连接,中端推簧的左端抵在循环装置内壁的左端,驱动杆本体与上侧铰接杆转动连接,循环装置与梯形滑槽滑动连接;
[0006]所述喷水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支架、外端固定杆、连接滑杆、连接浮子、连接推簧、连通孔、连接套管、中端过滤板、中端过滤孔、下侧腔体、中端矩形滑杆、内端推簧、浮子、闭合杆、闭合杆连杆、浮子滑杆、浮子滑杆推簧和喷水腔体,清洗支架与外端固定杆固定连接,连接滑杆与中端矩形滑杆固定连接,连接浮子与连接滑杆滑动连接,连接推簧与连接滑杆套接连接,连接套管与清洗支架固定连接,连通孔连接并连通在连接套管与清洗支架之间,中端过滤板与清洗支架滑动连接,中端过滤孔设置有多个,多个中端过滤孔均匀设置在中端过滤板上,中端过滤板与中端矩形滑杆滑动连接,内端推簧设置在多个,多个内端推簧均匀设置在中端过滤板的上下两端,浮子滑杆与清洗支架固定连接,浮子与浮子滑杆滑动连接,浮子滑杆推簧套接在浮子滑杆上,浮子滑杆推簧设置在喷水腔体内,闭合杆铰接连接在喷水腔体的外壁上,闭合杆连杆铰接连接在闭合杆和浮子之间,中端驱动连杆的上端与中端过滤板的中端滑动铰接,中端驱动连杆的中端与外端固定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中端驱动连杆的下端与驱动支架滑动铰接,循环装置与外端固定杆固定连接;
[0007]所述停放装置包括停放支架、停放固定装置、中端转盘、两个连接杆、两个中端转杆、中端连通腔、下侧闭合杆、闭合连接杆、下侧储水腔、储水套管、内端推子、连接套管、推子推簧、内端推杆、内端推杆推簧、停放固定支架、滑动支架、中端连接杆、内端推簧一、内端推簧二、内端推簧三、下侧中端滑杆、下侧推簧一和下侧推簧二,停放固定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停放固定装置均设置在停放支架上,中端转盘与停放支架转动连接,两个中端转杆均与停放支架转动连接,中端转盘与两个中端转杆滑动铰接,两个连接杆分别与两个中端转杆铰接连接,两个连接杆分别与两个停放固定装置铰接连接,中端连通腔设置在停放支架的下端,下侧闭合杆铰接连接在中端连通腔的侧壁上,闭合连接杆铰接连接在下侧闭合杆和内端推杆之间,内端推杆与停放支架滑动连接,内端推杆推簧设置在内端推杆与停放支架之间,储水套管固定连接在停放支架的下端,下侧储水腔设置在储水套管的内端,连接套管固定连接在储水套管的侧壁上并且储水套管与下侧储水腔连通,内端推子与连接套管滑动连接,推子推簧设置在连接套管的内端,停放固定支架和滑动支架分别与中端连接杆滑动连接,内端推簧一、内端推簧二和内端推簧三分别设置在中端连接杆与滑动支架之间,下侧中端滑杆与停放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下侧中端滑杆与停放支架滑动连接,下侧推簧一和下侧推簧二分别设置在下侧中端滑杆的上下两端;
[0008]所述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箱体、下侧矩形通孔、内端浮球滑杆、表量尺、浮球、浮球凸台、抽水管连管、加水孔、上侧闭合杆、驱动连接杆、上侧推杆、推杆套簧、弧形杆、铰接支架和中端铰接杆,下侧矩形通孔设置在储水箱体的下端,内端浮球滑杆固定连接在储水箱体
内端面的上侧,表量尺固定连接在储水箱体的外壁上,浮球与内端浮球滑杆滑动连接,浮球凸台与浮球固定连接,抽水管连管与储水箱体固定连接,并且抽水管连管与储水箱体的内端连通,加水孔设置在储水箱体上端面的中端,铰接支架和中端铰接杆均与储水箱体固定连接,上侧闭合杆与铰接支架转动连接,上侧闭合杆与驱动连接杆滑动铰接,驱动连接杆与中端铰接杆转动连接,驱动连接杆与上侧推杆滑动铰接,上侧推杆与储水箱体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清洗装置,包括滚轮摩擦装置(1)、中端驱动连杆(2)、喷水清洗装置(3)、吸水管(4)、停放装置(5)、抽水管(6)和储水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摩擦装置(1)包括循环装置(1

