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芯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90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铜芯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导线、绝缘层、多股镀锡铜丝导体、导体组、导体组包带层、屏蔽层和缆芯;所述导线由多股镀锡铜丝导体外包绝缘层组成;所述导体组由四根导线绞合后外包导体组包带层和屏蔽层组成;所述四个导体组绞合后设置在缆芯内,缆芯为橡胶芯,内径小于四个导体组绞合后的外径,所述四个导体组压紧在缆芯内,所述缆芯的外周为外凸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电缆不能对内部的多组导线做到全面防护,阴雨天气电缆容易受潮受损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芯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铜芯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普通数据电缆的导体为单芯铜导体,长期使用由于氧化、发热等因素导体会变硬、变脆;电缆的传输单元不带屏蔽层,同频不能同缆传输,而且不适用于电磁干扰较大的场合;电缆的护层抗外力损伤能力弱。
[0003]改进后的电缆由多组导体组绞合而成,克服了同频不能同缆传输的缺陷,但是缆芯外部的防护不足,另外阴雨天气时,潮气或水分会沿着线缆纵向和径向间隙浸入,致使电缆绝缘层受潮老化。同时,有水分浸入就会导致导体氧化,增加导体单线间的接触电阻从而增加电缆缆芯电阻,导致电缆传输性能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电缆不能对内部的多组导线做到全面防护,阴雨天气电缆容易受潮受损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铜芯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包括导线、绝缘层、多股镀锡铜丝导体、导体组、导体组包带层、屏蔽层和缆芯;所述导线由多股镀锡铜丝导体外包绝缘层组成;所述导体组由四根导线绞合后外包导体组包带层和屏蔽层组成;所述四个导体组绞合后设置在缆芯内,缆芯为橡胶芯,内径小于四个导体组绞合后的外径,所述四个导体组压紧在缆芯内,所述缆芯的外周为外凸结构。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缆芯的外层增加设置第二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均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屏蔽层的外部设有硅胶保护层,硅胶保护层的外部设有吸水层,吸水层的外部设有外护套,吸水层内部填充有吸水颗粒。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吸水颗粒为活性炭颗粒或多孔硅胶颗粒。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轴向槽,轴向槽间隔一段距离绕外护套设有圆周槽与轴向槽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轴向槽在外护套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轴向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缆芯的外层增加设置降介层;所述降介层与缆芯接触的一侧设有与外凸结构相啮合的中空外凸结构。
[001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本技术的缆芯采用带有外凸结构的橡胶套,将四组导体组紧紧包裹在缆芯内,满足同缆不同频的传输需求,且带有凸起的缆芯能够减缓来自外界对电缆的压力,增大电缆的压力承受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和抗扭曲能力,对内部的多组导体组做到更
好的防护。
[0015]吸水层和外护套的设置有效防止外部雨水浸入电缆,并且吸水层防止潮气或水分进一步侵入电缆的内部,可有效保护电缆的正常使用。
[0016]导体组的包带层外包覆由镀锡铜丝编成的屏蔽层、在缆芯外增加设置第二屏蔽层,提高了电缆的屏蔽性能。
[0017]导体组的导体采用多股镀锡铜丝制成,增强了电缆的柔软性,而且长期使用不会因氧化、发热等因素而变硬、变脆,也方便敷设和维修。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导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如图1,2所示,本申请的一种铜芯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包括导线1、绝缘层2、多股镀锡铜丝导体3、导体组4、导体组包带层5、屏蔽层6和缆芯7。
[0022]导线1由多股镀锡铜丝导体3外包绝缘层2组成,导体组4由四根导线1绞合后外包导体组包带层5和屏蔽层6组成。四个导体组4绞合后设置在缆芯7内,缆芯7为橡胶芯,内径小于四个导体组4绞合后的外径,使得四个导体组4压紧在缆芯7内,另外缆芯7的外周为外凸结构71,能够减缓来自外界对电缆的压力,增大电缆的压力承受力,外凸结构71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且梯形长边的长度是梯形短边长度的1.5倍,使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另外抗扭曲性能更好。
[0023]在缆芯7的外层增加设置第二屏蔽层8,屏蔽层6和第二屏蔽层8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
[0024]第二屏蔽层8的外部设有硅胶保护层11,硅胶保护层11的外部设有吸水层9,吸水层9的外部设有外护套10,吸水层9内部填充有吸水颗粒91,吸水颗粒91为活性炭颗粒或多孔硅胶颗粒,当有潮气或水分透过外护套10侵入电缆内部时,吸水层9可以将其吸附,防止潮气或水分进一步侵入电缆的内部,可有效保护电缆的正常使用。
[0025]外护套10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轴向槽101,轴向槽101间隔一段距离绕外护套10设有圆周槽(图中未示),与轴向槽101相连接。在遭遇阴雨天气时,轴向槽101和圆周槽具有引流作用,雨水会沿轴向槽101和圆周槽流到地面。轴向槽101在外护套10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轴向槽101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可以减少电缆在运输中的摩擦力,减少电缆外护套10的损伤。
[0026]外护套10为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损、耐高温和阻燃性能。
[0027]为了降低了同轴电缆的损耗,在缆芯7的外层增加设置降介层12。降介层12与缆芯7接触的一侧设有与外凸结构71相啮合的中空外凸结构121,可有效降低介电常数和损耗。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芯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1)、绝缘层(2)、多股镀锡铜丝导体(3)、导体组(4)、导体组包带层(5)、屏蔽层(6)和缆芯(7);所述导线(1)由多股镀锡铜丝导体(3)外包绝缘层(2)组成;所述导体组(4)由四根导线(1)绞合后外包导体组包带层(5)和屏蔽层(6)组成;所述四个导体组(4)绞合后设置在缆芯(7)内,缆芯(7)为橡胶芯,内径小于四个导体组(4)绞合后的外径,所述四个导体组(4)压紧在缆芯(7)内,所述缆芯(7)的外周为外凸结构(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芯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缆芯(7)的外层增加设置第二屏蔽层(8);所述屏蔽层(6)和第二屏蔽层(8)均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芯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层(8)的外部设有硅胶保护层(11),硅胶保护层(11)的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东田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