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97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1
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儿科喂药器技术领域,按压胶头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喂药管,喂药管的底部贯通连接有滴头,滴头设于保温层的底部的空腔中,空腔的底部贯通连接有一号导流管;保温层的侧边固定有喂水管,喂水管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出水管,一号导流管和二号导流管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入药口,入药口的下方设有入药嘴,入药嘴通过底座卡设于入药口中,入药嘴的上部外侧一体成型有数根凸起筋条,入药嘴的下部左右两侧一体成型有支撑条,入药嘴的底部开设有开口;能够对药物液体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减少因药液冷却而导致的儿科患者的不适,入药嘴不易扁塌、凹陷,且方便拆卸,能够对不同的儿科患者进行更换使用,实用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器


[0001]本技术涉及儿科喂药器
,具体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儿科的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经常要给儿科患者喂药,以便进行治疗,而部分液体药物,因口味甘苦,当儿科患者服用时,便产生极大的抗拒以及对药物的恐惧感, 因而导致喂药困难,给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使用儿科护理喂药器很有必要。现有喂药器不能对药液进行一定时间的保温,给儿科患者喂药时间通常较长,会出现药液还没有喝完但是药液已经冷却的情况,喂药且入药嘴设计不合理,容易被儿科患者抗拒时扭咬变形、扁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儿科护理用喂药器,能够对药物液体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减少因药液冷却而导致的儿科患者的不适,入药嘴不易扁塌、凹陷,且方便拆卸,能够对不同的儿科患者进行更换使用,实用性强。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喂药机构、喂水机构、按压垫、出水管、空腔、二号导流管、入药口和入药嘴;喂药机构包括按压胶头、喂药管、滴头和保温层,按压胶头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按压垫,按压胶头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喂药管,喂药管的外侧设有刻度线,喂药管设于保温层中部,喂药管的上方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挡块,挡块的下方连接有一号密封圈,喂药管的底部贯通连接有滴头,滴头的底部开设有滴孔,滴头设于保温层的底部的空腔中,空腔的底部贯通连接有一号导流管;喂水机构包括推柄、推杆、橡胶头和出水管,保温层的侧边固定有喂水管,喂水管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设于喂水管底部的空腔中,空腔的底部贯通连接有二号导流管,一号导流管和二号导流管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入药口,入药口的下方设有入药嘴,入药嘴的上部一体成型有底座,入药嘴通过底座卡设于入药口中,入药嘴的上部外侧一体成型有数根凸起筋条,入药嘴的下部左右对称两侧一体成型有支撑条,入药嘴的底部开设有开口。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温层的左侧和喂水管的右侧均固定有把手。
[0006]进一步地,推柄的底部固定有推杆,推杆的底部套设有橡胶头,橡胶头贴合设置在喂水管的内部,喂水管的顶部盖设有盖子,盖子的底部连接有二号密封圈,盖子和二号密封圈套设在推杆上,且盖子旋接在喂水管的顶部管口处,二号密封圈贴合设于喂水管的顶部开口处。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入药嘴的外围设有挡圈,挡圈上部设有螺纹套,挡圈通过螺纹套旋接固定在入药口的左右两侧,挡圈的内部粘设有海绵垫。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器,能够对药物液体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减少因药液冷却而导致的儿科患者的不适,
入药嘴不易扁塌、凹陷,且方便拆卸,能够对不同的儿科患者进行更换使用,实用性强,本使用新型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0009]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中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中入药嘴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技术中入药嘴的底部仰视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喂药机构1、喂水机构2、按压胶头3、按压垫4、挡块5、一号密封圈6、把手7、喂药管8、刻度线9、滴头10、滴孔11、一号导流管12、推柄13、推杆14、盖子15、二号密封圈16、海绵垫17、橡胶头18、出水管19、空腔20、二号导流管21、入药口22、入药嘴23、凸起筋条24、保温层25、注入口25

1、支撑条26、开口27、鸭嘴透气阀28、挡圈29、底座30、喂水管31、螺纹套32。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

