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秸秆或有机废弃物制作有机肥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226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低碳环保的有机肥制作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工厂化、标准化的、经济环保的有机肥生产线。它包括消毒单元(1)、粉碎发酵单元(2)、肥料合成单元(3)三个单元,三个单元相对独立,功能互补。消毒单元(1)主要包括电加热片(6)高温消毒和紫外线灯(10)紫外线消毒两种方法共同消毒,确保消毒消毒效果。粉碎发酵单元(2)采用四个平均分布的“S”形刀片粉碎,各种添加剂从添加剂喷嘴(32)加入,有机肥通过对辊轴(38)挤压成型,经过成球斜面(39)和成球平面(41),从成品出口(41)输出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环保,有利于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商品化经营产业链的形成。商品化经营产业链的形成。商品化经营产业链的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秸秆或有机废弃物制作有机肥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作有机肥的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利用植物秸秆或有机废弃物等有机垃圾制作有机肥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期以来,农村大多采用乱堆、乱放或燃烧等方式处置植物秸秆和有机垃圾的。一方面由于乱堆、乱放或燃烧会造成环境和大气污染、给大气治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成本;这些有机废弃和有机垃圾易携带病源物和虫源,导致传播、诱发植物病虫害发生,加了防治成本并污染环境,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现应用的有机肥生产装置,都设有发酵腐熟过程,导致占用场地大、制作时间长等严重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便于工厂化、标准化的、经济环保的有机肥制作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植物秸秆或有机废弃物等有机垃圾制作有机肥的装置,由消毒单元(1)、粉碎发酵单元(2)和肥料合成单元(3)三个单元组成。
[0006]本专利技术的消毒单元(1)设有进料口(4)、传送带(5)、电加热片 (6)、控制器(7)、传送电机(8)、传输带支架(9)、紫外线消毒灯(10)、排风口(11)、出料口(12)和外壳(13)组成。传送带支架(9)两端依靠传送轴(14)固定轴套(15)固定,传送带围绕在两个传送轴(14)外侧呈环状,传送电机(8)通过三角带(16)带动传送轴转动。传送带(5)与水平线5度
ꢀ‑‑
10度向下夹角。紫外线消毒灯(10)固定在上侧外壳(13),其平面平行于传送带(5);电加热片(6)垂直于传送带(5)平面,固定在传送带(5)两侧外壳内壁上,室内高温高湿气体从排风口(11)排出。
[0007]本专利技术的粉碎发酵单元(2)设有进料口(17)、上压实块(18)、下压实块(19)、外侧固定孔(20)、固定螺丝(21)和弹簧(22)、粉碎刀(23)、粉碎刀架(24)、粉碎刀架固定轴套(25)和粉碎电机(26)、过滤筛(27)、发酵仓(28)、出料口(29)和外壳(30)组成。进料口(17)与消毒单元出料口 (12)连接;下压实块(19)为长方体,上压实块(18)为梯形台体,上块(18)、下块(19)合面为波浪形(31),并通过外侧固定孔(20)、固定螺丝(21)和弹簧(22)根据粉碎原材料确定合适的间隙和压力。四个粉碎刀(23)呈“+”固定在粉碎刀架(20)上,粉碎刀呈“S”形,粉碎刀架通过固定轴(28)、固定轴套(21)、三角带(16)与粉碎电机(22)相连,粉碎后材料经过滤筛后依靠重力自然落入发酵仓(28)内。在落入过程中通过侧壁添加剂喷嘴(32)加入适量的水、发酵菌和微量元素,在发酵仓内(28)发酵成有机肥。
[0008]本专利技术的肥料合成单元(3)设有进料口(33)、添加剂管(34)、添加剂喷嘴(35)、变速箱(36)、成球电机(37)、对辊轴(38)、成球斜面(39)、成球平面(41)、孔筛(40)和成品出口(42)和碎料出口(43)组成。进料口(33) 进入发酵好的料后由添加喷嘴(35)根据需要添加
