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柃专利>正文

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185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属于竹缠绕复合管领域,其包括制衬机、缠绕机、脱模机、修整机和上料机,其中,制衬机用于在管模具上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内衬层,缠绕机用于在内衬层上缠绕竹基增强层,修整机用于给经固化后喷涂过外防护层的竹缠绕复合管端部进行修整,以制备承插口,脱模机用于将管模具从竹缠绕复合管中脱离,上料机用于提供竹粉供给。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制衬过程中淋浇十分灵活可控,缠绕工位具有双工作台,模具移动空间充分,省略了回流系统,修整工位磨刀轴实现密封,修磨完后即能进行喷涂,脱模过程的卡抓过程更为有力和合理,上料机结构更为精简,输料稳定可靠。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备整个系统结构更为合理,生产更为高效。生产更为高效。生产更为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竹缠绕复合管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竹缠绕复合管是一种以竹材为基体材料,以热固性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缠绕工艺加工成型的新型生物基管道,替代螺旋焊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等传统管道,可广泛应用于农水、石化、城建、住宅、储运等领域,竹缠绕复合管具有资源可再生、重量轻、节能低碳、防火耐水、抗震抗沉降能力强、初始力学性能好、稳定性高、保温性能好、抗冻能力强、施工安装方便、综合成本低等优势。
[0003]目前,常见的竹缠绕复合管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在管模具上制备内衬层、竹材的处理、在内衬层上缠绕竹材形成结构层、固化、修整、脱模、在管表面做防护涂层等几大环节。制备内衬层是竹缠绕复合管加工中首个关键环节,需要在管模具表面淋浇胶黏剂,现有制衬机中的淋胶槽均是固定向下倾斜一定角度以实现淋胶动作,但是这样会导致淋胶完成后,淋胶槽中的胶黏剂仍会滴落,造成胶黏剂的浪费。
[0004]在内衬层上缠绕竹材形成结构层是竹缠绕复合管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国专利CN105415698A公开了一种竹缠绕管状制品成型机,通过竹篾带送料装置对模具表面内衬层上缠绕竹篾带制备增强层。但是仅仅缠绕竹篾带往往达不到竹缠绕复合管管体强度和刚度需求,因此通常会在增强层之间增加辅助增强层,辅助增强层是由树脂和填料混合而成的胶泥层,填料为无机填料或天然植物填料。现有的竹篾缠绕设备无法同时实现辅助增强层的制备,所以需要对现有的增强层制备装置进行改进。
[0005]竹缠绕复合管使用时,一般是利用束节将两段复合管安装在一起,为了装配方便,需要利用修整机对竹缠绕复合管端部的外壁进行加工修整以加工插口段,便于管廊的顺利插入。同时,竹缠绕复合管在缠绕结构层后还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喷涂加工,通常需要专门设置额外的喷涂设备。这样,加工设备多,操作繁琐,且由于竹缠绕复合管体积很大,在不同设备之间转运十分麻烦。
[0006]脱模是竹缠绕复合管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相应地,需要可靠、有效脱出管模具的脱模机。竹缠绕复合管为大型缠绕制品,长度达到几十米,且重量极大,现有的脱模设备由于不能很好地固定复合管导致无法实现竹缠绕复合管的有效脱模。
[0007]此外,在一些复合管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竹粉,如何实现竹粉在整个生产环节中流畅运输是竹缠绕复合管竹粉上料机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0008]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以克服现有的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的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通过对制衬机、缠绕机、脱模机、修整机和上料机各个环节进行改进,使得制衬过程中淋浇十分