1)、摩擦滚轮(1

2)、驱动杆(1

3)、驱动杆主体(1

4)、驱动辊子(1

5)、矩形滑槽(1

6)、环形槽(1

7)、驱动辊子锥齿(1

8)、转孔(1

9)、驱动锥齿(1

10)、驱动杆本体(1

11)、驱动支架(1

12)、矩形滑槽(1

13)、中端驱动杆(1

14)、中端推簧(1

15)、环形槽(1

16)、中端驱动锥齿(1

17)、中端驱动杆本体(1

18)、中端镂空腔(1

19)、摩擦滚轮支架(1

20)、摩擦滚轮一(1

21)、连接皮带一(1

22)、摩擦滚轮带轮一(1

23)、多个内端推簧(1

24)、驱动电机(1

25)、摩擦滚轮二(1

26)、摩擦滚轮带轮二(1

27)、上端滑柱(1

28)、输入带轮(1

29)、上侧铰接杆(1

30)、梯形滑槽(1

31)、连接皮带二(1

32)、内端滑柱(1

33)、内端滑柱滑槽(1

34)、中端传动带轮(1

35)、中端滑柱(1

36)、中端滑柱套簧(1

37)、横向传动带轮(1

38)、横向推簧(1

39)、横向滑柱(1

40)、矩形滑槽(1

41)、中端矩形滑槽(1

42)、右侧矩形滑槽(1

43)和横向矩形滑槽(1

44),驱动辊子(1

5)与驱动杆主体(1

4)转动连接,矩形滑槽(1

6)设置在驱动杆主体(1

4)上,环形槽(1

7)设置在驱动辊子(1

5)上,驱动辊子锥齿(1

8)与驱动辊子(1

5)固定连接,转孔(1

9)设置在驱动杆主体(1

4)上,驱动锥齿(1

10)与驱动杆本体(1

11)固定连接,矩形滑槽(1

13)设置在驱动杆本体(1

11)上,驱动支架(1

12)与中端驱动杆(1

14)转动连接,中端驱动杆(1

14)与驱动杆本体(1

11)滑动连接,中端推簧(1

15)与中端驱动杆(1

14)套接连接,中端驱动锥齿(1

17)设置在中端驱动杆(1

14)的中端,中端驱动锥齿(1

17)固定连接在中端驱动杆本体(1

18)的中端,环形槽(1

16)设置在中端驱动杆本体(1

18)上,中端镂空腔(1

19)设置在中端驱动杆本体(1

18)的中端,驱动杆本体(1

11)与转孔(1

9)转动连接,中端驱动杆本体(1

18)与驱动杆本体(1

11)通过矩形滑槽(1

13)滑动连接,摩擦滚轮一(1

21)与摩擦滚轮支架(1

20)转动连接,摩擦滚轮二(1

26)与摩擦滚轮支架(1

20)转动连接,摩擦滚轮带轮一(1

23)与摩擦滚轮一(1

21)固定连接,摩擦滚轮带轮二(1

27)与摩擦滚轮二(1

26)固定连接,矩形滑槽(1

41)设置在摩擦滚轮支架(1

20)的左端,右侧矩形滑槽(1

43)设置在摩擦滚轮支架(1

20)的右端,中端矩形滑槽(1

42)和右侧矩形滑槽(1

43)均设置在摩擦滚轮支架(1

20)前端面的中端,内端滑柱(1

33)设置在矩形滑槽(1

41)的内端,内端滑柱滑槽(1

34)设置在内端滑柱(1

33)的内端,内端推簧(1

24)设置在内端滑柱滑槽(1

34)的内端,中端传动带轮(1

35)与中端滑柱(1

36)转动连接,中端滑柱套簧(1

37)与中端滑柱(1

36)套接连接,横向传动带轮(1

38)与横向滑柱(1

40)转动连接,横向推簧(1

39)与横向滑柱(1

40)套接连接,连接皮带一(1

22)连接在摩擦滚轮带轮一(1

23)、摩擦滚轮带轮二(1

27)和中端传动带轮(1

35)之间,驱动电机(1

25)与摩擦滚轮支架(1

20)固定连接,输入带轮(1

29)与驱动电机(1

25)前侧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皮带二(1

32)连接在中端传动带轮(1

35)、横向传动带轮(1

38)和输入带轮(1

29)之间,上端滑柱(1

28)固定连接在摩擦滚轮支架(1

20)上,上侧铰接杆(1

30)固定连接在摩擦滚轮支架(1

20)上,梯形滑槽(1

31)设置在摩擦滚轮支架(1

20)上端面的右侧,上端滑柱(1

28)与环形槽(1

7)间隙配合连接,驱动支架(1

12)与矩形滑槽(1

6)滑动连接,中端推簧(1

15)的左端抵在循环装置(1

1)内壁的左端,驱动杆本体(1

11)与上侧铰接杆(1

30)转动连接,循环装置(1

1)与梯形滑槽(1

31)滑动连接;所述喷水清洗装置(3)包括清洗支架(3

1)、外端固定杆(3

2)、连接滑杆(3

3)、连接浮
子(3

4)、连接推簧(3

5)、连通孔(3

6)、连接套管(3

7)、中端过滤板(3

8)、中端过滤孔(3

9)、下侧腔体(3

10)、中端矩形滑杆(3

11)、内端推簧(3

12)、浮子(3

13)、闭合杆(3

14)、闭合杆连杆(3

15)、浮子滑杆(3

16)、浮子滑杆推簧(3

17)和喷水腔体(3

18),清洗支架(3

1)与外端固定杆(3

2)固定连接,连接滑杆(3

3)与中端矩形滑杆(3

11)固定连接,连接浮子(3

4)与连接滑杆(3

3)滑动连接,连接推簧(3

5)与连接滑杆(3

3)套接连接,连接套管(3

7)与清洗支架(3

1)固定连接,连通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陈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