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及检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13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4
一种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及检验方法,属于低温容器及设备领域。它包括震动平台和置于震动平台上的检测筒体,在所述检测筒体内设有一个外表面用于缠绕待检验绝热材料的内容器,内容器内设有用于充装模拟不同工况的介质的腔室;检测筒体上设有内容器的腔室相通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检测筒体上设有与检测筒体的内腔相通的氮气置换口、真空度检测口和抽真空口;该检验方法包括检验绝热纸材料性能的操作流程、绝热纸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检验方法和绝热纸材料在不同状态下的检验方法。本装置可以绝热材料的放气速率、静态蒸发率等性能检验,解决了使用单位对绝热材料进行来料检验时,只能检验其外观及包装,无法检验其性能的问题。无法检验其性能的问题。无法检验其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及检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容器及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及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低温设备行业容器一般为2层或多层结构,其分隔间隙往往使用真空粉末绝热或高真空多层绝热结构。高真空多层绝热材料常见为绝热纸、绝热被等,其放气速率、静态蒸率等性能的好坏对低温容器的真空度、维持时间等绝热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国家GB/T31480(深冷容器用高真空多层绝热材料)标准要求,放气速率不大于8
×
10﹣7 Pa.m
³
/s.g。
[0003]目前使用单位对绝热材料进行来料检验时,只能检验其外观及包装情况,无法检验其性能,其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仅凭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检验绝热材料放气速率、维持时间等性能的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及检验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其特点是,包括震动平台和置于震动平台上的检测筒体,在所述检测筒体内设有一个外表面用于缠绕待检验绝热材料的内容器,所述内容器通过吊带悬挂于检测筒体的内腔中,内容器内设有用于充装模拟不同工况的介质的腔室;检测筒体上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通过软管与内容器的腔室相通;检测筒体上设有与检测筒体的内腔相通的氮气置换口、真空度检测口、复合真空计接口和抽真空口;检测筒体上设有与用于检测内容器的腔室温度和压力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检测筒体的顶部设有通过紧固装置与检测筒体连接的端盖,所述介质进口、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端盖的顶部。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端盖上还设有可以观测内腔内部情况的视镜和吊耳,所述内容器通过与吊耳连接的吊带悬挂于检测筒体内。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检测筒体上设有与检测筒体的内腔相通的预留接口,所述预留接口处设有阀门。
[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检测筒体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一个排污口,底盖与震动平台之间还设有支撑杆。
[0010]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介质进口、介质出口、氮气置换口、真空度检测口、复合真空计接口和抽真空口处分别设有阀门。
[0011]一种应用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对绝热材料进行检测的检验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操作流程:S1取样:将绝热材料按照设定尺寸取样,精确到0.001g;S2烘干:试样在105
±
5℃下烘干24h;S3放置:将检测筒体打开,将绝热材料使用玻璃纤维带捆扎在内容器外壁上,做好检测筒体的密封和紧固;S4连接:将真空机组、氦质谱检漏仪、介质管路、复合真空计、氮气置换管路与对应接口进行连接,确保管路内无杂物,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S5充液:打开介质入口阀门,充装试验介质后关闭阀门;S6工作:准备工作完成后,启动真空机组并打开对应阀门对内腔进行抽真空作业,内腔压力小于检漏仪允许的最高压力后,开启氦质谱仪对系统进行检漏,要求系统漏率≤1.0
×
10
﹣9 Pa.m
³
/s;漏率满足要求后,内腔及样品漏放气速率试验按照:GB/T31480标准附录B要求进行;试样的放气速率试验应重复进行5次,取剔除了最大和最小2个结果后的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包括如下不同温度下的检验方法:一、超低温测试:模拟