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喂药机构1、喂水机构2、按压垫4、出水管19、空腔20、二号导流管21、入药口22和入药嘴23;喂药机构1包括按压胶头3、喂药管8、滴头10和保温层25,按压胶头3的两侧通过胶水对称固定设置有按压垫4,按压胶头3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喂药管8,喂药管8的外侧印设有刻度线9,喂药管8设于保温层25中部,喂药管8的上方左右两侧对称一体成型有挡块5,挡块5的下方连接有一号密封圈6,喂药管8的底部贯通连接有滴头10,滴头10的底部开设有滴孔11,滴头10设于保温层25的底部的空腔20中,空腔20的底部贯通连接有一号导流管12;喂水机构2包括推柄13、推杆14、橡胶头18和出水管19,保温层25的侧边一体成型有喂水管31,保温层25的左侧和喂水管31的右侧均一体成型有把手7,推柄13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推杆14,推杆14的底部套设有橡胶头18,橡胶头18贴合设置在喂水管31的内部,喂水管31的顶部盖设有盖子15,盖子15的底部连接有二号密封圈16,盖子15和二号密封圈16穿过推杆14后,螺纹旋接在喂水管31的顶部管口处,喂水管31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出水管19,出水管19设于喂水管31底部的空腔20中,空腔20的底部贯通连接有二号导流管21,一号导流管12和二号导流管21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入药口22,入药口22的下方设有入药嘴23,入药嘴23的上部一体成型有底座30,入药嘴23通过底座30卡设于入药口22中,入药嘴23的上边缘设有鸭嘴透气阀28,入药嘴23的上部外侧一体成型有数根凸起筋条24,入药嘴23的下部左右两侧对称一体成型有支撑条26,入药嘴23的底部开设有开口27,入药嘴23的外围设有挡圈29,挡圈29上部设有螺纹套32,挡圈29通过螺纹套32旋接固定在入药口22的左右两侧,挡圈29的内部通过胶水粘设有海绵垫17。
[001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首先将药物颗粒混合好,挤压按压胶头3,将药液从滴头10中吸入喂药管8中,利用开设于保温层25顶部的注入口25

1往保温层25中注入温度适宜的热水,将喂水管31插入保温层25的中部,保温层25可水浴保温药液不快速冷却,将挡块5和一号密封圈6固定于保温层25的顶部,将入药嘴23放入儿科患者嘴中,让挡圈29抵在
儿科患者的下巴处,可防止儿科患者将药液吐出时沾湿衣物,挤压按压胶头3,药液从一号导流管12中进入到入药嘴23,最终进入儿科患者的嘴中,凸起筋条24和支撑条26可使入药嘴23不扁塌、凹陷,若儿科患者有抗拒心理,则可以将喂水管31中注入温水或者是其他儿科患者喜爱且不对药液的药性产生影响的液体,将推杆14插入喂水管31中,向下压推柄13,橡胶头18会加速液体向下流出,可缓解儿科患者嘴中的苦涩,减少儿科患者的抗拒。...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喂药机构(1)、喂水机构(2)、按压垫(4)、出水管(19)、空腔(20)、二号导流管(21)、入药口(22)和入药嘴(23);喂药机构(1)包括按压胶头(3)、喂药管(8)、滴头(10)和保温层(25),按压胶头(3)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按压垫(4),按压胶头(3)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喂药管(8),喂药管(8)的外侧设有刻度线(9),喂药管(8)设于保温层(25)中部,喂药管(8)的上方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挡块(5),挡块(5)的下方连接有一号密封圈(6),喂药管(8)的底部贯通连接有滴头(10),滴头(10)的底部开设有滴孔(11),滴头(10)设于保温层(25)的底部的空腔(20)中,空腔(20)的底部贯通连接有一号导流管(12);喂水机构(2)包括推柄(13)、推杆(14)、橡胶头(18)和出水管(19),保温层(25)的侧边固定有喂水管(31),喂水管(31)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出水管(19),出水管(19)设于喂水管(31)底部的空腔(20)中,空腔(20)的底部贯通连接有二号导流管(21),一号导流管(12)和二号导流管(21)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入药口(22),入药口(22)的下方设有入药嘴(23),入药嘴(23)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