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372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中的有机光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该延迟荧光材料的化学分子结构式如下,所述延迟荧光材料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的材料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所涉及的材料为常规性能优良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利用碳硼烷作为受体片段的延迟荧光材料能够实现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料能够实现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料能够实现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中的有机光电
,特别涉及一种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OLEDs)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固态照明,柔性透明显示等常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能够满足当下全世界对节约能源,低碳环保和绿色生活的要求。
[0003]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C.W.Tang与Van Slyke等人成功研制了二层式的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器件。该绿光OLED可用不到10V的低驱动电压实现1%的外量子效率,功率效率达到1.5lm/W,发光亮度高达1000cd/m2。而后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R H Friend等人制备了基于共轭聚合物PPV的聚合物发光器件,提高了器件寿命。1998年普林斯顿大学的S R Forrest等人研发采用过渡金属复合物的磷光染料PtOEP进行掺杂,器件理论内量子效率达到了100%。2012年,基于延迟荧光与激基复合物机制OLED突破了传统荧光内量子效率25%的限制达到了100%。近年来,延迟荧光成为研究的热点,因为基于延迟荧光的器件理论内量子效率能达到100%。
[0004]延迟荧光材料通常由给体片段和受体片段连接而成。但不是所有的给体片段和受体片段简单连接都能够得到延迟荧光材料。通常需要给体片段和受体片段上的电子云分布有较少的重叠,从而能够获得较小的单线

三线态能极差。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利用三线态激子反向隙间窜越到单线态辐射跃迁发出荧光。因此只有少部分的给体和受体通过特定的连接方式连接才能够发出延迟荧光。本次专利技术,利用了一种新型的受体材料——碳硼烷与常用的给体材料结合实现了延迟荧光,并且利用其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该材料利用碳硼烷作为受体片段,该器件能够实现大于普通荧光材料的外量子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延迟荧光材料,该延迟荧光材料的化学分子结构式如下。
[0008][000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流程如下:
[0010][0011]在氮气下将化合物1(2.30g,5mmol)和B10H12(SEt2)2(1.80g,6mmol)溶于45mL无水甲苯中,并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回流2天。冷却至环境温度后,添加甲醇(15mL)以淬灭残余的B10H12(SEt2)2,并在减压下除去溶剂。粗产物通过在碱性氧化铝上进行柱色谱纯化,得到目标碳硼烷化合物2。
[0012]具体的,所述延迟荧光材料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的材料应用。
[001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位于衬底表面的阳极层,位于阳极层上的功能层和位于该功能层上面形成的阴极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所述发光层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迟荧光材料。
[0014]具体的,所述空穴传输层或电子阻挡层所用材料为芳香族二胺类化合物或者芳香族三胺类化合物或咔唑类化合物或星形三苯胺类化合物或呋喃类化合物或螺形结构化合物或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具体的,所述电子传输层所用材料为金属配合物或者噁二唑类化合物或者喹喔啉类化合物或者含氮杂环化合物或者蒽类化合物或者有机硅材料或者有机硼材料或者有机硫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用洗涤剂、乙醇溶液和去离子水对透明导电基片ITO玻璃进行超声清洗,清洗后用干燥氮气吹干;其中,玻璃衬底上面的ITO膜作为器件的阳极层,ITO膜的方块电阻为15Ω/sq,膜厚为150nm;
[0018](2)将干燥后的基片移入紫外臭氧处理仪,对ITO玻璃进行紫外臭氧处理25min;
[0019](3)将衬底移入真空镀膜室中依次进行阳极层、包括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的功能层以及阴极层的制备,功能层按照器件结构依次蒸镀;
[0020](4)测试器件的电流-电压-亮度特性曲线,并测试器件的发光光谱特性。
[0021]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的阳极层、功能层和阴极层直接依次制备于衬底上,或者经过有机溶剂稀释后依次制备于衬底上;所述阳极层、功能层和阴极层是通过真空蒸镀、离子束沉积、离子镀、直流溅射镀膜、射频溅射镀膜、离子束溅射镀膜、离子束辅助沉积、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高密度电感耦合式等离子体源化学气相沉积、触媒式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电镀、旋涂、浸涂、喷墨打印、辊涂、LB膜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而形成。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所涉及的材料为常规性能优良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利用碳硼烷作为受体片段的延迟荧光材料能够实现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以碳硼烷为受体的延迟荧光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延迟荧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器件的电流密度

电压

亮度特性曲线;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器件的发光光谱;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器件的效率

亮度特性曲线。
[0028]其中,1、衬底,2、阳极层,3、空穴传输层,4、电子阻挡层,5、发光层,6、电子传输层,7、电子注入层,8、阴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图1展示了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以碳硼烷为受体片段的延迟荧光材料的结构。
[0031]如图2所示,器件的结构包括衬底1,阳极层2,空穴传输层3,电子阻挡层4,发光层5,电子传输层6,电子注入层7,阴极层8。其中阳极层2位于衬底1表面,空穴传输层3、电子阻挡层4、发光层5、电子传输层6及电子注入层7位于阳极层2和阴极层8之间。
[0032]本专利技术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衬底1为电极和有机薄膜层的依托,它在可见光区域有着良好的透光性能,有一定的防水汽和氧气渗透的能力,有较好的表面平整性,它可以是玻璃或柔性基片,柔性基片采用聚酯类、聚酞亚胺化合物中的一种材料或者较薄的金属。
[0033]本专利技术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阳极层2作为有机电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迟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延迟荧光材料的化学分子结构式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迟荧光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荧光材料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的材料应用。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衬底表面的阳极层,位于阳极层上的功能层和位于该功能层上面形成的阴极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所述发光层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迟荧光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或电子阻挡层所用材料为芳香族二胺类化合物或者芳香族三胺类化合物或咔唑类化合物或星形三苯胺类化合物或呋喃类化合物或螺形结构化合物或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所用材料为金属配合物或者噁二唑类化合物或者喹喔啉类化合物或者含氮杂环化合物或者蒽类化合物或者有机硅材料或者有机硼材料或者有机硫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3

5任一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钧议安欣威樊子卿张瀚文程溢川胡雨蒋果刘环宇陈仕熙初政道张瑞华王睿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灵睿奥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