196℃超低温工况时,打开介质入口阀门充装液氮,充装完成后关闭入口阀门,观察并记录内容器腔室的温度和压力;二、低温测试:模拟

20℃、

40℃或

80℃低温工况时,将介质入口接入压缩机或其他制冷系统,使其温度保持试验周期需要的范围内,观察并记录内容器腔室的温度和压力;三、常温测试:模拟常温工况时,无须充装任何介质,观察并记录内容器腔室的温度和压力;四、高温测试:模拟50℃高温工况时,将介质入口及出口接入热风/热油管道,使其温度保持在试验周期的范围内,观察并记录内容器腔室的温度和压力;包括如下不同状态下的检验方法:静态:模拟静态工况时,关闭震动平台,且保持装置附近无振动源;动态:模拟动态工况时,开启震动平台,且保持震动频率在设定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设有筒体、用于外表面缠绕绝热纸材料的内容器和充装介质的腔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绝热纸、绝热被等绝热材料的放气速率、静态蒸发率等性能检验,解决了使用单位对绝热材料进行来料检验时,只能检验其外观及包装情况,无法检验其性能的问题;还可以满足不同温度和不同状态下的模拟试验,也可以满足对不同品牌的绝热材料性能的比较,提高了检验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视镜,2.介质进口,3.紧固装置,4.氮气置换口,5.真空度检测口,6.预留接口,7.支撑杆,8.震动平台,9.排污口,10.小孔罩,11.抽真空口,12.检测筒体,13.复合真
空计接口,14.介质出口,15.温度传感器,16.压力传感器,17.内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14]参照图1,一种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及检验方法,包括震动平台和置于震动平台上的检测筒体,在所述检测筒体内设有一个外表面用于缠绕待检验绝热材料的内容器,所述内容器通过吊带悬挂于检测筒体的内腔中,内容器内设有用于充装模拟不同工况的介质的腔室;检测筒体上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通过软管与内容器的腔室相通;检测筒体上设有与检测筒体的内腔相通的氮气置换口、真空度检测口、复合真空计接口和抽真空口;检测筒体上设有与用于检测内容器的腔室温度和压力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0015]本实施例的检测筒体的顶部设有通过紧固装置与检测筒体连接的端盖,所述介质进口、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端盖的顶部。
[0016]本实施例的端盖上还设有可以观测内腔内部情况的视镜和吊耳,所述内容器通过与吊耳连接的吊带悬挂于检测筒体内。
[0017]本实施例的检测筒体上设有与检测筒体的内腔相通的预留接口,所述预留接口处设有阀门。
[0018]本实施例的检测筒体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一个排污口,底盖与震动平台之间还设有支撑杆。
[0019]本实施例的介质进口、介质出口、氮气置换口、真空度检测口、复合真空计接口和抽真空口处分别设有阀门。
[0020]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震动平台和置于震动平台上的检测筒体,在所述检测筒体内设有一个外表面用于缠绕待检验绝热材料的内容器,所述内容器通过吊带悬挂于检测筒体的内腔中,内容器内设有用于充装模拟不同工况的介质的腔室;检测筒体上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通过软管与内容器的腔室相通;检测筒体上设有与检测筒体的内腔相通的氮气置换口、真空度检测口、复合真空计接口和抽真空口;检测筒体上设有与用于检测内容器的腔室温度和压力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筒体的顶部设有通过紧固装置与检测筒体连接的端盖,所述介质进口、介质出口、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端盖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还设有可以观测内腔内部情况的视镜和吊耳,所述内容器通过与吊耳连接的吊带悬挂于检测筒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筒体上设有与检测筒体的内腔相通的预留接口,所述预留接口处设有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筒体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一个排污口,底盖与震动平台之间还设有支撑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进口、介质出口、氮气置换口、真空度检测口、复合真空计接口和抽真空口处分别设有阀门。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材料性能检验装置对绝热材料进行检测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流程:S1取样:将绝热材料按照设定尺寸取样,精确到0.001g;S2烘干:试样在105
±
5℃下烘干24h;S3放置:将检测筒体打开,将绝热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兰萍杨学忠解春洋彭庆涛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中远海运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