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宝建专利>正文

一种防撞船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383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船体结构,包括船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贴合与所述船体侧壁外表面,所述内壳体上连接设有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减震结构的一侧的上下端一体成型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设有转辊,所述转辊上套接设有防撞层,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内壳体上的外杆,所述外杆远离所述内壳体的一端内部滑动设有内杆,所述外杆和所述内杆远离对方的端部侧壁上一体成型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固定设有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承受撞击,减少船体受到的震动,辅助船体脱离障碍物。辅助船体脱离障碍物。辅助船体脱离障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船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船体防撞
,具体是指一种防撞船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现行的船体防撞结构多通过在船体外侧挂接废弃汽车橡胶轮胎,由废弃轮胎去接受船体和碰撞物之间的挤压,这种防撞结构仅对平整的码头边缘有效,对于异型的障碍物无法有效地保护船体,且承受能力较差,面对平整障碍物也有着损坏船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承受撞击,减少船体受到的震动,辅助船体脱离障碍物的防撞船体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撞船体结构,包括船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贴合与所述船体侧壁外表面,所述内壳体上连接设有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减震结构的一侧的上下端一体成型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设有转辊,所述转辊上套接设有防撞层,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内壳体上的外杆,所述外杆远离所述内壳体的一端内部滑动设有内杆,所述外杆和所述内杆远离对方的端部侧壁上一体成型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固定设有气囊。
[000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所述内壳体用于和船体进行连接,所述外壳体能够便于更换能够有效保护内壳体,所述减震结构能够减少撞击力向船体的传递,所述转辊和所述防撞层相配和,能够减少撞击损伤,同时转动的效果能使船体发生偏转,当船体前方受到撞击时可以快速调转转船体方向,所述气囊能够减少减震结构的使用,降低成本,平衡浮力。
[0006]作为改进:所述外壳体由个互不相连的壳体组成,每个所述壳体的形状与其相配合的内壳体部分形状相同,在保障船体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用料、降低成本。
[0007]作为改进:所述减震结构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延长使用寿命,避免因生锈导致原有的功能丧失。
[0008]作为改进:所述防撞层为实心的筒状橡胶轮,能够有效防撞、防刮、防刺。
[0009]作为改进:所述外壳体的外侧挂接设有橡胶胎,成本较低,可以用来做最外层的简单防护。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撞船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撞船体结构的减震结构示意图。
[0012]如图所示:1、内壳体,2、减震结构,21、外杆,22、内杆,23、限位块,24、减震弹簧,3、外壳体,4、转辊,5、防撞层,6、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结合附图1和附图2,一种防撞船体结构,包括船体和内壳体1,所述内壳体1贴合与所述船体侧壁外表面,所述内壳体1上连接设有减震结构2,所述减震结构2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远离所述减震结构2的一侧的上下端一体成型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设有转辊4,所述转辊4上套接设有防撞层5,所述减震结构2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内壳体1上的外杆21,所述外杆21远离所述内壳体1的一端内部滑动设有内杆22,所述外杆21和所述内杆22远离对方的端部侧壁上一体成型设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之间设有减震弹簧24,所述外壳体3和所述内壳体1之间固定设有气囊6。
[0015]所述外壳体3由6个互不相连的壳体组成,每个所述壳体的形状与其相配合的内壳体1部分形状相同。
[0016]所述减震结构2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7]所述防撞层5为实心的筒状橡胶轮。
[0018]所述外壳体3的外侧挂接设有橡胶胎。
[0019]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内壳体1与船体相连,船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转辊4上的防撞层5与障碍物相接触,防撞层5的橡胶材质承受障碍物的撞击、剐蹭等损伤,避免金属钣金件受到损伤,防撞层5受到的撞击力,会在转辊4的旋转效果下产生向障碍物两侧的偏转力,促使船体发生一定的转向,外壳体3受到撞击力还会传递到减震结构2上,通过减震弹簧24的缓冲,来减少船体受到的瞬间撞击力,所述气囊6用于填充减震结构2之间的区域,减少减震结构2的使用,增加缓冲作用,为结构增加浮力。
[0020]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船体结构,包括船体和内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贴合与所述船体侧壁外表面,所述内壳体(1)上连接设有减震结构(2),所述减震结构(2)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远离所述减震结构(2)的一侧的上下端一体成型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设有转辊(4),所述转辊(4)上套接设有防撞层(5),所述减震结构(2)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内壳体(1)上的外杆(21),所述外杆(21)远离所述内壳体(1)的一端内部滑动设有内杆(22),所述外杆(21)和所述内杆(22)远离对方的端部侧壁上一体成型设有限位块(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宝建陈义彪王延敏
申请(专利权)人:赵宝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