灵活可控,缠绕工位具有双工作台,模具移动空间充分,省略了回流系统,修整工位磨刀轴实现密封,修磨完后即能进行喷涂,脱模过程的卡抓过程更为有力和合理,上料机结构更为精简,输料稳定可靠。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其包括制衬机、缠绕机、脱模机、修整机和上料机,其中,制衬机用于在管模具上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内衬层,缠绕机用于在内衬层上缠绕竹基增强层,修整机用于给经固化后喷涂过外防护层的竹缠绕复合管端部进行修整,以制备承插口,脱模机用于将管模具从竹缠绕复合管中脱离,上料机用于提供竹粉供给,其中,制衬机包括管模具定位机构、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和淋胶机构,所述管模具定位机构用于支撑固定管模具并带动其绕轴旋转,所述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和所述淋胶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管模具定位机构旁侧并均与所述管模具能够沿管模具轴向产生相对位移,所述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用于输送内衬层织物并将其缠绕在管模具上,所述淋胶机构用于向缠绕中的内衬层织物上淋浇胶黏剂,所述淋胶机构包括进胶管、淋胶槽和气缸,所述进胶管设置在所述管模具的上方,所述进胶管上端开口,所述进胶管下端与所述淋胶槽连通,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进胶管旁侧,所述气缸固定端与所述进胶管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淋胶槽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缠绕机包括缠绕机管模具定位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缠绕机管模具定位机构用于支撑固定缠绕有内衬层的管模具并带动其绕轴旋转,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缠绕机管模具定位机构的一侧,所述送料机构与所述管模具能够沿其轴向产生相对位移,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底座、沿管模具轴向并列分布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以及分别架设在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的竹篾输送缠绕系统和颗粒输送缠绕系统,所述竹篾输送缠绕系统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竹篾输送缠绕系统用于输送竹篾带并将其缠绕在管模具上获得增强层,所述颗粒输送缠绕系统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颗粒输送缠绕系统用于输送生物基颗粒并将其缠绕在管模具上获得辅助增强层;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第一伸缩驱动机构和第二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竹篾输送缠绕系统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沿管模具径向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颗粒输送缠绕系统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沿管模具径向做往复运动。
[0012]进一步的,修整机包括修整机头座、修整机尾座、修整移动轨道、修整机构和喷涂机构,所述修整机头座和修整机尾座均设置在所述修整移动轨道上并与之滑动配合,所述修整机头座和修整机尾座用于支撑竹缠绕复合管并可带动竹缠绕复合管旋转;所述修整机构设置于所述修整机头座和修整机尾座之间并位于所述修整移动轨道的一侧,用于在竹缠绕复合管旋转时修整其端部外壁;所述喷涂机构用于在竹缠绕复合管旋转时对其外壁进行喷涂。
[0013]进一步的,脱模机包括机架以及分设于所述机架两侧的托管机构和脱模机构,其中,所述托管机构用于支撑竹缠绕复合管,所述脱模机构用于牵拉管模具沿其轴向移动以将管模具从竹缠绕复合管中脱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卡管机构,所述卡管机构包括多个沿周向分布的伸缩卡爪以及可拆卸设置于每个伸缩卡爪端部的弧形卡板,每个伸缩卡爪上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弧形卡板的内外径与竹缠绕复合管的内外径相同,所述弧形卡板用于在脱模时与竹缠绕复合管靠近机架一端的端部接触,进而卡住竹缠绕复合管,所述托管机构包括托管轨道以及与所述托管轨道滑动配合的托管车,所述托管车可沿所述托管轨道移
动以实现位置的调整。
[0014]进一步的,上料机包括上粉箱、上粉搅龙、搅拌管和接料斗,其中,上粉搅龙连通上粉箱底部,上粉搅龙呈倾斜管状,一端伸入上粉箱底部,另一端向上悬置于空中,上粉搅龙中设置有螺旋状的旋转轴,上粉搅龙悬置在空中的端头处通过管道连通搅拌管,搅拌管中设置有搅拌杆,搅拌管内的树脂粘结剂和竹粉相遇并发生搅拌混合,搅拌管的出口下方设置有接料斗,经过接料斗将混合有竹粉的树脂粘结剂输送至所需工位,在上粉箱的底部设置有上粉箱搅龙,上粉箱底部呈漏斗状,上粉箱搅龙设置在上粉箱呈漏斗的底部。
[0015]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制衬机、缠绕机、脱模机、修整机和上料机,其中,制衬机用于在管模具上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内衬层,缠绕机用于在内衬层上缠绕竹基增强层,修整机用于给经固化后喷涂过外防护层的竹缠绕复合管端部进行修整,以制备承插口,脱模机用于将管模具从竹缠绕复合管中脱离,上料机用于提供竹粉供给,其中,制衬机包括管模具定位机构(1

