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照型双层加强型护套矿物质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16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0
一种辐照型双层加强型护套矿物质软电缆,包括导体,导体设置有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四个导体的外表面上均套接固定有内绝缘管,四个内绝缘管的外表面上均套接固定有包带,四个包带互不接触,四个包带的外表面上共同套接固定有填充支撑管,填充支撑管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有金属套,金属套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有外护套,填充支撑管的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中心加强筋,与原矿物绝缘电缆相比,结构新颖,材料先进,双层加强型护套,综合使用性能优越,防火性能优越,具有柔软、弯曲性能好、低烟无卤阻燃等特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敷设使用于现代建筑中,综合使用性能优越,安全环保,运行更加安全可靠。运行更加安全可靠。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辐照型双层加强型护套矿物质软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是一种辐照型双层加强型护套矿物质软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矿物绝缘电缆的工艺比较落后,大多数企业仍然参考十年前产品标准工艺进行开发生产销售矿物绝缘电缆,产品主体结构由单股铜导体、粉末矿物绝缘、光面铜护套、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外护套。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0004]1.电缆导体为单股结构,柔软性差。
[0005]2.电缆绝缘材料为粉末状,加工困难,长度受限制。
[0006]3.电缆铜护套为光面结构,弯曲性能差。
[0007]4.电缆外护层为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材料,安全环保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辐照型双层加强型护套矿物质软电缆,以解决柔软性差、加工困难及弯曲性能差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辐照型双层加强型护套矿物质软电缆,包括导体,导体设置有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四个导体的外表面上均套接固定有内绝缘管,四个内绝缘管的外表面上均套接固定有包带,四个包带互不接触,四个包带的外表面上共同套接固定有填充支撑管,填充支撑管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有金属套,金属套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有外护套,填充支撑管的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中心加强筋,中心加强筋设置在四个包带之间,填充支撑管的前端上部、前端下部、前端左部和前端右部均穿插固定连接有侧加强筋,四个侧加强筋与四个包带呈交替设置,中心加强筋的直径大于侧加强筋的直径。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填充支撑管的前端开设有安装槽、中心插槽和侧插槽,安装槽设置有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中心插槽设置在四个安装槽之间,侧插槽设置有四个,四个侧插槽与四个安装槽呈交替分布,四个安装槽的内圆周面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止动槽,填充支撑管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止动槽。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心插槽与中心加强筋穿插固定连接,侧插槽与侧加强筋穿插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包带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止动凸起,第一止动凸起为半球结构,包带穿插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内,第一止动凸起卡接固定在第一止动槽内。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金属套的内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止动凸起,第二止动凸起卡接固定在第二止动槽内。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二止动凸起靠近金属套内壁的一侧为圆柱结构,第二止动凸起远离金属套内壁的一侧为半球形结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辐照型双层加强型护套矿物质软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与原矿物绝缘电缆相比,本电缆具有结构新颖,材料先进,双层加强型护套,综合使用性能优越的优点。本电缆防火性能优越,具有柔软、弯曲性能好、低烟无卤阻燃等特性。通过设置第一止动凸起,第二止动凸起,在维持柔软性不变的情况下,增强了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抗拉性能更佳。本电缆可敷设使用于现代建筑中,综合使用性能优越,安全环保,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导体;2、内绝缘管;3、包带;4、填充支撑管;5、金属套;6、外护套;7、中心加强筋;8、侧加强筋;31、第一止动凸起;41、安装槽;42、第一止动槽;43、第二止动槽;44、中心插槽;45、侧插槽;51、第二止动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请参阅图1

图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辐照型双层加强型护套矿物质软电缆,包括导体1,导体1设置有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四个导体1的外表面上均套接固定有内绝缘管2,四个内绝缘管2的外表面上均套接固定有包带3,四个包带3互不接触,四个包带3的外表面上共同套接固定有填充支撑管4,填充支撑管4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有金属套5,金属套5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有外护套6,填充支撑管4的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中心加强筋7,中心加强筋7设置在四个包带3之间,填充支撑管4的前端上部、前端下部、前端左部和前端右部均穿插固定连接有侧加强筋8,四个侧加强筋8与四个包带3呈交替设置,中心加强筋7的直径大于侧加强筋8的直径。
[0024]填充支撑管4的前端开设有安装槽41、中心插槽44和侧插槽45,安装槽41设置有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中心插槽44设置在四个安装槽41之间,侧插槽45设置有四个,四个侧插槽45与四个安装槽41呈交替分布,四个安装槽41的内圆周面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止动槽42,填充支撑管4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止动槽43,可以起到方便连接固定包带3和金属套5的作用;中心插槽44与中心加强筋7穿插固定连接,侧插槽45与侧加强筋8穿插固定连接;包带3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止动凸起31,第一止动凸起31为半球结构,包带3穿插固定连接在安装槽41内,第一止动凸起31卡接固定在第一止动槽42内,可以起到提高包带3与填充支撑管4之间的连接牢固性的作用;金属套5的内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止动凸起51,第二止动凸起51卡接固定在第二止动槽43内,可以使金属套5
与填充支撑管4之间的连接更牢固;第二止动凸起51靠近金属套5内壁的一侧为圆柱结构,第二止动凸起51远离金属套5内壁的一侧为半球形结构,可以起到强化金属套5和填充支撑管4之间的连接牢固性的作用。
[0025]本实施例中,导体1采用绞合结构,将多根铜单丝按照正规排列方式绞合,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绞合分层进行,相邻层绞向相反,保证了导体1的紧密和结构稳定,导体1绞制后,导体1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内绝缘管2采用150℃辐照交联聚烯烃,内绝缘管2内缠绕有煅烧云母带,内绝缘管2外缠绕有无卤低烟阻燃带,填充支撑管4采用绕包云母带形式填充和包覆,结构紧凑,具有绝缘性能和耐火性能,金属套5采用纵包结构,扎纹成螺旋状,外护套6采用挤出结构,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均匀挤出包覆在外护套6的表面。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照型双层加强型护套矿物质软电缆,包括导体(1),其特征在于:导体(1)设置有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四个导体(1)的外表面上均套接固定有内绝缘管(2),四个内绝缘管(2)的外表面上均套接固定有包带(3),四个包带(3)互不接触,四个包带(3)的外表面上共同套接固定有填充支撑管(4),填充支撑管(4)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有金属套(5),金属套(5)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有外护套(6),填充支撑管(4)的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中心加强筋(7),中心加强筋(7)设置在四个包带(3)之间,填充支撑管(4)的前端上部、前端下部、前端左部和前端右部均穿插固定连接有侧加强筋(8),四个侧加强筋(8)与四个包带(3)呈交替设置,中心加强筋(7)的直径大于侧加强筋(8)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照型双层加强型护套矿物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填充支撑管(4)的前端开设有安装槽(41)、中心插槽(44)和侧插槽(45),安装槽(41)设置有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中心插槽(44)设置在四个安装槽(41)之间,侧插槽(45)设置有四个,四个侧插槽(45)与四个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亮赵云卫建良魏宜赵丰华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龙腾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