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363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模组,包括一本体与一支撑座。支撑座又包括一外套筒、一固定件、一滑动筒与一弹性元件;固定件与外套筒连接,并具有一抵接部与多个滚轴,其中滚轴可于外套筒内滚动,使固定件可滑动于外套筒中;滑动筒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与本体连接,第二端与固定件连接;弹性元件设置于外套筒内,与抵接部抵接并支撑固定件与滑动筒,使滑动筒可定位于外套筒中的任一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显示器模组,可提高强度与大幅降低成本,还可将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降至最低,不但减少噪音,更有效改善滑动筒外观的摩擦痕迹,另外,支撑座的全部零件中仅需更换弹性元件,便可用以支撑不同重量的显示器面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模组,特别是一种加强支撑座的结构设计,使利用大量塑胶制成的支撑座具有足够的支撑力。
技术介绍
显示器的支撑座除了具有支撑显示器的功能外,亦可上下伸缩,以调整显示器的高度。在设计上的考量,必须兼顾结构的强度与良好的操作,因此一般现有的支撑座皆是利用金属制成的滑轨与滑槽相互嵌合,滑轨可于滑槽内滑动,使支撑座伸长或缩短,借以调整支撑座的长短。然而,利用大量金属制造的支撑座,虽可有效的支撑显示器,但利用金属为材料制作实在耗费成本,并不符合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而提出一种显示器模组,加强支撑座的结构设计,仅利用极少量的金属,且即使支撑座为塑胶所制成,亦足以支撑显示器模组的重量。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模组,包括一本体与一支撑座。支撑座又包括一外套筒、一固定件、一滑动筒与一弹性元件;固定件与外套筒抵接,并具有一抵接部与多个滚轴,其中滚轴可于外套筒内滚动,使固定件可滑动于外套筒中;滑动筒设置于外套筒中,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与本体连接,第二端与固定件连接;弹性元件设置于外套筒内,与抵接部抵接并支撑固定件与滑动筒,使滑动筒可定位于外套筒中的任一位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器模组,该外套筒具有一第一肋条组,该滑动筒具有一第二肋条组,该第一肋条组与该第二肋条组抵接,防止该滑动筒于该外套筒中转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器模组,该第一肋条组更包括多个第一肋条与多个第二肋条,该第二肋条组更包括多个第三肋条与多个第四肋条,该等第一肋条是位于该等第三肋条的外侧,而该等第二肋条是位于该等第四肋条的内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器模组,该等滚轴与该第一肋条组抵接,且该等滚轴可于该第一肋条组上滚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器模组,该支撑座更包括一底座,与该外套筒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器模组,该固定件更包括多个E型环,将该等滚轴固定于该固定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器模组,该支撑座更包括一盖体,设置于该外套筒,并与该滑动筒抵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器模组,该弹性元件为一定力弹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器模组,该外套筒与该滑动筒为塑胶所制成。本专利技术所述显示器模组,可弥补塑胶材料强度的不足,且整体支撑座的强度近似金属材料的强度,此一设计除了可提高强度与大幅降低成本外,还可将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降至最低,不但减少噪音,更有效改善滑动筒外观的摩擦痕迹,另外,支撑座的全部零件中仅需更换弹性元件,便可用以支撑不同重量的显示器面板上。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3A至图3D显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模组10组装顺序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模组10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支撑座200的立体分解图,图3A至图3D显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模组10组装顺序的剖面图。