1)、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1

2)和淋胶机构(1

3),所述管模具定位机构(1

1)用于支撑固定管模具并带动其绕轴旋转,所述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1

2)和所述淋胶机构(1

3)均设置于所述管模具定位机构(1

1)旁侧并均与所述管模具能够沿管模具轴向产生相对位移,所述内衬层织物输送缠绕机构(1

2)用于输送内衬层织物并将其缠绕在管模具上,所述淋胶机构(1

3)用于向缠绕中的内衬层织物上淋浇胶黏剂,所述淋胶机构(1

3)包括进胶管(1

31)、淋胶槽(1

32)和气缸(1

33),所述进胶管(1

31)设置在所述管模具的上方,所述进胶管(1

31)上端开口,所述进胶管(1

31)下端与所述淋胶槽(1

32)连通,所述气缸(1

33)设置在所述进胶管(1

31)旁侧,所述气缸(1

33)固定端与所述进胶管(1

31)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

33)的活塞杆与所述淋胶槽(1

32)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缠绕机包括缠绕机管模具定位机构和送料机构(2

1),所述缠绕机管模具定位机构用于支撑固定缠绕有内衬层的管模具并带动其绕轴旋转,所述送料机构(2

1)设置在所述缠绕机管模具定位机构的一侧,所述送料机构(2

1)与所述管模具能够沿其轴向产生相对位移,所述送料机构(2

1)包括底座(2

101)、沿管模具轴向并列分布于所述底座(2

101)上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以及分别架设在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的竹篾输送缠绕系统和颗粒输送缠绕系统,所述竹篾输送缠绕系统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竹篾输送缠绕系统用于输送竹篾带并将其缠绕在管模具上获得增强层,所述颗粒输送缠绕系统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颗粒输送缠绕系统用于输送生物基颗粒并将其缠绕在管模具上获得辅助增强层;所述送料机构(2

1)还包括第一伸缩驱动机构和第二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竹篾输送缠绕系统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沿管模具径向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颗粒输送缠绕系统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沿管模具径向做往复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修整机包括修整机头座(3

1)、修整机尾座(3

2)、修整移动轨道(3

3)、修整机构(3

4)和喷涂机构(3

5),所述修整机头座(3

1)和修整机尾座(3

2)均设置在所述修整移动轨道(3

3)上并与之滑动配合,所述修整机头座(3

1)和修整机尾座(3

2)用于支撑竹缠绕复合管并可带动竹缠绕复合管旋转;所述修整机构(3

4)设置于所述修整机头座(3

1)和修整机尾座(3

2)之间并位于所述修整移动轨道(3

3)的一侧,用于在竹缠绕复合管旋转时修整其端部外壁;所述喷涂机构(3

5)用于在竹缠绕复合管旋转时对其外壁进行喷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脱模机包括机架(4

