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及通风过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209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及通风过滤方法。它包括机械风机房、过滤风机房和自然通风风道,所述机械风机房、过滤风机房和自然通风风道布置在同一开挖洞室内,所述机械风机房布置于进风隧道后侧,所述过滤风机房位于机械风机房后侧,所述过滤风机房布置于排风隧道前侧;所述自然通风风道位于洞室上半部分,并且位于机械风机房和过滤风机房上部,所述机械风机房内设有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结构,在同一开挖洞室内,通过利用局部扩挖的空间高差及前后顺序位置整合,实现了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过滤通风及建(构)筑物集成,最大程度减少了地下洞室群的建设规模及开挖尺寸,可以获得较好的技术及经济性能。可以获得较好的技术及经济性能。可以获得较好的技术及经济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及通风过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低、中放射性水平固体废物岩洞处置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及通风过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低、中放射性水平固体废物岩洞处置工程设置在地下封闭空间内,运行期地下岩洞系统内有人员活动。为保障岩洞处置及人员运行的安全,应设置地下通风系统,该系统需要满足:1、运行期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要求;2、空气湿度要求;3、放射性气溶胶过滤及处理要求;4、绿色节能及环保要求。因此,岩洞内通风系统的应用场景需要分别满足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过滤处置等三种主要功能需求。
[0003]上述多种功能通常通过设置三个独立的风道予以解决,而机械风机房和过滤风机房的尺寸都较大,如设置独立的风道用于放置机械风机房和过滤风机房,则地下洞室群的开挖尺寸及建设规模较大,不利于地下洞室群的长期围岩稳定、技术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地下洞室的空间效应,在单一洞室内,进行自然通风道、机械通风道及其设备、放射性气体过滤设备系统的集成布置,克服现有单一通风技术方案无法满足处置岩洞内通风、过滤和节能需求的不足,提供一种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及通风过滤方法。实现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过滤系统有效结合。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包括机械风机房、过滤风机房和自然通风风道,所述机械风机房、过滤风机房和自然通风风道布置在同一开挖洞室内,所述机械风机房布置于进风隧道后侧,所述过滤风机房位于机械风机房后侧,所述过滤风机房布置于排风隧道前;所述自然风道位于开挖洞室上半部分,并且位于机械风机房和过滤风机房上部,所述机械风机房内设有机械风机。
[0006]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自然通风风道包括第一自然风道和第二自然风道,所述第一自然风道位于机械风机房上部,所述第二自然风道位于过滤风机房上部。
[0007]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机械风机房进出口设有机械通风风阀,所述过滤风机房进出口设有过滤通风风阀,所述第一自然风道进口设有第一道自然通风风阀,所述第二自然风道进口设有第二道自然通风风阀。
[0008]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机械风机房进口上部设有第一道钢筋混凝土隔墙,所述第一道自然通风风阀设置于第一道钢筋混凝土隔墙内,所述机械风机房风阀设置于第一道钢筋混凝土隔墙下部,所述第一道钢筋混凝土隔墙中间设有机械风机房密闭门。
[0009]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过滤风机房上部设有第二道钢筋混凝土隔墙,所述第二道自然通风风阀设置于第二道钢筋混凝土隔墙内,所述过滤通风风阀设置于第二道钢筋混凝土隔墙下部,所述第二道钢筋混凝土隔墙下部中间设有过滤风机房密闭门。
[0010]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过滤风机房前侧依次连通连接段、机械风机房、进风隧道
扩大段和进风隧道。
[0011]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过滤风机房后侧依次连通排风隧道扩大段和排风隧道。
[0012]一种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的通风过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自然通风:冬季,岩洞内部温度高于外界温度,空气密度低,岩洞内部空气经由进风隧道从排风隧道逸出;
[0014](2)、机械通风:夏季,岩洞内部气温低于外界温度,外部空气从排风隧道倒灌进入岩洞,通过机械风机房,将岩洞内部空气过滤后排出;
[0015](3)、过滤通风:当岩洞内部因处置大量固体废物而导致辐射性气溶胶的存在,检测到岩洞内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超标,通过过滤风机房,将岩洞内部空气过滤后排出。
[0016]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1)、自然通风:关闭机械通风风阀和过滤通风风阀,打开机械风机房上部第一道自然通风风阀和过滤风机房上部第二道自然通风风阀;关闭机械风机房密闭门、过滤风机房密闭门,使空气从处置岩洞内部经过进风隧道、进风隧道扩大段、机械风机房上部第一自然风道、过滤风机房上部第二自然风道、排风隧道扩大段和排风隧道排出到排风口外;
[0017](2)、机械通风:关闭机械风机房上部第一道自然通风风阀和过滤通风风阀,打开机械通风风阀和过滤风机房前第二道自然通风风阀;打开机械风机房密闭门、关闭过滤风机房密闭门,使空气从处置岩洞内部经进风隧道、进风隧道扩大段、机械风机房、连接段、过滤风机房上部第二自然风道、排风隧道扩大段和排风隧道排出;
[0018](3)、过滤通风:关闭机械通风风阀和过滤风机房上部第二道自然通风风阀,打开机械风机房上部第一道自然通风风阀和过滤通风风阀,关闭机械风机房密闭门、打开过滤风机房密闭门,使空气从处置岩洞内部经进风隧道、进风隧道扩大段、机械风机房上部第一自然风道、连接段、过滤风机房、排风隧道扩大段和排风隧道排出。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机房、风阀的开、闭组合,避免了人员运行通道、机械风机房内部机械设备可能受到的有毒气体及放射性气溶胶污染,并可使有毒气体及放射性气溶胶经过滤风机房处置后,实现达标排放。
[0020]同时,结构机械风机房和过滤风机房采用前后布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岩洞断面尺寸及规模,提高岩洞的空间利用率和自然稳定性,进而降低设计和建造难度、节省工程投资。
[0021]专利技术提出的结构,在同一风道的岩洞空间内,通过利用局部扩挖的空间高差及前后顺序位置整合,实现了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过滤系统的风道及建(构)筑物结构集成,最大程度减少了地下洞室群的规模及尺寸,可以获得较好的技术及经济性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断面图;
[0023]图2为图1中A

