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薏苡叶枯病的复配杀菌制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132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薏苡叶枯病的复配杀菌制剂及其使用方法,该复配杀菌制剂的有效成分四霉素与茉莉酸甲酯复配,其余为辅助成分。使用方法是将复配杀菌剂稀释后,进行叶面喷施,分别在薏苡苗期进行第一次喷施,分蘖期进行第二次喷施,抽穗期进行第三次喷施,灌浆期进行第四次喷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剂不仅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外,还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从而达到抑菌及提高植株抗病性双重效果,提高用药效率;同时四霉素与茉莉酸甲酯复配具有研发成本低,田间用药量少,减少环境污染,达到环保目的。达到环保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薏苡叶枯病的复配杀菌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配农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薏苡叶枯病的复配杀菌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薏苡(Coix lacryma

jobi L.)又名薏仁米、六谷子,为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有6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薏苡营养丰富,种仁含有蛋白质、不溶性多糖、芦丁、内酰胺,且种仁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健脾利湿、美容养颜、降压降脂、预防肥胖、调节肠道菌群、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的功效,为常用中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薏苡素、甘油三油酸酯类、Benzoxanzinoid类化合物、乙酸乙酯萃取ECLJ部分、茚类化合物、酸性多糖等。近年来,薏苡的营养和保健作用不断被发掘,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市场需求大,种植前景广阔。
[0003]薏苡叶枯病是薏苡的主要病害之一,由平脐蠕孢(Bipolaris coicis)侵染引起,病菌危害薏苡叶部的叶和叶鞘。病斑初起为半透明水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展联合成片,扩大为边缘深褐色、央浅褐色的椭圆形或梭形病斑,致叶片呈焦枯状死亡。目前薏苡叶枯病的防治研究以化学防治为主,农业防治为辅,如田间施用1%申嗪霉素悬浮剂、5%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抑制叶枯病病原菌,发病初期选用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5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喷雾防治叶枯病。而长期施用化学药剂容易使真菌产生抗药性,破坏生态环境安全及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研究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的专用复配杀菌制剂是防治薏苡叶枯病的可行防治方式。
[0004]四霉素又称梧宁霉素,是不吸水链霉菌梧州亚种(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wuzhouensis subspl1371)的发酵代谢物,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目前已有报道,四霉素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杨树溃疡病、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稻瘟病、灰霉病和苹果树腐烂病等细菌真菌性病害。此外,四霉素不仅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还可以通过诱导防御酶系活性升高而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并有促进腐烂病病疤愈合的作用。
[0005]茉莉酸类化合物(jasmonates,JAs)是包含茉莉酸(jasmonic acid,J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 JA)及茉莉酸氨基酸衍生物等的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基本激素,是许多高等植物的天然产物。MeJA外源应用能诱导植物的抗病性,作为生长调节因子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和抗逆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类高等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生长调节因子,目前Me JA已应用于苹果、桃、梨、芒果、辣椒、小麦等蔬菜、果实、粮食作物上。
[0006]关于四霉素与茉莉酸甲酯复配的复配杀菌制剂用于防治薏苡叶枯病菌平脐蠕孢(Bipolaris coicis)目前尚无报道。如中国专利CN201510792873.5、CN201710630760.4等公开了茉莉酸甲酯在治疗或防治叶枯病方面的应用。但均是茉莉酸甲酯和其他化合物复配,未有使用四霉素复配;如CN201910343521.X、CN201710700361.0、CN201810926196.5、
CN201710144267.1等公开了四霉素与其他化合物复配,治疗或防治叶枯病,但未有使用茉莉酸甲酯复配且用于防治薏苡叶枯病菌平脐蠕孢(Bipolaris coicis)。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薏苡叶枯病的复配杀菌制剂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0008]一种用于防治薏苡叶枯病的复配杀菌制剂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该复配杀菌制剂的有效成分为四霉素与茉莉酸甲酯复配,其余为辅助成分。其中复配杀菌制剂有效成分与辅助成分的质量比为1~10∶10~50,有效成分四霉素与茉莉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50∶50~1。
[0010]本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制剂配制成的农药剂型及分别加入的辅助成分如下:
[0011]复配杀菌制剂为悬浮剂,所述辅助成分为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腐剂、消泡剂、防冻剂、pH值调节剂、水。
[0012]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拉开粉、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所述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所述增稠剂谓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所述防腐剂为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异噻唑啉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所述消泡剂为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

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

10脂肪醇类、己醇、丁醇、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尿素、无机盐类中一种或多种。
[0018]所述pH值调节剂为有机碱和无机碱的复合碱。
[0019]所述水为去离子水
[0020]复配杀菌制剂对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四霉素0.01~10份;茉莉酸甲酯0.01~20份;分散剂2~25份;润湿剂1~5份;增稠剂0.1~5份;防腐剂4~20;消泡剂0.1~1份;防冻剂1~8份;pH值调节剂0.1~5份;水1~10份。
[0021]该悬浮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辅助成分分散剂20份;润湿剂3份;增稠剂3份;防腐剂12;消泡剂0.5份;防冻剂4份;pH值调节剂3份;水4.5份混合,1份tween80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有效成分四霉素5份;茉莉酸甲酯15份;在磨球机中磨球2~3小时,使粒直径均在5mm以下所制成的悬乳剂,即可制成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悬浮制剂。
[0022]将所述复配杀菌制剂稀释为2000倍后,进行叶面喷施,分别在薏苡苗期进行第一次喷施,分蘖期进行第二次喷施,抽穗期进行第三次喷施,灌浆期进行第四次喷施。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专利技术四霉素与茉莉酸甲酯的有效成分复配不仅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外,还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从而达到抑菌及提高植株抗病性双重效果,提高用药效率;同时四霉素与茉莉酸甲酯复配具有研发成本低,田间用药量少,减少环境污染,达到环保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做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薏苡叶枯病的复配杀菌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复配杀菌制剂的有效成分为四霉素与茉莉酸甲酯,其余为辅助成分;所述有效成分中四霉素与茉莉酸钾的质量比为1~50∶50~1;所述的复配杀菌制剂的剂型为悬乳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薏苡叶枯病的复配杀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成分由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腐剂、消泡剂、防冻剂中、pH值调节剂、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成分,其特征在于,分散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拉开粉、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谓黄原胶、聚乙烯醇、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茂宏宋智琴付瑜华蒙秋伊杨小雨李秀诗周详黎青尚昆杨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