1)以及分设于所述机架(4

1)两侧的托管机构(4

2)和脱模机构(3),其中,所述托管机构(4

2)用于支撑竹缠绕复合管,所述脱模机构(4

3)用于牵拉管模具沿其轴向移动以将管模
具从竹缠绕复合管中脱出;所述机架(4

1)上设置有卡管机构(4

4),所述卡管机构(4

4)包括多个沿周向分布的伸缩卡爪(4

41)以及可拆卸设置于每个伸缩卡爪(4

41)端部的弧形卡板(4

42),每个伸缩卡爪(4

41)上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弧形卡板(4

42)的内外径与竹缠绕复合管的内外径相同,所述弧形卡板(4

42)用于在脱模时与竹缠绕复合管靠近机架(4

1)一端的端部接触,进而卡住竹缠绕复合管,所述托管机构(4

2)包括托管轨道(4

21)以及与所述托管轨道(4

21)滑动配合的托管车(4

22),所述托管车(4

22)可沿所述托管轨道(4

21)移动以实现位置的调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料机包括上粉箱(5

1)、上粉搅龙(5

2)、搅拌管(5

6)和接料斗(5

7),其中,上粉搅龙(5

2)连通上粉箱(5

1)底部,上粉搅龙(5

2)呈倾斜管状,一端伸入上粉箱底部,另一端向上悬置于空中,上粉搅龙中设置有螺旋状的旋转轴,上粉搅龙(5

2)悬置在空中的端头处通过管道连通搅拌管(5

6),搅拌管(5

6)中设置有搅拌杆(5

9),搅拌管(5

6)内的树脂粘结剂和竹粉相遇并发生搅拌混合,搅拌管(5

6)的出口下方设置有接料斗(5

7),经过接料斗(5

7)将混合有竹粉的树脂粘结剂输送至所需工位,在上粉箱的底部设置有上粉箱搅龙(5

10),上粉箱底部呈漏斗状,上粉箱搅龙(5

10)设置在上粉箱呈漏斗的底部。6.如权利要求2

5之一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淋胶机构(1

3)还包括纵向伸缩杆(1

34)和横向伸缩杆(1

35),所述进胶管(1

31)与所述横向伸缩杆(1

35)一端垂直连接固定,所述纵向伸缩杆(1

34)设置在所述管模具的一侧并与横向伸缩杆(1

35)远离所述进胶管(1

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淋胶机构(1

3)还包括布胶管(1

36)和搅拌器(1

37),所述布胶管(1

36)与所述进胶管(1

31)下端垂直连接并相互连通,所述布胶管(1

36)管壁上均匀开设多个出胶口,所述淋胶槽(1

32)与所述布胶管(1

36)管壁连接并通过所述出胶口相互连通,所述搅拌器(1

37)设置在所述进胶管(1

31)上端并与所述进胶管(1

31)相互连通,所述搅拌器(1

37)上开设有进胶口。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模具定位机构(1

1)包括定位机头座(1

11)、定位机尾座(1

12)、管模具连接头(1

13)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机头座(1

11)上,所述管模具连接头(1

13)可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作用下回转,所述管模具一端架设在所述机尾座(1

12)上,其另一端与所述管模具连接头(1

13)连接固定,使得所述管模具可以随所述管模具连接头(1

13)的回转而同步旋转,所述管模具连接头(1

13)是自动找正的连接头,其包括设置在驱动主轴端部并用于和管模具端部连接的连接头本体(1

131)、至少两个沿所述连接头本体(1

131)外周设置的第一弹簧组件以及可驱动所述驱动主轴沿轴向运动的推力组件(1

132),所述第一弹簧组件包括限位块(1

133)和第一弹簧(1

134),所述限位块(1

133)沿驱动主轴的轴向设置,其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背离管模具端部并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头本体(1

131)的外周上,所述自由端的一侧端面正对且不抵接所述连接头本体(1

131)的外周壁面,并在该侧端面上开设有一定深度的凹槽,所述第一弹簧(1

134)设置在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连接头本体(1

131)之间,所述第一弹簧(1

134)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凹槽的底面和所述连
接头本体(1

131)的外周壁面上,管模具连接头(1

13)还包括与所述连接头本体(1

131)同轴套设的第二弹簧(1

135),所述第二弹簧(1

135)靠近所述连接头本体(1

131)的一端限位在所述驱动主轴上,其另一端活动抵接所述推力组件(1

132)中的推力滑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篾输送缠绕系统包括竹篾卷支辊(2

102)、网格布卷支辊(2

103)、网格布导辊(2

104)、第一输送辊(2

105)、第一张力辊(2

106)、第一压紧辊(2

107)和第一浸胶槽(2

108),竹篾卷置于所述竹篾卷支辊(2

102)上并可绕竹篾卷支辊(2

102)转动,网格布卷置于所述网格布卷支辊(2

103)上并可绕网格布卷支辊(2

103)转动,从所述竹篾卷支辊(2

102)上剥离的竹篾带与从所述网格布卷支辊(2

103)上剥离的网格布均经过所述网格布导辊(2

104)上定位,沿竹篾带和网格布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柃高宏兴李胜岭翁赟
申请(专利权)人:叶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