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用套罩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163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天用套罩成形方法。包括:步骤一、成形准备;步骤二、轨迹绘制;步骤三、旋压成形;步骤四、校形;步骤五、车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1、与现有成形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数控程序记录了合格零件旋压过程的全部信息,实现了工艺参数的固化,使得零件合格率得到极大提高,保证零件成形质量稳定、可靠,产品合格率>99%。2、与现有普通旋压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旋压成形的机理出发,即进程旋压拉应力比回程压应力更能使零件壁厚减薄,极大减少了旋压过程进程阶段与坯料的接触,并给出了能有效降低起皱风险的详细回程参数,零件减薄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数控普旋工艺加工的套罩壁厚减薄率≤25%。普旋工艺加工的套罩壁厚减薄率≤25%。普旋工艺加工的套罩壁厚减薄率≤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天用套罩成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航天装备用各类套罩成形
,特别是厚度1.2、 1.5mm,筒壁直径150~230mm,高度60~110mm,法兰宽度10~15mm的铝制套罩数控普通旋压成形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航天装备领域,套罩是箭体重要结构件之一。长期以来套罩采用手工旋压

修正

校形

车切的生产方式,手工旋压受生产者技艺水平和工作状态影响严重,壁厚减薄率介于25%~40%之间(要求不大于34.5%),产品质量一致性差,合格率往往在50%~90%之间;且耗费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0003]目前国内未有机构或个人公开纯铝套罩类零件成形方法,相近现有技术有:曾超等在期刊《锻压技术》发表了一篇名为《旋压轨迹和工艺参数对多道次拉深旋压成形质量的影响研究》的文章,研究了不同轨迹的道次曲线和工艺参数对厚度分别为2、1mm的AL6061、SPCC薄板多道次拉深旋压成形质量的影响,两者最优参数下的最小减薄率分别为9%、7%;但是,其成形产品尺寸为直径φ68mm、高度未说明的不带法兰筒形件,所使用坯料直径为φ140mm;而本专利技术针对零件尺寸为直径φ150~230mm、高度60~110mm,法兰宽度15mm 左右的带法兰筒形件,所使用坯料直径在φ250~380mm,两者在控制减薄率上的难度存在显著差异。
[0004]为解决手工旋压成形时耗时费力、稳定性差、合格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套罩成形方法,主要特点是将手工旋压成形改进为数控普旋工艺成形,并给出了数控旋压工艺轨迹绘制方法及工艺参数的选择。通过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加工效率,减薄率可控制在25%以内,保证零件合格率达到99%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天用套罩成形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天用套罩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成形准备:
[0008]1.1概算旋压坯料尺寸
[0009]1.2选择旋轮圆角半径R;
[0010]1.3使用激光切割下坯料,尺寸按旋压坯料尺寸
[0011]1.4将旋压模及旋轮安装于数控旋压机;
[0012]步骤二、轨迹绘制:
[0013]2.1确定轨迹内、外轮廓线;
[0014]2.2绘制多道次旋压轨迹;
[0015]步骤三、旋压成形:
[0016]3.1设置旋轮转速500~600r/min和进给比0.5~3mm/r;
[0017]3.2根据多道次旋压轨迹、旋轮转速和进给比参数编制数控程序;
[0018]3.3设定X,Z向旋轮刀具磨损值;
[0019]3.4将坯料装夹在数控旋压机上,车切成所需直径并去毛刺,涂抹润滑油;
[0020]3.5将主轴及进给倍率调至100%旋压成形零件;
[0021]步骤四、校形:
[0022]4.1将零件法兰修正至水平状态;
[0023]4.2使用校形工装成形法兰圆角R;
[0024]步骤五、车切:
[0025]5.1将旋压模、上垫块、零件装夹在车床上,车切零件法兰D0及内孔
[0026]5.2使用砂纸、光洁布打磨零件表面至平整、光亮。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
[0028]1、与现有成形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数控程序记录了合格零件旋压过程的全部信息,实现了工艺参数的固化,使得零件合格率得到极大提高,保证零件成形质量稳定、可靠,产品合格率>99%。
[0029]2、与现有普通旋压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从旋压成形的机理出发,即进程旋压拉应力比回程压应力更能使零件壁厚减薄,极大减少了旋压过程进程阶段与坯料的接触,并给出了能有效降低起皱风险的详细回程参数,零件减薄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数控普旋工艺加工的套罩壁厚减薄率≤25%。
附图说明
[0030]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31]图1是套罩零件示意图;
[0032]图2是旋轮示意图;
[0033]图3是内轮廓线确定方法;
[0034]图4是单道次旋压轨迹图解;
[0035]图5是多道次旋压轨迹及内、外轮廓线;
[0036]图6是成形过程(坯料

