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铭远专利>正文

形成立体效果的标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151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方法,其步骤是在透明材料的背表面先形成内凸,并将颜料、油墨利用印刷技术,在内凸局部或全部上色,使其产生立体效果,或者,在印刷之后,再次对已着色的内凸另一内凸表面再施以印刷工艺,形成多重立体效果,因此,从透明材料的前表面观看时,标志能够呈现出的立体效果,并且,由于标志受到透明材料的保护,无法被触及,因而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且标志不会在透明材料正面上方形成凸起,也不会有正面剥落、脱离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形成标志的方法,尤其指一种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方法。技术背景标志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来传达信息、识别品牌或产品。传统的标志 一般是胶粘在产品表面,标志位于产品外表面的顶端,会很容易受到正常碰 触就脱离了产品。假如标志掉落脱离了产品,产品的外观往往就会产生污损, 而导致顾客对于此品牌或产品产生不良的印象。另外一种传统类型的标志为标签,标签常带有商标图形(logo)或品牌名 称并粘着于产品上。同时,对于产品来说标签通常是便宜及简单的,它的粘 着品质很容易在一段时间后就下降,使标签将会脱离产品。网版印刷(Screen-printing)为另一种形成商标图形的一般方法。文字或 品牌名称会印在产品的外面。然而,利用网版印刷的方式会限制商标图形只 能呈现基本的平面商标图形。另外,网版印刷的商标图形是外露的而容易逐 渐消失。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统标志的示意图。标志110是以粘合剂胶粘在移动电话120的前表面130。此标志110从移 动电话120前表面130突起并外露,当使用、存放或操作移动电话120时, 标志110会和外界的对象相碰触,因此,标志110很容易就会从移动电话120 脱离,这对于品牌的印象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典型的传统商标图形或标志都是平面的,同时传统商标图形并无法对产 品产生附加价值,而且,在实际应用中的商标图形通常会减损产品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形成立体效果的标志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标志容易从产品上脱落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呈现立体且不会突出平坦表面的标志 形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效果的标志,其视觉上的特殊性可使 设有此标志的产品品质更具有说服力。本专利技术利用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的立体效果的标志。举例说明,此立体效果书标志可形成用于移动电话、移动电话的屏幕区域、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码助理)、便携式计算机或其它具有透明部位的产品 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包括提供一透明材料,此透明材料包括聚碳酸酯 树脂(polycarbonate, 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压克力(acrylic )、玻璃、塑胶或其它透明材料,并形成内凸 (indentation)在透明材料的背表面上,将具有内凸的透明材料的背表面加以 抛光,然后,施以至少一次的印刷在内凸上,例如,利用丝印、移印、转印 或网版印刷方式来形成标志,在完成着色过程之后,将内凸剩余空白的部份 加以充填,例如,使用塑料、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在硬化之后,形成第 二标志在已填满的第一标志上面。当从透明材料的前表面观看时,标志会以 立体效果的标志呈现,且标志不会突出透明材料的前表面。通过上述方法,当观看透明材料的前表面时,标志容易看起来像立体的 标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形成的立体效果标志并不会突出于透明材料的前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模塑一透明材料,在此模塑过程中,内凸形成在透明材料的背表面上,并将 内凸以立体效果标志的预期形状来形成。然后,施以一次或多次印刷于内凸 上来形成标志。在着色之后,将第二标志形成在已着色的第一内凸上,以造 成标志的立体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在形成内凸之后,施以印刷工艺在内凸上,然后,将一已经着色的材料,譬 如半透明材料,嵌入内凸中并粘着在透明材料的内凸上。已经着色的材料在背表面具有一个或多个内凸,这些内凸让标志呈现立体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模塑一透明材料,此模塑的透明材料具有内凸,在模塑之后,将透明材料嵌 入一另外的模具以进行第二次模塑,并于第一内凸中填入已着色的材料,以 形成标志,在第二次模塑过程期间,形成第二内凸于已着色的材料上,当从 已模塑的透明材料的前表面观看时,此第二内凸会让标志显得有立体感。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 实施例所提供的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方法,其步骤包括雕 刻或蚀刻一图案或形状于一透明材料的背面,此雕刻的进行能够使用譬如微电脑数值控制机械加工(CNC Machining),且图案的形成是以立体效果的标 志为基础来形成。然后,将图案着色,其着色方式可使用譬如印刷方式。由 于图案与标志的形体轮廓相吻合,将使标志看起来具有立体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方法,其图案是以 多次印刷加以着色,譬如,将吻合标志的轮廓的图案形成在透明材料之后, 施以第一印刷于图案上,利用遮盖图案的方式,使图案被着色并留下图案露 出。然后,施以第二印刷于图案上。这些不同的轮廓和深度在着色后,会让 标志具有立体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从透明材料的前表面观看时,标志能够呈现出的立体效果,并且, 由于标志受到透明材料的保护,无法被触及,因而具有高度的保护效果,且 标志不会在透明材料正面上方形成凸起,也不会有正面剥落、脱离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统标志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效果标志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效果标志的剖面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第2B图的立体效果标志的局部放大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流程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效果标志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流程图;图5 为专利技术实施例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流程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流程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印刷图案成为立体效果标志的剖面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流程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效果标志的剖面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如下:110标志120移动电话130前表面200立体效果的标志210屏幕外壳220透明材料225第一印刷230第二印刷360透明材料361第一印刷362第二印刷363第二内凸364第一内凸605图案606印刷607透明材料705图案706第一印刷707透明材料708第二印刷具体实施方式在图2A、图2B与图2C所示的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应用于移动 电话的屏幕外壳(display cover) 210上的立体效果标志200。然而,本专利技术能 够使用于屏幕、视窗或外壳,或是广泛应用在各类产品的立体效果标志的形 成。首先,将内凸设置在屏幕外壳210的背表面,将第一印刷225的颜料或 油墨印刷在内凸,此内凸为遮盖方式,使内凸部份印刷到第一印刷225的颜 料或油墨,而内凸没有印刷到第一印刷225的颜料或油墨。接着,将以第二 印刷230的颜料或油墨印刷于露出的内凸。最后,将剩下的空白内凸加以充填,材料为塑料的透明材料220,使屏幕外壳210的背面平坦且光滑。总之, 从屏幕外壳210的前侧观看立体效果的标志200,容易看起来具有立体效果而 形成立体效果标志。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方法,还包括形成一第二内 凸在已充填好的内凸上,进一步加强标志的立体效果。如图3A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立体效果标志的方法300,包括 一透明材料,如步骤310,此透明材料包括,譬如,聚碳酸酯塑料(polycarbonate, PC )、聚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成标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透明材料,所述透明材料具有一前表面与一背表面;形成一内凸于所述透明材料的背表面上;及施以至少一次的印刷于所述内凸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铭远
申请(专利权)人:吴铭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