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符文韬专利>正文

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40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包括负压吸盘本体,其包括吸板与壳体围合而成的负压腔,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负压腔连通的负压接入口、泄压口,所述负压接入口用于外接负压源;吸板包括多个与负压腔连通的吸附通道,吸附通道内包括堵头、弹簧、临近所述负压腔的连接端口;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连接端口,所述弹簧用于在所述负压腔未通入负压时,支撑所述堵头防止堵塞所述连接端口。所述吸附通道内包括拦网、临近吸板外端面的安装端口;拦网设于所述安装端口,拦网与弹簧将所述堵头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使不规则工件轮廓没有接触到到吸盘工作面吸附通道的部位,吸附通道自动关闭密封,避免漏气,造成真空源浪费;与工件相接触的吸附通道正常开启。启。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吸附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真空吸附
,具体是一种真空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需要说明的是,本部分所记载的内容并不代表都是现有技术。
[0003]真空吸盘是真空设备执行器之一,通过真空吸盘抓取搬运或固定工件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造纸、印刷、玻璃、航空、航天、船舶等机械制造和装配领域。
[0004]现有的真空负压吸盘对于表面不光滑平整、形状不规则的工件吸附夹持时,吸盘上的许多吸附孔无法对应接触到工件,处于空吸状态,造成负压源的负压浪费,在一些公开的真空负压吸盘中,需要预先将吸盘的吸附孔根据不规则工件的外形,吸夹不到的部位用螺栓拧紧堵上,费时费力;而且在对这种不规则工件吸夹时也需要特别注意摆好方位;当吸夹的不规则工件换型时,又需要重新将吸盘的吸附孔根据不规则工件的外形,吸夹不到的部位用螺栓拧紧堵上,十分麻烦,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真空吸附装置,使不规则工件轮廓没有接触到到吸盘工作面吸附通道的部位,吸附通道自动关闭密封,避免漏气,造成真空源浪费;与工件相接触的吸附通道正常开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包括:负压吸盘本体,所述负压吸盘本体包括吸板与壳体围合而成的负压腔,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负压腔连通的负压接入口、泄压口,所述负压接入口用于外接负压源;所述吸板包括多个与所述负压腔连通的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内包括堵头、弹簧、临近所述负压腔的连接端口、临近所述吸板外端面的安装端口;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连接端口,所述弹簧用于在所述负压腔未通入负压时,支撑所述堵头防止堵塞所述连接端口。
[0007]进一步地,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负压腔内将所述负压腔分隔为第一负压室、第二负压室,所述隔板包括将所述第一负压室、第二负压室连通的阀门;其中,所述负压接入口与所述第二负压室连通、泄压口与所述第一负压室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吸附通道内包括拦网、临近所述吸板外端面的安装端口;所述拦网设于所述安装端口,所述拦网与所述弹簧将所述堵头围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吸附通道内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靠近所述连接端口安装,所述堵头与所述密封垫抵压封闭所述吸附通道。
[0010]进一步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负压腔连通的排料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阀门包括挡片阀芯、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与所述挡片阀芯连接伸出所述壳体外壁,操控所述阀门启闭。
[0012]进一步地,所述堵头为球体或圆锥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吸板包括安装密封条和/或防滑垫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将两相邻所述吸附通道分隔。
[0014]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盘本体外壁设有装夹凹槽。
[0015]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腔内包括回位弹簧、限位柱塞;所述隔板设于所述负压腔内可相对所述吸板移动,所述限位柱塞设于所述负压腔侧壁限制所述隔板移动,所述回位弹簧设于所述第二负压室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阀门内包括堵头、弹簧、临近所述第二负压室的连接端口;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连接端口,所述弹簧用于在所述负压腔未通入负压时,支撑所述堵头防止堵塞所述连接端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真空吸附装置,能够在与不规则工件形状轮廓以内接触的吸附通道呈工作状态,轮廓以外的吸附通道呈自动关闭状态,达到吸附装配任意形状轮廓工件的功能。这样将避免负压系统漏气影响真空度,使工件轮廓内的吸附通道正常工作。通过将负压腔分隔为两个腔体,提高了真空负压吸盘设备对换工件时,快速吸夹的效率,无需反复启闭负压源;通过在吸板外端面上的安装槽选配安装密封条和/或防滑垫,增加了吸夹牢靠效果,能使负压吸盘的吸夹吊运工件更加稳定牢固可靠,实现了对于各类异形表面物体的稳定吸持,使真空负压吸盘不再需要根据单个异形表面专门定制相应形状的吸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设计结构精密,适应性强,整体工作稳定性高,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工业价值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结构爆炸图。
[0018]图2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剖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6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7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8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的吸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的吸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的吸板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为本申请一种真空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为图13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中所示的附图标记:1、负压吸盘本体;110、装夹凹槽;2、吸板;210、吸附通道;211、堵头;212、弹簧;213、连接端口;214、安装端口;215、拦网;216、密封垫;217、容纳段;220、安装槽;221、密封条;222、防滑垫;3、壳体;4、负压腔;410、第一负压室;420、第二负压室;430、回位弹簧;440、限位柱塞;5、负压接入口;6、泄压口;7、隔板;710、阀门;711、挡片阀芯;712、操作杆;8、排料口;9、负压表;1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5]请参照图1

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吸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吸盘本体,所述负压吸盘本体包括吸板与壳体围合而成的负压腔,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负压腔连通的负压接入口、泄压口,所述负压接入口用于外接负压源;所述吸板包括多个与所述负压腔连通的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内包括堵头、弹簧、临近所述负压腔的连接端口;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连接端口,所述弹簧用于在所述负压腔未通入负压时,支撑所述堵头防止堵塞所述连接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负压腔内将所述负压腔分隔为第一负压室、第二负压室,所述隔板包括将所述第一负压室、第二负压室连通的阀门;其中,所述负压接入口与所述第二负压室连通、泄压口与所述第一负压室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通道内包括拦网、临近所述吸板外端面的安装端口;所述拦网设于所述安装端口,所述拦网与所述弹簧将所述堵头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通道内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靠近所述连接端口安装,所述堵头与所述密封垫抵压封闭所述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符文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