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125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标签产生装置(1),该标签产生装置(1)产生待粘贴到目标物体的带有印记的标签(T、L),包括:馈送辊(27),该馈送辊馈送覆盖膜(103)或待粘结至该覆盖膜的基带(101);打印头(23),该打印头在覆盖膜(103)上实施打印;输入/输出接口(113),该输入/输出接口通过有线和无线通信从外部来源输入第一和第二命令信号,第一和第二命令信号用于提供涉及包括馈送辊(27)和打印头(23)的标签产生装置(1)的多个用于工作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的指令;以及用于获取信息的环形天线(LC2),其中,基于输入的第一或第二命令信号来控制用于工作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从而确保实施相应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产生待粘贴至目标物体的带有印记的标签的标签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设计了一种标签产生装置,该标签产生装置构造成将带子 以巻的形式存储在盒子内,并且当带子从巻中馈送出来时在带子上打印所想要的文本,从而产生标签(例如,参见日本专利JP,A, 2005-254566,第0100段、图l)。 在现有技术中,标签产生装置包括包括剥离纸的基带绕其巻绕的巻、以及待 粘结至该基带的打印接受带(覆盖膜)绕其巻绕的巻。基带和打印接受带分别从这 两个巻馈送出来,同时在打印接受带上打印预定的印记。已打印的打印接受带和基 带然后彼此粘结,以形成带有印记的标签带。接着,该带有印记的标签带在预定长 度处被切割装置切割,由此产生标签。此时,操作终端通过有线网络(通信线路)连接至标签产生装置。操作者使用 该操作终端来向标签产生装置所设置的用于工作的装置(例如,打印头)的提供操 作指令。通过通信线路或输入/输出接口来将与操作者的操作指令相对应的信号(例 如,打印信息)读取到标签产生装置。然后,基于该读取信号,控制装置(控制电 路)控制相应的用于工作的装置,以确保装置根据操作者指令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当如上所述操作者向标签产生装置的用于工作的装置提供操作指令以实施操 作时,根据操作者指令的内容,有时需要复杂的操作(使用按键、按钮和开关)。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操作者可使用不同的简单装置而不是操作终端来实施相同的操 作,则将会很方便,从而减轻了操作者的操作劳动。然而,上述的现有技术并未特 别考虑到这种减轻操作者的劳动负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操作者向用于工作的装置提供操作指令 时减轻操作者的劳动负担的标签产生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标签产生装置,该标签产生装置产生待粘贴到 目标物体的带有印记的标签,包括馈送装置,该馈送装置馈送打印接受带或待粘 结至该打印接受带的基带;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在打印接受带上实施打印;第一 命令输入装置,该第一命令输入装置通过有线通信从外部来源输入第一命令信号, 第一命令信号用于提供涉及包括馈送装置和打印装置的标签产生装置的多个用于 工作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的指令;第二命令输入装置,该第二命令输入装置 通过无线通信从外部来源输入第二命令信号,第二命令信号用于提供涉及包括馈送 装置和打印装置的标签产生装置的多个用于工作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的指 令;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基于由第一命令输入装置或第二命令输入装置 输入的第一命令信号或第二命令信号来控制所述用于工作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以 确保实施相应的操作。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标签产生装置中,不仅将有线型第一命令输入装置、而且将无 线型第二命令输入装置设置成公共输入装置,该公共输入装置构造成输入命令信号 以向用于工作的装置提供操作指令。结果,可以例如准备与各种第二命令信号相对 应的RFID标记中每一种,并且使用与所想要操作指令的命令内容相对应的RFID 标记来从第二命令输入装置输入第二命令信号。由于这种布置,例如与第一命令输 入装置输入通过使用有线操作终端实施的复杂操作所产生的第一命令信号相比,可 通过读取RFID标记的更加简单操作来实现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并不要 求操作者使用操作终端的按键、按钮和开关实施复杂操作来产生命令信号,由此减 轻操作者的操作劳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标签制造系统的系统结构图,该系统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标签 产生装置;图2是示出标签产生装置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3是示出在标签产生装置内的内部模块的结构立体图(省略了环形天线);图4是示出内部模块的结构平面图;图5是示意地示出盒子详细结构的放大平面图;图6是示出标签产生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图7是示出用于产生标签或获取信息的RFID电路元件的功能结构的功能框图;图8是示出当在标签制造系统中产生RFID标签时、由PC的控制电路执行的 