粘结剂、抗旱剂和需补充的肥料混合后落入辊轴内。成球电机(37)通过变速箱(36)带动主动轴,并通过对开式齿轮与被动轴同步,相向工作。物料从进料斗加入,经对辊轴(38)挤压成型,脱模造球,并经过成球斜面(39)自动滚落到成球平面(41),经孔筛 (40)分离后从成品出口(41)输出成品;成球斜面(39)和成球平面(41) 上孔筛(40)将成就过程中产生碎料制动漏到平面下从碎料口(43)导出,重复使用。成球斜面与水平夹角为30度

40度。制作肥料所需的发酵剂、配方肥料、抗旱剂等可按比例兑成水溶液后通过添加剂管(34)和添加剂喷嘴(35) 均匀加入。
[0009]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传统的肥料制作技术与现代配方施肥、抗旱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既克服了传统堆放污染环境和易携带病源物和虫源,导致传播、诱发植物病虫害发生等缺点,又克服了堆积发酵制肥占地大,污染环境的不足,实现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该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安装维修方便、低功率高效率、投资回报快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消毒单元示意图
[0011]图2为粉碎室示意图和图3上压实块和下压实块示意图
[0012]图4肥料合成室示意图
[0013]图中的标号为:1为消毒单元、2为粉碎发酵单元、3为肥料合成单元、4为进料口、5为传送带、6为电加热片、7为控制器、8为传送电机、9为传输带支架、10为紫外线消毒灯、11为排风口、12为出料口、13为外壳、14 为传送轴、15为固定轴套、16为三角带、17入口、18上压实块、19为下压实块、20为外侧固定孔、21为固定螺丝、22为弹簧、23为粉碎刀、24为粉碎刀架、25为固定轴套、26为粉碎电机、27为过滤筛、28为发酵仓、29为粉碎室出料口、30为外壳、31为波浪形合面、32为添加剂喷嘴、33为进料口、34为添加剂管、35为添加剂喷嘴、36为变速箱、37为成球电机、38为对辊轴、39 为成球斜面、40为孔筛和41成球平面、42为成品出口、43碎料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利用植物秸秆制作有机肥装置
[0016]设计与选址一般选择在地势高、通风良好的地方作为厂址。
[0017]建房和安装设备。
[0018]对于刚收割、含水量高的秸秆,应先晾晒较干(秸秆含水量一般低于20%)后再加工。
[0019]加工、包装、储藏。
[0010]实施例2:利用有机垃圾制作有机肥装置。
[0021]有机垃圾一般微生物含量大,腐烂程度高,应先对垃圾进行无公害处理(用石灰水或多菌灵处理)后再加工,以防产品不达标,其他与植物秸秆一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秸秆或有机废弃物等有机垃圾制作有机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消毒单元(1)、粉碎发酵单元(2)、肥料合成单元(3)三个单元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有机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消毒单元(1)设有进料口(4)、传送带(5)、电加热片(6)、控制器(7)、传送电机(8)、传输带支架(9)、紫外线消毒灯(10)、排风口(11)、消毒室出料口(12)和外壳(13)组成。传送带支架(9)两端依靠传送轴(14)固定轴套(15)固定,传送带围绕在两个传送轴(14)外侧呈环状,传送电机(8)通过三角带(16)带动传送轴转动。传送带(5)与水平线5度

10度向下夹角。紫外线消毒灯(10)固定在上侧外壳(13),其平面平行于传送带(5);电加热片(6)垂直于传送带(5)平面,固定在传送带(5)两侧外壳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有机肥装置,其特征在于:粉碎发酵单元(2)设有粉碎室进料口(17)、上压实块(18)、下压实块(19)、外侧固定孔(20)、固定螺丝(21)和弹簧(22)、粉碎刀(23)、粉碎刀架(24)、粉碎刀架固定轴套(25)和粉碎电机(26)、过滤筛(27)、发酵仓(28)、粉碎室出料口(29)和外壳(30)组成。粉碎室进料口(17)与烘干室出料口(12)连接;下压实块(19)为长方体,上压实块(18)为梯形台体,上块(18)、下块(19)合面为波浪形(31),并通过外侧固定孔(20)、固定螺丝(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三全胡海涛王红宾
申请(专利权)人:胡海涛王红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