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0159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饮料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由以下原料组成:鼠李糖乳杆菌N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生产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自由基主要包括过氧化氢(O22‑
)、单线态氧(1O2)、超氧自由基(O2·

)、羟基自由基(
·
OH)等,在细胞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低浓度的自由基可作为细胞内的关键信号分子以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然而,当自由基超过一定数量,且失去控制时,就会攻击人体,比如:破坏细胞膜、使血清抗蛋白酶失去活性、加快细胞衰亡、破坏基因,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化、炎症肠病等。
[0003]人体细胞正常新陈代谢会产生自由基。同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自由基处于平衡状态,也就是产生和清除是平衡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器官功能异常,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另外,外部因素(油炸食品、、饮酒、吸烟、压力、慢性疾病、紫外线、大气污染等)也会增加人体内的自由基数量,甚至打破平衡,即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例如,紫外线会刺激细胞产生大量自由基,触发氧化应激并削弱抗氧化防御系统,导致光老化。自由基还能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产生,MMPs可促进皮肤结缔组织中最重要的结构蛋白——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等ECM蛋白的降解,从而导致皮肤光老化。因此,刺激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和/或抑制自由基数量可能是减轻紫外线导致的光老化或皮肤损伤的有效途径,即抗氧化是预防衰老的重要步骤。<br/>[0004]目前市场上抗氧化保健品很多,而抗氧化功能饮料很少,主要原因在于液体饮料中的各种抗氧化成分在液体中的抗氧化活性不容易长期保持。若充入惰性气体保护抗氧化活性成分,会增加饮料生产成本,不利于销售。基于此,针对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和健康的追求,急需专利技术一种将抗氧化功能成分置于饮料袋中,饮用时往饮料袋中加入适量水后即可饮用的固体饮料,这样既可方便饮用,同时有利于抗氧化成分长期保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补充抗氧化成分,延缓衰老,保持肌肤润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5]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胡萝卜素、儿茶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功能。研究表明,绿茶中存在的化合物可以降低MMPs的水平,尤其是MMP

2和MMP

9。另外,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以足够的量施用时,会给宿主带来健康益处。益生菌的使用已经与一些健康有益效果相关,包括肠道菌群的调节、氧化还原平衡、免疫应答、脑神经调节等。这解释了基于益生菌的饮食干预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和预防不同的慢性疾病,尤其是与压力和炎症相关的慢性疾病。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物种能够在体外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在体内具有提高抗氧化酶的作用,表现出良好抗氧化、延缓衰老的功效。
[0006]因此,提供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益生菌与中国传统茶组合制备的茶饮料具有抗氧化、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鼠李糖乳杆菌NX

2 1

3份、植物乳杆菌NX

1 1

4份、干酪乳杆菌LS01 1

3份、动物双歧杆菌NX

6 1

3份、嗜酸乳杆菌LA

03 1

4份、茶包120

160份、绵白糖450

520份、圆苞车前子壳120

180份和低聚果糖120

180份。
[0010]进一步,所述鼠李糖乳杆菌NX

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10(参见专利202010699218.6);所述植物乳杆菌NX

1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09(参见专利202010699291.3);所述干酪乳杆菌LS01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006;所述动物双歧杆菌NX

6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14(参见专利202010699202.5);所述嗜酸乳杆菌LA

03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239。
[0011]干酪乳杆菌LS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006,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1年03月15日,分类命名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0012]嗜酸乳杆菌LA

03,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239,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1年04月25日,分类命名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0013]进一步,所述鼠李糖乳杆菌NX

2为1
×
10
11
CFU/g;所述植物乳杆菌NX

1为1
×
10
11
CFU/g;所述干酪乳杆菌LS01为1
×
10
11
CFU/g;所述嗜酸乳杆菌LA

03为1
×
10
11
CFU/g;所述动物双歧杆菌NX

6为1
×
10
10
CFU/g。
[0014]进一步,所述茶包包括但不限于绿研茉莉茶包、蜜桃乌龙茶包。
[0015]优选地,所述茶包为绿研茉莉茶包。
[0016]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7](1)将绵白糖置于粉碎机中粉碎后,过50

70目筛,备用;
[0018](2)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将除茶包以外的原料投入三维混料机中混合均匀;设置转速10

30r/min,时间30

50min;
[0019](3)将步骤(2)混合均匀的原料加入饮料袋中,再放入茶包,封口。
[0020]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的饮用方法:往饮料袋里面加入35~40℃温水,摇晃2min后即可饮用。
[0021]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在抗氧化抗衰老中的应用。
[0022]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在延缓皮肤衰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鼠李糖乳杆菌NX

2 1

3份、植物乳杆菌NX

1 1

4份、干酪乳杆菌LS01 1

3份、动物双歧杆菌NX

6 1

3份、嗜酸乳杆菌LA

03 1

4份、茶包120

160份、绵白糖450

520份、圆苞车前子壳120

180份和低聚果糖120

18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NX

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10;所述植物乳杆菌NX

1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09;所述干酪乳杆菌LS01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006;所述动物双歧杆菌NX

6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14;所述嗜酸乳杆菌LA

03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23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益生菌的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NX

2为1
×
10
11
CFU/g;所述植物乳杆菌NX

1为1
×
10
11
CFU/g;所述干酪乳杆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召许敏青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一元兰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悦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