A剖面图;
[0024]图3为图1中B

B剖面图。
[0025]图中:1

进风隧道;2

进风隧道扩大段;3

第一自然风道;4

连接段;5

第二自然风道;6

排风隧道扩大段;7

排风隧道;8

机械风机房;9

过滤风机房;10

第一道钢筋混凝土隔墙;11

第二道钢筋混凝土隔墙;12

第一道自然通风风阀;13

第二道自然通风风阀;14

机械通风风阀;15

过滤通风风阀;16

机械风机房密闭门;17

过滤风机房密闭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定。
[002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械风机房8、连接段4、过滤风机房9和自然通风风道,所述机械风机房8、过滤风机房9和自然通风风道布置在同一开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风机房、过滤风机房和自然通风风道,所述机械风机房、过滤风机房和自然通风风道布置在同一开挖洞室内,所述机械风机房布置于进风隧道后侧,所述过滤风机房位于机械风机房后侧,所述过滤风机房布置于排风隧道前;所述自然风道位于开挖洞室上半部分,并且位于机械风机房和过滤风机房上部,所述机械风机房内设有机械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通风风道包括第一自然风道和第二自然风道,所述第一自然风道位于机械风机房上部,所述第二自然风道位于过滤风机房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风机房进出口设有机械通风风阀,所述过滤风机房进出口设有过滤通风风阀,所述第一自然风道进口设有第一道自然通风风阀,所述第二自然风道进口设有第二道自然通风风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风机房进口上部设有第一道钢筋混凝土隔墙,所述第一道自然通风风阀设置于第一道钢筋混凝土隔墙内,所述机械风机房风阀设置于第一道钢筋混凝土隔墙下部,所述第一道钢筋混凝土隔墙中间设有机械风机房密闭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风机房上部设有第二道钢筋混凝土隔墙,所述第二道自然通风风阀设置于第二道钢筋混凝土隔墙内,所述过滤通风风阀设置于第二道钢筋混凝土隔墙下部,所述第二道钢筋混凝土隔墙下部中间设有过滤风机房密闭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风机房前侧依次连通连接段、机械风机房、进风隧道扩大段和进风隧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地下通风构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风机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吕文韬刘羽李同同张风马健董安雨马建宗韩前龙尹文成张国强高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