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HARZ专利>正文

模具的冲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669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执行冲裁加工时产生废料上浮的新型模具的冲模。其构成具备:冲模主体(4),沿被加工材料(M)的冲裁方向形成有相对于冲头(24)的外周面具有间隙(C)的冲孔(42);以及细长的阻力部件(41),在比所述冲孔的上表面更靠下方的位置沿与所述冲裁方向交叉的方向嵌合于所述冲模主体的内部,并且其前端部突出至在使所述冲头在冲孔中进退时与冲裁废料(S)的一部分接触的位置。与冲裁废料(S)的一部分接触的位置。与冲裁废料(S)的一部分接触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的冲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冲模,特别涉及一种抑制在执行冲裁加工时产生废料上浮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将金属板等被加工材料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的方法之一,有冲裁加工。冲裁加工例如通过制作组装有圆形、矩形等要冲裁的形状所对应的冲头(Punch)与冲模(Die)的上下一组模具、并利用安装于冲压机的模具夹着被加工材料进行冲压来进行。
[0003]一般来说,配置于下模具的冲模在冲孔的下方设有比冲孔扩展了内周的排出孔。在使冲头在冲孔中进退时产生的冲裁废料通过该排出孔从冲模下落而排出。然而,偶尔会产生冲裁废料不从冲模下落而是浮起并载置于被加工材料的表面上的“废料上浮”的情况。关于产生废料上浮的理由,作为一个例子,认为在冲头上升时冲孔的内部空间减压而向上方被拉拽、冲头与冲裁废料之间被作用磁而向上方被拉拽、或者由于涂覆的加工油的张力而被拉拽等。
[0004]作为废料上浮对策,研究了在冲孔的内周面形成突起部。然而,若沿冲裁方向在纵向上形成突起部,则在冲头到达最下点之前产生的摩擦较大,担心冲模的耐久性。而且,在一体地形成突起部的情况下,冲模自身的制作变难。另外,若在冲孔的内周面在整周上形成板状的突起部,则即使废料上浮的产生得以抑制,也担心卡挂程度较大而产生冲裁废料堵在冲模内的排出不良的情况。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9-194330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9-81534号公报/>[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25719
[0010]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166102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5-1545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将要解决的课题
[0013]即,本专利技术基于这种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执行冲裁加工时产生废料上浮的新型模具的冲模。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在于,抑制废料上浮的产生,并且抑制冲裁废料从冲模内排出不良的情况。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如以下所述。
[0017](1)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的冲模的特征在于,具备:冲模主体,在被加工材料的冲裁方向
上形成有冲孔,该冲孔相对于冲头的外周面具有间隙;以及细长的阻力部件,在比所述冲孔的上表面更靠下方的位置沿与所述冲裁方向交叉的方向嵌合于所述冲模主体的内部,并且其前端部突出至在使所述冲头在冲孔中进退时与冲裁废料的一部分接触的位置。
[0018](2)所述阻力部件的优选的一个例子是棒状部件。
[0019](3)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阻力部件是圆柱或者椭圆柱的棒状部件。
[0020](4)所述阻力部件作为优选的其他例是柱塞,具备:前端部,突出至与冲裁废料的一部分接触的位置;以及弹性部件,朝向突出方向对该前端部施力。
[0021]专利技术效果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具备沿与冲裁方向交叉的方向嵌合于冲模主体的内部的细长的形状的、且前端部突出至使冲头在冲孔中进退时与冲裁废料的一部分接触的位置的阻力部件,能够在执行冲裁加工时使阻力部件的前端部接触冲裁废料,利用其摩擦阻力,能够抑制冲裁废料被上升的冲头拉拽而浮起。另一方面,细长的阻力部件由于与冲裁废料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能够抑制冲裁废料在冲模主体的内部堵住而不动的排出不良。而且,由于沿与冲裁方向交叉的方向嵌合于冲模主体的内部,因此能够提高阻力部件自身的耐久性。此外,还有冲模自身的制作不那么困难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的整体构成图。
[0024]图2是上述模具的冲模的俯视图与纵剖视图。
[0025]图3是表示利用上述冲模与冲头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冲孔加工的情形的说明图。
[0026]图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具的冲模的俯视图与纵剖视图。
[0027]图5是表示利用上述冲模与冲头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冲孔加工的情形的说明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模具
[0030]2ꢀꢀ
上模具
[0031]24 冲头
[0032]3ꢀꢀ
下模具
[0033]34 冲模
[0034]4ꢀꢀ
冲模主体
[0035]41 阻力部件
[0036]42 冲孔
[0037]5ꢀꢀ
柱塞(plunger)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一边参照随附的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模具的冲模。但是,并非由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进行任何限定性解释。
[0039](第一实施方式)
[0040]图1示出了依据本实施方式的模具1的整体。在实际的产品加工中,有使用多组冲头与冲模、或利用一个模具同时进行拉深等其他加工的情况,但为了容易理解专利技术,在图1
中例示了通过一组冲头与冲模进行冲孔加工(穿孔加工)的典型的模具1。
[0041]如图1所示,模具1由一组上模具2与下模具3构成。上模具2例如利用未图示的凸缘型模柄(shank)安装于冲压机的滑动件。另一方面,下模具3安装于冲压机的垫板上。上模具2在最上段位置配置有冲头保持件(punch holder)21,在其下表面侧配置有背板(backing plate)22与冲头接板(punch plate)23。在上模具2的中央部,在冲头接板23固定有用于将被加工材料M圆形冲孔的圆柱状的冲头24。而且,在上模具2利用脱模螺栓26悬吊支承有脱模板(stripper plate)25。脱模螺栓26利用沿轴向配置的弹簧26a的伸长作用将脱模板25向下方侧施力。
[0042]在冲头接板23固定配置有圆柱状的脱模引导件27。脱模引导件27贯通形成于脱模板25的圆形孔而进一步延伸至下方,在执行冲裁加工时,将会穿入形成于后述的冲模接板32的圆筒状的导套(guide bush)36。而且,在冲头保持件21设有供设于后述的冲模保持件31的圆柱状的导柱(guide pist)37穿入的圆筒状的导套28。
[0043]另一方面,下模具3在最下段位置配置有冲模保持件31,在其上表面侧配置有背板33与冲模接板32。在下模具3的中央部,在冲模接板32固定配置有用于与冲头24协作地将被加工材料M的表面圆形冲孔的圆筒状的冲模34。而且,在冲模接板3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将被加工材料M定位的销35。
[0044]在冲模接板32与背板33设有在执行冲压加工时供上模具2的脱模引导件27穿入的圆筒形的导套36。而且,在冲模保持件31设有供设于上模具2的圆筒形的导套28穿入的圆柱状的导柱37。
[0045]接着,参照图2中的(a)的俯视图与图2中的(b)的纵剖视图,冲模34具备形成为圆筒形的冲模主体4和固定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冲模,其特征在于,具备:冲模主体,在被加工材料的冲裁方向上形成有冲孔,该冲孔相对于冲头的外周面具有间隙;以及细长的阻力部件,配置于比执行冲裁加工时的所述冲头的最下点更靠下方的位置,从所述冲模主体的外周侧嵌合于所述冲模主体的内部的孔,并且所述阻力部件的前端部突出至在使所述冲头在冲孔中进退并到达所述最下点时与冲裁废料的一部分接触并保持该冲裁废料的位置,所述冲模主体的内部的孔是从所述外周侧开始沿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HARZ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