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隔热玄武岩-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248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隔热玄武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隔热用织物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军事、消防、航天、航空、工业和民用等。有关隔热用织物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在这些研究中,所用材料通常有芳纶1313纤维、三聚氰胺纤维、玻璃纤维、visil纤维、涂层碳纤维和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涉及多种织物结构,其中包括经编双针床间隔织物、涂层织物和接结组织等。
[0003]织物是纱线或纤维的集合体,纱线或纤维间存在大量空气,因此热量在织物中的传递同时受到纱线/纤维和空气性质的影响。对单纯织物来讲,其热传递过程包括通过纱线或纤维、空气的热传导,纱线或纤维间空隙的热对流和热辐射。但由于构成织物的纱线之间、纤维之间的孔隙较小,对一般织物来说,热传导在织物传热过程中的作用大于热对流和热辐射。在没有明显风力的环境中,织物内部空气层可近似看作是静止状态,由于静止空气导热系数小于一般的纤维材料,因此静止空气层的增加可以提升织物的隔热性能。然而,现有阻燃隔热织物的阻燃隔热性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具有优异的阻燃隔热性能和舒适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包括外层织物、间隔纱和内层织物,所述间隔纱同时与所述外层织物的表层和内层织物的表层交织;所述外层织物和间隔纱为玄武岩纤维纱线织物,所述内层织物为阻燃腈纶

棉纤维混纺纱线织物。
[0007]优选的,所述外层织物为平纹组织。
[0008]优选的,所述内层织物为双层板状组织,所述间隔纱与内层织物交织的玄武岩纱线包裹于双层板状组织内。
[0009]优选的,所述间隔纱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为4mm。
[0010]优选的,所述外层织物的经密为33/10cm,纬密为120/10cm。
[0011]优选的,所述内层织物的经密为66/10cm,纬密为240/10cm。
[0012]优选的,所述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的克重为1402.71g/m2。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按照外层织物和间隔纱为玄武岩纤维纱线织物,内层织物为阻燃腈纶

棉纤维混纺纱线织物,绘制上机图,将所得上机图输入SGA598型全自动剑杆织样机的控制台中,然后
将所述外层织物和内层织物对应的纱线进行穿综后,织造,得到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
[0015]优选的,进行所述穿棕前,将所述阻燃腈纶

棉纤维混纺纱线织物所用阻燃腈纶

棉纤维混纺纱进行并捻,所述并捻的条件为:捻线号数为30.00Tex,捻度为18.26捻/10cm,锭速为1771转/分,出条速度为10.00米/分钟。
[0016]优选的,所述SGA598型全自动剑杆织样机的工作气压为0.4~0.6MPa。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包括外层织物、间隔纱和内层织物,所述间隔纱同时与所述外层织物的表层和内层织物的表层交织;所述外层织物和间隔纱为玄武岩纤维纱线织物,所述内层织物为阻燃腈纶

棉纤维混纺纱线织物。本专利技术以玄武岩纤维纱线织物作为外层织物和间隔纱,玄武岩纤维属于无机纤维,极限氧指数大于68,热导率在25℃时为0.04W/m℃,阻燃和隔热性能良好,能够提高三维间隔机织物的阻燃隔热性能;同时利用三维间隔机织物的特殊结构(存在空气层,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抗压缩性)进一步提高织物的隔热性能;以阻燃腈纶

棉纤维混纺纱线织物作为三维间隔机织物的内层织物,舒适性优良,能够提高织物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利用三维间隔机织物的特殊结构、玄武岩纤维的阻燃隔热性能与阻燃腈纶/棉纤维纱线的舒适性,使织物同时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舒适性和阻燃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的透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的右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的穿综

穿筘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的纹版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的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包括外层织物、间隔纱和内层织物,所述间隔纱同时与所述外层织物的表层和内层织物的表层交织;所述外层织物和间隔纱为玄武岩纤维纱线织物,所述内层织物为阻燃腈纶

棉纤维混纺纱线织物。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殊说明,所需制备原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包括外层织物,所述外层织物为玄武岩纤维纱线织物,所述外层织物优选为平纹组织,所述外层织物的经密优选为33/10cm,纬密优选为120/10cm。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包括间隔纱,所述间隔纱与所述外层织物的表层交织;所述间隔纱为玄武岩纤维纱线织物,所述间隔纱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优选为4mm。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外层织物与间隔纱交织的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定,按照本领域熟知的三维间隔机织物的交织方式交织即可。
[0028]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玄武岩纤维纱线织物所用玄武岩纤维纱线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
选用本领域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玄武岩纤维纱线的规格为240D,来源于山西晋投玄武岩开发有限公司。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包括内层织物,所述内层织物为阻燃腈纶

棉纤维混纺纱线织物;所述内层织物的表层与间隔纱交织。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内层织物的表层与间隔纱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包括外层织物、间隔纱和内层织物,所述间隔纱同时与所述外层织物的表层和内层织物的表层交织;所述外层织物和间隔纱为玄武岩纤维纱线织物,所述内层织物为阻燃腈纶

棉纤维混纺纱线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织物为平纹组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织物为双层板状组织,所述间隔纱与内层织物交织的玄武岩纱线包裹于双层板状组织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纱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为4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织物的经密为33/10cm,纬密为120/1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隔热玄武岩

阻燃纤维三维间隔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织物的经密为66/10cm,纬密为240/10cm。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强吴改红靖逸凡张曼姚容程武捷张洁李甫贾潞张菂李静静杜琳琳李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