旋压

修正

校形车切)示意图;
[0037]图7是校形工装示意图。
[0038]其中,附图标记包括:模具型面1、旋轮2、模具端面3、轨迹内轮廓线4、单道次往复轨迹5、外轮廓线6、旋轮轨迹基准点7、旋压模8、上垫块9、下垫块10、通用垫环11。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一种航天用套罩成形方法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0040]1、成形准备
[0041]1.1根据产品图纸通过下式概算旋压坯料尺寸
[0042][0043]式中t1为旋压成形后的直壁实际平均厚度值,1.5mm名义厚度铝板取1.2、 1.2mm名义厚度铝板取0.9;
[0044]t2为旋压成形后的法兰实际平均厚度值,1.5mm名义厚度铝板取1.5、 1.2mm名义厚度铝板取1.2;
[0045]δ为坯料实际厚度值;
[0046]H为零件高度;
[0047]d为零件底部直径;
[0048]D为零件口部直径;
[0049]D0为零件法兰直径;
[0050]如所示。
[0051]1.2根据零件尺寸选择旋轮圆角半径R:d尺寸150~250mm、H在50~110mm 的零件旋轮半径R取8~14mm。
[0052]1.3使用激光切割下坯料,尺寸按旋压坯料尺寸材料A1035M。
[0053]1.4将旋压模(图7中的8)及旋轮2(结构如图2所示)安装于数控旋压机,并使用千分表测量径向圆跳动公差,旋压模要求圆跳动公差值≤0.1mm、旋轮要求圆跳动公差值≤0.02mm,旋轮安装攻角45
°

[0054]2、轨迹绘制
[0055]2.1确定轨迹内、外轮廓线:内轮廓需考虑旋轮圆角半径补偿,确定方法如图3,以模具型面1轮廓线偏移距离S(等于旋轮圆角半径R),在端点画半径为S的圆,取圆竖直及水平线交点,过交点作与模具型面1轮廓线的垂线,以垂线长度

S偏移模具轮廓线,以所偏移线和圆竖直线为交点水平延伸至模具端面线,所偏移线与水平延伸线即为内轮廓线4;外轮廓线6为椭圆线,椭圆中心位于内轮廓线与模具端面线交点,短、长轴数值a、b通过下式计算:
[0056]a=(D0‑
D)/2+H
[0057][0058]2.2绘制多道次旋压轨迹(图5):初始起旋角α为13~16
°
;如图4所示,单道次往复轨迹5的进程线形为“直”线,回程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用套罩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成形准备:1.1概算旋压坯料尺寸1.2选择旋轮圆角半径R;1.3使用激光切割下坯料,尺寸按旋压坯料尺寸1.4将旋压模及旋轮安装于数控旋压机;步骤二、轨迹绘制:2.1确定轨迹内、外轮廓线;2.2绘制多道次旋压轨迹;步骤三、旋压成形:3.1设置旋轮转速500~600r/min和进给比0.5~3mm/r;3.2根据多道次旋压轨迹、旋轮转速和进给比参数编制数控程序;3.3设定X,Z向旋轮刀具磨损值;3.4将坯料装夹在数控旋压机上,车切成所需直径并去毛刺,涂抹润滑油;3.5将主轴及进给倍率调至100%旋压成形零件;步骤四、校形:4.1将零件法兰修正至水平状态;4.2使用校形工装成形零件法兰圆角R;步骤五、车切:5.1将旋压模、上垫块、零件装夹在车床上,车切零件法兰D0及内孔5.2使用砂纸、光洁布打磨零件表面至平整、光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用套罩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概算旋压坯料尺寸坯料尺寸式中,t1为旋压成形后的直壁实际平均厚度值,1.5mm名义厚度铝板取1.2、1.2mm名义厚度铝板取0.9;t2为旋压成形后的法兰实际平均厚度值,1.5mm名义厚度铝板取1.5、1.2mm名义厚度铝板取1.2;δ为坯料实际厚度值;其余参数按图纸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用套罩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压模及旋轮的安装要求满足:旋压模的圆跳动公差值≤0.1mm、旋轮的圆跳动公差值≤0.02mm,旋轮安装攻角4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用套罩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轨迹内轮廓线的方法为:以模具型面轮廓线偏移等于旋轮圆角半径R的距离S,在端点画半径为S的圆,取圆竖直及水平线交点,过交点作与模具型面轮廓线的垂线,以垂线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正君邓成旭谢文田烨张萌凃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