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14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用于效消除剪切力对棒材产生的振动。包括托辊输送装置,所述托辊输送装置上从输送前端到输送后端排列设置有多个可以转动的滚筒,所述托辊输送装置的输送前端的下侧具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梁,输送后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托辊输送装置的输送后端的最后一个滚筒同轴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托辊输送装置的两侧,且支撑座的下侧设置有竖直的连接座,连接座的上侧与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梁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支撑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支撑。一弹簧支撑。一弹簧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棒材生产时的收集
,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

技术介绍

[0002]棒材定尺剪后辊道台架是棒材生产线收集区的主要设备之一,其作用主要是收集棒材和输送棒材。在生产过程中,配合定尺机、定尺剪和其他辅助设备,将100米左右长的棒材进行分段剪切,得到定尺长度为9米或12米的棒材产品。按照工艺设计要求,定尺剪前后均设有辊道台架,定尺剪设有上下剪刃,下剪刃固定不动,在剪切过程中,上剪刃向下运动,完成剪切动作。
[0003]因此剪切时,与下剪刃剪保持固定不动的前辊道台架不受向下的剪切力作用。而定尺剪后辊道台架则受棒材传递过来的上剪刃向下剪切时产生的剪切力作用,根据剪后辊道台架与定尺剪的距离和棒材尺寸大小及温度不同,传递到辊道台架上的力也有所不同,规格较大的棒材产品产生的作用力大,规格较小时产生的作用力相对较小,但无论作用力大小,对剪后辊道台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该振动若得到不到有效消除时,一方面会影响剪后辊道台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棒材会产生一个反弹力,将9米或12米定尺的棒材尾部弹出边板外,无法顺利运送到下一工序。
[0004]并且当棒材弹出边板时,须人工处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用于设置在定尺剪与定尺剪后方的输送装置之间,其过渡输送的作用,目的在于用于效消除剪切力对棒材产生的振动,避免振动和剪切力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棒材飞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包括托辊输送装置,所述托辊输送装置上从输送前端到输送后端排列设置有多个可以转动的滚筒,所述托辊输送装置的输送前端的下侧具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梁,输送后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托辊输送装置的输送后端的最后一个滚筒同轴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托辊输送装置的两侧,且支撑座的下侧设置有竖直的连接座,连接座的上侧与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梁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支撑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支撑。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座下侧设置第二底座,所述连接座可相对于第二底座上下滑动地连接在第二底座上,并在第二底座与连接座之间设置第二弹簧支撑。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底座两侧设置有竖直的U型槽,所述连接座两侧具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插入到U型槽中与U型槽滑动配合,并使支撑臂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支撑轴。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臂之间通过固定梁刚性连接,所述U型槽的下端通过底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支撑在固定梁与底梁之间。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托辊输送装置的两侧具有导向板。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底座与支撑梁之间还支撑有气缸,所述气缸下端铰接在第一底座上,上端铰接在支撑梁上。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气缸的缸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气缸的活塞杆缩回位置的第一磁环检测开关。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气缸受支撑梁下压缩回一定距离后向气缸内冲入气压以使气缸伸长,伸长一定距离后释放全部或部分气缸内的气压。
[00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气缸伸长距离由第二磁环检测开关检测判断。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用于设置在定尺剪与定尺剪后方的输送装置之间,其过渡输送的作用,目的在于用于效消除剪切力对棒材产生的振动,避免振动和剪切力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棒材飞弹。
[0018]在棒材剪切过程中,可以有效消除定尺剪剪切棒材后剪切力对棒材产生的振动,避免振动和剪切力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棒材飞弹,降低了棒材翻乱和棒材端部弹出辊道台架两侧立板而造成设备损伤的风险,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托辊输送装置

1、滚筒

2、支撑梁

3、支撑座

4、支撑轴

5、连接座

6、第一底座

7、第一弹簧

8、第二底座

9、第二弹簧

10、U型槽

11、支撑臂

12、固定梁

13、底梁

14、导向板

15、气缸

16、第一磁环检测开关

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阅图1

2,一种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包括托辊输送装置1,所述托辊输送装置1上从输送前端到输送后端排列设置有多个可以转动的滚筒2,所述托辊输送装置1的输送前端的下侧具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梁3,输送后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上设置有与托辊输送装置1的输送后端的最后一个滚筒2同轴的支撑轴5,所述支撑轴5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托辊输送装置1的两侧,且支撑座4的下侧设置有竖直的连接座6,连接座6的上侧与支撑轴5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梁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底座7,所述第一底座7与支撑梁3之间通过第一弹簧8支撑。
[0024]因为定尺剪剪切棒材后,棒材的后端会下坠到输送装置上,加之棒材收到剪切后
的瞬间棒材末端剪切位置会因剪切受力产生弹晃跳动,从而出现了棒材棒材尾部弹出边板外,无法顺利运送到下一工序。但是在定尺剪与后续输送装置之间设置了本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后,通过本装置作为过渡,棒材从定尺剪穿过后,棒料的前端可以在托辊输送装置中以滚筒作为支撑穿行,并在所述托辊输送装置1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板15以防止棒材在输送过程中跑偏不能有效和后续输送装置对接,当棒材向前输送一定距离后,获得一定长度,比如得到定尺长度为9米或12米,然后通过定尺剪剪切棒材而获得棒材产品。
[0025]剪切后棒材末端因受剪切力或剪切后末端下坠导致的弹力,棒材末端产生的力作用于托辊输送装置的输送前端,由于托辊输送装置的输送前端通过第一弹簧支撑支撑,且托辊输送装置是可以绕支撑轴转动的,所以在第一弹簧的支撑下托辊输送装置的输送前端随棒材末端施力下沉而抵消了剪切后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包括托辊输送装置(1),所述托辊输送装置(1)上从输送前端到输送后端排列设置有多个可以转动的滚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输送装置(1)的输送前端的下侧具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梁(3),输送后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上设置有与托辊输送装置(1)的输送后端的最后一个滚筒(2)同轴的支撑轴(5),所述支撑轴(5)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托辊输送装置(1)的两侧,且支撑座(4)的下侧设置有竖直的连接座(6),连接座(6)的上侧与支撑轴(5)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梁(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底座(7),所述第一底座(7)与支撑梁(3)之间通过第一弹簧(8)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6)下侧设置第二底座(9),所述连接座(6)可相对于第二底座(9)上下滑动地连接在第二底座(9)上,并在第二底座(9)与连接座(6)之间设置第二弹簧(10)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定尺剪后端的减振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9)两侧设置有竖直的U型槽(11),所述连接座(6)两侧具有支撑臂(12),所述支撑臂(12)插入到U型槽(11)中与U型槽(11)滑动配合,并使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朝开翟勇强熊波练昌王国祚彭浩波颜伟张东升吴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