显示器模组10包括一本体100与一支撑座200,其中本体100连接一显示器面板300。如图2所示,支撑座200包括一外套筒210、一固定件220、一滑动筒230、一弹性元件240、一盖体250以及一底座260。请同时配合参见图3B,外套筒210为一上窄下宽的筒状结构,具有一第一肋条组211与一卡合部212,其中第一肋条组211又分为两个第一肋条211A与两个第二肋条211B。再次参见图3B,固定件220设置于外套筒210,包括一主体221一抵接部222、四根金属滚轴223以及四个E型环224。四根滚轴223的直径皆为5mm,并通过四个E型环224分别将四根滚轴223采用松配合的方式设置于主体221,如此,当固定件220置于外套筒210内时,滚轴223分别与外套筒210的第一肋条211A以及第二肋条211B抵接,并且滚轴223可于第一肋条211A与第二肋条211B上滑动。如图3C所示,滑动筒230设置于外套筒210中,具有一第一端E1、一第二端E2以及一第二肋条组231,其中第二肋条组231又分为两个第三肋条231A与两个第四肋条231B。滑动筒230的第一端E1与本体100连接,而第二端E2则与固定件220连接;当滑动筒230设置于外套筒210中时,外套筒210的第一肋条211A与滑动筒230的第三肋条231A抵接,而外套筒210的第二肋条211B与滑动筒230的第四肋条231B抵接,并且,第一肋条211A是位于第三肋条231A的外侧,而第二肋条211B是位于第四肋条231B的内侧,但不限于此,亦可以是第一肋条211A是位于第三肋条231A的内侧,而第二肋条211B是位于第四肋条231B的外侧。配合参见图3A,弹性元件240为一定力弹簧,具有一末端S,设置于外套筒210的卡合部212内,并与固定件220的抵接部222抵接,且可支撑固定件220与滑动筒230的重量,应注意的是,弹性元件240的弹力必须根据显示器面板的配重而决定,其必须可使组装完成的显示器模组的滑动筒230可定位于外套筒210中的任一位置。参见图3A至图3D,于组装时,先将弹性元件240与固定件220的抵接部222抵接,如图3A所示,并同时将固定件220与弹性元件240由外套筒210下方较宽的一端置入外套筒210中,再利用一治具由外套筒210上方较窄的一端伸入,将弹性元件240的一末端S拉入外套筒210的卡合部212内,如图3B所示,接着,将滑动筒230由外套筒210上方置入与固定件220连接,如图3C所示,下一步,将盖体250套入滑动筒230并设置于外套筒210上方的一端,将外套筒210与滑动筒230之间的间隙遮盖,最后,分别将外套筒210与底座260连接,滑动筒230与本体100连接即完成,如图3D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器模组10是利用金属滚轴223与塑胶补强的肋条211、231为主体的设计,以弥补塑胶材料强度的不足,且整体支撑座200的强度近似金属材料的强度,此一设计除了可提高强度与大幅降低成本外,金属滚轴223于肋条211、231上滚动可将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降至最低,不但减少噪音,更有效改善滑动筒230外观的摩擦痕迹,另外,支撑座200的全部零件中仅需更换弹性元件240,便可用以支撑不同重量的显示器面板(17英寸或19英寸)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变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附图中符号的简单说明如下10显示器模组100本体200支撑座210外套筒211第一肋条组211A第一肋条211B第二肋条212卡合部220固定件221主体222抵接部223金属滚轴224E型环230滑动筒231第二肋条组231A第三肋条231B第四肋条240弹性元件250盖体 260底座300显示器面板E1第一端E2第二端 S末端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模组包括一本体;一支撑座,包括一外套筒;一固定件,与该外套筒抵接,并具有一抵接部与多个滚轴,该滚轴可于该外套筒内滚动,使该固定件可滑动于该外套筒中;一滑动筒,设置于该外套筒中,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模组包括:一本体;一支撑座,包括:一外套筒;一固定件,与该外套筒抵接,并具有一抵接部与多个滚轴,该滚轴可于该外套筒内滚动,使该固定件可滑动于该外套筒中;一滑动筒,设置于该外套筒中,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与该本体连接,该第二端与该固定件连接;以及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外套筒内,与该抵接部抵接并支撑该固定件与该滑动筒,使该滑动筒可定位于该外套筒中的任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承宗
申请(专利权)人:达裕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