控制内容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在选择正常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65中在PC上执行的显示 例子的视图;图10是示出在操作者从图9所示的状态输入文本的情况下显示例子的视图; 图11是示出在操作者编辑切割位置的情况下显示例子的视图; 图12是示出在选择避开标记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65中执行的显示例 子的视图;图13是示出操作者从图12所示的状态输入文本的情况下显示例子的视图; 图14是示出在步骤S65中执行的显示例子的视图,其中,装入标签产生装置的盒子固定器的盒子是不具有RFID电路元件的常规盒子;图15是示出操作者从图14所示的状态输入文本的情况下显示例子的视图; 图16是示出当产生RFID标签或常规标签时、由标签产生装置的控制电路所执行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图17是详细示出图16所示步骤S200中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8是详细示出图16所示步骤S400中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9是详细示出图16所示步骤S300中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在信息已被写入用于产生标签的RFID电路元件(或从中读取)且标记标签带已被切割之后形成的RFID标签的示例外观的俯视图和仰视图;图20A是俯视图;而图20B是仰视图;图21A是图20中的剖面XXIA-XXIA逆时针转过90°的剖视图,而图21B是图20中的剖面XXIB-XXIB逆时针转过90°的剖视图;图22是示出在盒子更换时切换显示的修改情况下、在标签制造系统中产生RFID标签时,由PC的控制电路所执行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图23是示出在根据可打印区域的尺寸减小来减小文本尺寸的情况下显示例子的视图;图24是示出在根据文本字符数来增多行(或列)数以将整个文本设置在可打 印区域内而不改变文本尺寸的情况下显示例子的视图;图25是示出在有两个显示标签的情况下显示例子的视图;图26是示出在有两个显示标签的情况下显示例子的视图; 图27是示出在未实施带子粘结的修改情况下,盒子的详细结构的平面图; 图28是示出在未实施带子粘结的修改情况下,盒子的详细结构的平面图; 图29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标签产生装置中产生RFID标签时,由PC的控制电路执行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图30是示出在装入标签产生装置的盒子固定器的盒子是标记盒子的情况下,在步骤S545中显示的例子的视图;图31是示出操作者从图30的状态输入文本的情况下,显示的例子的视图; 图32是示出操作者从从图31的状态编辑切割位置的情况下,显示的例子的视图;图33是示出在装入标签产生装置的盒子固定器的盒子是常规盒子的情况下,在步骤S545中显示的例子的视图;图34是示出操作者从图33的状态输入文本的情况下,显示的例子的视图; 图35是示出操作者从图34的状态编辑切割位置的情况下,显示的例子的视图; 图36是示出RFID标签的外观的例子的俯视图和仰视图,RFID标签是在信息已经写入(或从中读取)用于产生标签的RFID电路元件且已经切割了带有印记的标签带之后形成的;图36A是俯视图,而图36B是仰视图;图37是示出在有两个显示标签的情况下,在显示部件上执行的显示例子的视图;图38是示出在有两个显示标签的情况下,在显示部件上执行的显示例子的视图;图39是示出在切割位置设在可切割区域之外时通知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签产生装置(1),所述标签产生装置(1)产生待粘贴到目标物体的带有印记的标签(T、L),包括:馈送装置(108),所述馈送装置用于馈送打印接受带(103;101’;101”)或待粘结至所述打印接受带(103)的基带(101);打印装置(23),所述打印装置用于在所述打印接受带(103;101’;101”)上实施打印;第一命令输入装置(113),所述第一命令输入装置用于通过有线通信从外部来源输入第一命令信号,所述第一命令信号用于提供涉及包括所述馈送装置(108)和所述打印装置(23)的所述标签产生装置的多个用于工作的装置(15、23、27、35、108、LC1、LC2)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的指令;第二命令输入装置(LC2),所述第二命令输入装置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从外部来源输入第二命令信号,所述第二命令信号用于提供涉及包括所述馈送装置(108)和所述打印装置(23)的所述标签产生装置的多个用于工作的装置(15、23、27、35、108、LC1、LC2)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的指令;以及控制装置(S3400),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基于由所述第一命令输入装置(113)或所述第二命令输入装置(LC2)输入的所述第一命令信号或所述第二命令信号来控制所述用于工作的装置(15、23、27、35、108、LC1、LC2)中的至少一个,以确保实施相应的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山悟铃木干俊池户辰裕大须贺典之山口晃志郎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