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划刺的穿透抑制型防刺布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31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防止划刺的穿透抑制型防刺布及其工艺,涉及服装生产技术领域,所述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进行三维平纹编织,使进行经纬平纹编织的同时根据层数进行Z向的层与层之间的平纹编织,使防刺布一体编织成型,使层与层之间紧密度更高,加强层与层之间的强度,通过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进行斜纹编织,交错分布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层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层在提高防刺布防刺性能的同时增加防刺布的亲水性,使防刺布柔软度增加,三维编织工艺简单方便,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批量生产使用。便于批量生产使用。便于批量生产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划刺的穿透抑制型防刺布及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生产
,具体为防止划刺的穿透抑制型防刺布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防刺服用于在遇到尖刀、尖锐物体等的切、割、砍、刮、蹭、划时保护穿着者不受伤害,适用于公安、武警、军队、保安、司机、玻璃加工等从业人员在有被割伤的危险下穿着,软质防刺服完全是由高性能化学纤维等其他柔软纤维组成,按照防刺材料的柔韧性、灵活程度,防刺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硬质防刺服、半硬半软质防刺服、软质防刺服在三种防刺服中,是最优秀的,高性能化学纤维不仅可以保持防刺服的防刺性能,并且纤维的柔软度远高于金属材料、密度远低于金属材料,在减轻了防刺服重量和维持穿着者的行动灵活性的基础上,也维持了防刺服这种对人身安全进行保护的作用,适合于制作软质防刺服的纤维种类如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kev l ar)纤维、聚对苯撑苯噁唑(PBO)纤维、据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纤维、蜘蛛丝等,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比模量和比强度非常高,防刺过程的剪切作用与拉伸作用中能产生更大的阻碍作用,提高织物的防刺性能,并且质轻,是最适合于制作防刺服的纤维原料。
[0003]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107664463A”公开的一种纯无纬布防刺服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刺服由纤维经过十字层叠技术织造的纯无纬布制备而成,其中,纯无纬布的织造需要纤维浸胶粘合,经特殊压制工艺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纯无纬布面密度为90

250g/m2,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纯无纬布制备的防刺服,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防刺服不能由无纬布制备的认知,大大拓宽了防刺服制备选用原材料的范围,所述纯无纬布防刺服具有较大的柔软度,质量较轻,人员穿着舒适性较高,较大程度提高了穿着人员的灵活性和作战机动性。
[0004]上述专利文件在进行防刺布的制造时仅仅采用多层无纬布通过纤维浸胶进行组合连接,使层结构之间粘接组合耗时间较久,生产工艺繁琐,不利于生产使用,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防止划刺的穿透抑制型防刺布及其工艺,解决了现有的防刺布生产工艺复杂,防刺性能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防止划刺的穿透抑制型防刺布及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9]Sp1:原料预处理,所述原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进行相同长度的裁剪;
[0010]Sp2:捻丝处理,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进行捻丝处理,采用三条长丝捻成一根,三根捻成一股,且捻度为300捻/米;
[0011]Sp3:三维平纹编织,所述三维平纹编织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股进行径向,纬向和Z向进行同时编织成型,所述三维平纹编织竖直层数为二十四层,且前八层和后八层均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股进行编织,中间八层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股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股交错层结构进行编织,得到立体的防刺布;
[0012]Sp4:裁剪,所述裁剪为对编织成型的防刺布边缘进行裁剪;
[0013]Sp5:封边,所述封边对裁剪后的防刺布缘进行双向锁边;
[0014]Sp6:收卷,所述封边后的防刺布从一端沿辊轴表面缠绕进行收卷。
[0015]优选的,所述三维平纹编织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股经纬方向编织工艺为平纹编织,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股经纬方向编织工艺为斜纹编织,且Z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股以层与层之间进行平纹编织。
[0016]优选的,所述三维平纹编织经向,纬向和Z向编织角度互相垂直,所述三维平纹编织径向,纬向,Z向之间间距均相同,所述三维平纹编织相邻竖直层与层之间编织面积相同。
[0017]优选的,所述三维平纹编织每层平纹密度为280
×
200根/10cm,且Z向平纹编织密度为280
×
200根/10cm。
[0018]优选的,所述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股经纬方向编织工艺为斜纹编织时相邻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股交错角度为45度。
[0019]优选的,所述三维平纹编织经向,纬向和Z向编织比例为1:1,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直径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直径相同。
[0020]优选的,所述三维平纹编织的相邻经线之间,相邻的纬线之间和相邻Z线之间的捻丝方向相反。
[0021]防止划刺的穿透抑制型防刺布,包括防刺布主体,所述防刺布主体包括防刺层,连接层和柔软层,所述防刺层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股水平方向平纹编织成型,所述柔软层采用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股水平方向平纹编织成型,所述连接层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股竖直方向平纹编织成型,且连接层编织依次穿过防刺层和柔软层进行编织,所述柔软层与防刺层1:1交错分布共设有8层,所述柔软层和防刺层交错的顶面和底面对称分布设有8层防刺层。
[0022](三)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防止划刺的穿透抑制型防刺布及其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进行三维平纹编织,使进行经纬平纹编织的同时根据层数进行Z向的层与层之间的平纹编织,使防刺布一体编织成型,使层与层之间紧密度更高,加强层与层之间的强度,防刺性能更好。
[0025]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进行三维平纹编织,通过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进行斜纹编织,交错分布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层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层在提高防刺布防刺性能的同时增加防刺布的亲水性,使防刺布柔软度增加,三维编织工艺简单方便,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批量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刺布结构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防刺布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
[0031]如图1

3所示,防止划刺的穿透抑制型防刺布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2]Sp1:原料预处理,原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进行相同长度的裁剪;
[0033]Sp2:捻丝处理,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进行捻丝处理,采用三条长丝捻成一根,三根捻成一股,且捻度为300捻/米;
[0034]Sp3:三维平纹编织,三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止划刺的穿透抑制型防刺布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p1:原料预处理,所述原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进行相同长度的裁剪;Sp2:捻丝处理,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进行捻丝处理,采用三条长丝捻成一根,三根捻成一股,且捻度为300捻/米;Sp3:三维平纹编织,所述三维平纹编织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股进行径向,纬向和Z向进行同时编织成型,所述三维平纹编织竖直层数为二十四层,且前八层和后八层均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股进行编织,中间八层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股和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股交错层结构进行编织,得到立体的防刺布;Sp4:裁剪,所述裁剪为对编织成型的防刺布边缘进行裁剪;Sp5:封边,所述封边对裁剪后的防刺布缘进行双向锁边;Sp6:收卷,所述封边后的防刺布从一端沿辊轴表面缠绕进行收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划刺的穿透抑制型防刺布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平纹编织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股经纬方向编织工艺为平纹编织,高强力粘胶纤维丝股经纬方向编织工艺为斜纹编织,且Z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股以层与层之间进行平纹编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划刺的穿透抑制型防刺布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平纹编织经向,纬向和Z向编织角度互相垂直,所述三维平纹编织径向,纬向,Z向之间间距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惠玲肖传淼谢婷华游淑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汉唐世家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