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蓄热的自热循环快速好氧堆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527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5
一种基于蓄热的自热循环快速好氧堆肥系统及方法,包括堆体容器、蓄热体;堆体容器内储存餐厨垃圾并进行好氧发酵;蓄热体内储存蓄热材料并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堆体容器连接出风管道、进风管道;出风管道与进风管道之间并联连接释热管路一、释热管路二;在释热管路一上且在阀组一、阀组二之间连接与蓄热体连通的蓄热管路一,在释热管路二上且在阀组一、阀组二之间连接与蓄热体连通的蓄热管路二;释热管路一、释热管路二之间的出风管道上设置跨越阀门一、进风管道上设置跨越阀门二,堆体容器设置温度传感器二;蓄热体设置温度传感器一。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常规流程、蓄热流程、释热流程三种流程方法,将堆肥产生的热能进行储存,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环利用。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蓄热的自热循环快速好氧堆肥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蓄热的自热循环快速好氧堆肥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好氧堆肥是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泥等的重要处理手段之一,堆体的初始温度影响好氧堆肥的反应速率和分解时间。温度过低则反应速率过低,分解时间增长。通常需要控制堆体温度在15℃以上。
[0003]实际上,大多数时间,特别是在寒冷和严寒地区,冬季环境温度均低于15℃,在通风供氧尤其是强制通风供氧时,堆体被持续冷却,中温好氧微生物受到抑制,使堆体温度不能正常升温,导致好氧堆肥失败。
[0004]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现况好氧堆肥大多数采用降低通风量、延长堆肥时间,或者设置单独的预热系统提高堆体初始温度的方法。第一类方法堆肥时间长,并且同样存在堆肥失败的风险;第二类方法需要设置单独的热源,耗费能源。
[0005]由于堆肥过程中,各类菌种利用可溶性单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旺盛繁殖。它们在转换和利用化学能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变成热能,1m3堆体产热量约在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蓄热的自热循环快速好氧堆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堆体容器(1)、蓄热体(2)、出风管道(3)、进风管道(4)、阀组一(5)、阀组二(6),跨越阀门一(7),跨越阀门二(8),温度传感器一(9),温度传感器二(10);所述堆体容器(1)内储存餐厨垃圾并进行好氧发酵;所述蓄热体(2)内储存蓄热材料并进行高温好氧发酵;所述堆体容器(1)出气口连接所述出风管道(3)一端,其入气口连接所述进风管道(4)一端,所述出风管道(3)另一端与净化装置连通,所述进风管道(4)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出风管道(3)与所述进风管道(4)之间并联连接释热管路一(31)、释热管路二(32)两条管路,所述释热管路二(32)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出风管道(3)末端与净化装置之间、及进风管道(4)始端;所述释热管路一(31)、释热管路二(32)上分别在对应位置串联连接所述阀组一(5)、所述阀组二(6);在所述释热管路一(31)上且在所述阀组一(5)、所述阀组二(6)二者之间连接与所述蓄热体(2)的进/排气口一连通的蓄热管路一(41),在所述释热管路二(32)上且在所述阀组一(5)、所述阀组二(6)二者之间连接与所述蓄热体(2)进/排气口二连通的蓄热管路二(42);所述释热管路一(31)、释热管路二(32)之间的所述出风管道(3)上设置所述跨越阀门一(7)、所述进风管道(4)上设置所述跨越阀门二(8),所述堆体容器(1)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二(10);所述蓄热体(2)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一(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蓄热的自热循环快速好氧堆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内设置穿过蓄热材料的废气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排布形式为蛇形管道,所述蓄热管路一(41)、蓄热管路二(42)连通所述废气换热管道两端管口;所述蓄热体中的蓄热材料为液体、固体或PCM材质,放热特性选择高温好氧发酵温度至少不低于6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蓄热的自热循环快速好氧堆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材料为水、导热油、蓄热砖或十八烷。4.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蓄热的自热循环快速好氧堆肥系统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常规流程、蓄热流程和释热流程三种流程:(A)常规流程:当所述温度传感器(10)监测到所述堆体容器(1)的堆体温度,低于所述温度传感器(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俊齐好曹志农冯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